分享

"蒙古人未之知也"(2)

 墨香笙樵 2018-05-09
实际上,忽必烈作为一个将要入主中原的领袖,他的眼界不能不大大的提升。他从招揽的文士问以治之道,其中也必定会听到许多“治道”的经验。要有道,要有法。不过,从四处迁移的草原民族,要转到定居、建设的民族,实在需要“大有为”,要做的事太多了。在《世祖.本纪》中看到多年的纪事,当时忽必烈最着重的,一再坚持在做的是这些事。如:

    .中统元年七月:敕怀孟牧地听民耕垦。

    .中统三年四月:命……劝诱百姓,开垦田土,种植桑枣。

    .三年十二月:诏给怀州新民耕牛二百,俾种水田。

    .四年正月:赈益都路贫民之无牛者。

    .四年七月:诏阿术戒蒙古军,不得以民田为牧地。

    .四年九月:赐诸王阿只吉所部种食、牛具。

    .至元元年四月:诏……牧地分给农之无田者。

    .至元二年正月:以河南北荒田分给蒙古军耕种。

    .至元七年二月:申严畜牧损坏禾稼桑果之禁。

    .至元七年十二月:改司农司为大司农司……以御史中丞孛罗兼大司农卿。又有旨:“司农非细事”。

    (这一年,正式定名大元,元朝开始)

    .至元十二年五月:诏谕参知政事高达曰:“昔我国家出征,所获城邑,即委而去之,未尝置兵戍守,……夫争国家者,取其土地人民而已,虽得其地而无民,其谁与居。今欲保守新附城壁,使百姓安业力农,蒙古人未之知也。尔熟知其事,宜加勉旃。”

    .至元十六年三月:给……军屯田牛具。

    上面摘录的这些大事纪要,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忽必烈在这些年里,抓紧做的大事,是在生产活动上,把游牧转向务农。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改变一个民族的基本习惯是很艰巨的事情。游牧民族的心目中,认为世界最好到处都是个大草场,他们甚至见到城市、农田,都觉得可惜了,这些地方应该变成牧场才好。忽必烈所以感触地说:“安业力农,蒙古人未之知也。”吴羊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