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赵古镇

 仁艾医斋 2018-05-09

燕赵千年古镇 — 连镇, 有悠久的历史,古名 連窝,連窝鎮。是明清两代发达的商业重镇和军事要地。

地处五县交界,古时是水陆码头,两岸由肥城、宋家圈、曹家厢房、东光口、小郭庄等多个村落连起,逐步发展形成。因地势低洼,故亦名连窝镇。昔有水驿,为南槽所经,帆樯丛集。商业发达。到了清代中叶,连镇已是东光、吴桥、阜城、交河等7县的粮棉油集散中心。农副土特产品船载车运,南销齐鲁、江南,北达京津、东北,各地客户也纷纷于连镇设栈,经销贸易。加之,津浦铁路经之,有'商贾云集,八方通衢'之称。

1946年2月,山东省政府决定按原疆域恢复东光县、吴桥县建制。

1952年10月,东光县,吴桥县划归河北省,属沧县专区。

1961年7月,吴桥、景县、故城三县分治。

历史上,运河两岸的东西连镇一直是一个整体。由于行政地域上的划分,现在的连镇 【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包括 十条主街道,邻近乡村,以及 大张,于集, 古树于,邢家寨,皂户陈,火炉王,姜太公村,三官庙,大邢,李四维,李家楼和马海庄村,等。

* 邮政编码:061601

* 行政区划代码:130923(注 这个数字不是邮编)* 坐标: 37°47'44'N, 116°28'27'E

'连镇街是东西走向。西头是老龙头,东头是大井——三义庙是龙尾。这是一条龙脉,很有生机。


二月二龙抬头,希望连镇这条龙抬起头来。是龙迟早会腾飞的。'


1、 京杭大运河 — 世界之最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为隋代 统一南北以后修建的隋唐大运河。

大运河由南向北,将连镇分为东西两镇。东属东光县【6】,西属景县、吴桥县【7】【8】。

2014年经世界遗产专家论证后,将我国京杭大运河收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其中,京杭大运河河北段共有沧州东光县连镇镇谢家坝、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和沧州至德州段运河河道3处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连镇镇谢家坝位于东光县连镇镇运河五街、六街交界处,南运河东岸,曾在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京杭大运河河北段多弯道,致使险工险段众多,连镇镇谢家坝为险段之一,历史上洪水在此处曾多次决口。

世界文化遗产

'清朝末年,当时连镇镇乡绅谢家(注:谢家现在仍有后人在当地居住,并有详实家谱)捐资从南方购进大量糯米,组织人力用糯米熬粥加灰土与泥土混合筑堤,故名谢家坝。

谢家坝为大运河河北段仅存的两处夯土坝之一,坝体为灰土加糯米浆逐层夯筑,故称为'糯米大坝'。夯土以下为毛石垫层,基础为原土打入柏木桩筑成。
整个坝体长218米,厚3.6米,高5米。堤坝整体稳定性好,筑成后,此处再没有出现决堤状况,并留存至今。在运河水势震天的年代,谢家坝对防御洪水起到了重要作用,保护了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坝是先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再现了中国近代在漕运水利设施中夯筑的先进工艺,同时也为研究清末的夯土技术及南运河段险工护岸的发展过程提供了实物资料。
二百多年的时间过去,谢家坝主体基本保存完好,局部裸露区域出现风化现象。据东光县文保所所长李天峰回忆,在2012年曾对此坝进行过整修加固工程,仿照古法采用三七灰土加糯米浆夯筑。当时施工人员都无法用锤子将木楔钉入,必须借助电钻打孔,足可见坝体之坚固。
历史上,大运河河北段水量丰沛,通航能力强。东光县靠近运河有一个镇名为码头镇,早些年镇里的男性多为纤夫,依赖河道生活。但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河北省因为行洪安全考虑的引水改道,运河河道绝大部分时间干涸,河床内茵草遍布,村民们赶着羊群在此处食草,衍生出另一幅田园风光。'

近几年来东光县加大了对运河河道的保护,包括故道维护和周边环境治理。目前运河的最大遗憾是无水,'没有水运河就活不起来'。


河北省文物局大运河保护和申遗负责人曾在'申遗'成功后对媒体表示,申遗只是手段,最重要的是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为当地百姓带来实惠。并预期南水北调工程可能会流经大运河河北段的'两点一段',目的是要让大运河通航、通水,流动起来。( 【5】)

大运河文化的一部分



2、 诗情画意中的千年古镇, 美哉!


历史上曾有过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佳作,从文化的角度演绎着这座燕赵大地上的千年古镇--连镇 的另一面。

宿连镇

     李庭训(乾隆年间的广东按察使)  

斜阳掩映万家村,

立马停边野店门。

聒耳蝉声鸣不断,

孤灯茅居已黄昏。



《 连窝驿次无名人韵 》


    (明·唐之淳) 七言绝句    

河连树色涵清浅, 云漾天光照蔚蓝。

过午觉来贪觅句, 欲呼杯茗漱余酣。



过连窝驿

[元] 瞿 祜 (1341—1427)


官船往来泊官河,凤有高梧鹊有柯。

久客羁楼嫌寂寞,喜闻水驿是连窝。


连窝:连儿窝有连窝驿,属吴桥县。连窝驿县西北五十里,水驿也。漕舟所经。

《夜泊连窝》

湖广参政 嘉靖进士 沈恺


旅泊沧江江上村,隔林灯火正黄昏。

林鸦噪瞑渔收市,野艇冲寒月到门。

欲共陇梅频索笑,那堪邻笛暗消魂。

春风未必长如此,莫对孤篷怅别尊。



夜泊連窩

(源自)欽定四庫全書(北河紀餘卷四)

聶大年 大風詩二首


(一)

北風吹雨暗長河

今夜連兒十里窩

憔悴江南遊宦客

黃塵滿面柰愁何 


(二)

河邊白鳥蹴飛花

河上垂楊是酒家

馬上行人莫囘首

異鄉終日苦風沙

《寒食连窝舟中》


(明)林命


曲曲江村桃杏红,楼船南下信春风。

宦游几见韶华转,寒食应怜俗尚同。

烟柳万条燕塞尽,浪云千顷卫流通。

征途日计趋庭乐,归梦长悬建水东。




《连窝阻风荅陈太府》

(明·谢与思)

  七言律诗


支离苦作扁舟客,邂逅欣逢五马贤。

京洛衣冠违伏枕,沧江杨柳共长天。

歌投郢雪元稀和,草傍春池总是玄。

闻道陈蕃偏爱士,可怜风雨榻常悬。


题注:清 罗学鹏《广东文献》四集卷一五题作'阻风答陈太府'。

发连窝镇泊安陵,遣闷作次韵

         [清]   邢 澍 

功令仲夏前,全漕出淮口。八月燕齐间,粮艘讶犹遘。

为言发西楚,今年行最后。沿缘数千里,衔尾势难骤。

行台檄如星,武吏纷迎侯。连日卫河中,始得趋顺溜。

客舟为官舸,望影避道右。余亦甘逡巡,卸帆日未酉。

平生嗜书痴,掩卷无暇昼。高言挹赢刘,小学溯颉籀。

野泊幸无事,聊复读未觏。囊空诗日增,此行计未廖。

人生如转蓬,进退将谁咎?船窗新月上,帷账清风透。

蚊声寂已收,一灯青可就。微闻舟人语,朗诵今宵又。

注解:连窝镇:即吴桥/東光之连镇(西连镇/东连镇),有连窝儿驿,清代有把总驻守。



良店道中大風 夜作野泊安陵 達曉風息趨連窝

(明·程敏政)

我行滄景路,渺渺夜過亥。東風何太顛,勢欲𥳽鯨海。

盤渦如穽旋,駭浪若山嵬。崩騰沙口决,斬剥岸形改。

官舟浮一匏,出沒漸危殆。牽夫屢前却,舟子失精采。

無乃蛟龍怒,或恐黿鼉餒。合力眠髙桅,擇地艤而待。

家人走彷徨,船頭設葅醢。相呼酹馮夷,亦欲訴真宰。

狂飈俄爾恬,愁雲散其靉。張帆下中流,擊楫歌欸乃。

起望推雙篷,喜氣人百倍。向来得失心,悠悠竟安在。

《连窝舟中与张叔韬话旧》

    (明) 徐熥  七言律诗  

同泛归舟下潞河,空将身世感蹉跎。 

十年京洛红尘满,三载朱崖白发多。
云暗戍楼喧断角,月残官渡起悲歌。
愁君此去王程急,两岸芦花奈别何。



連窩舟中偶述四首


其一(明·林光)

  七言律詩 押尤韻 

扁舟如箭下中流,何處風煙更可留。

詩思亂撩官柳色,櫓聲搖碎閘河秋。

湖山有夢回青眼,歲月無情易白頭。

北往南來覷未破,人間富貴是雲浮。



   其二(明·林光)

  七言律詩 押尤韻

韶光去我疾如流,費盡詩辭莫輓留。

袍葛未離三伏暑,雁聲遙送一天秋。

還憑白月開心曲,懶把焦桐上指頭。

慘目風煙醒復醉,鐵橋高步憶羅浮。


其三(明·林光)

  七言律詩 押尤韻

推移何日到安流,笑把新題處處留。

舒卷未諳周卦畫,支離空抱魯春秋。

閒將醉墨開醒眼,寬着烏紗裹白頭。

泡沫風燈容顧惜,此身天地任沈浮。



   其四(明·林光)

  七言律詩 押尤韻

慈闈飛夢淚交流,苦被微官久絆留。

玉食誰為天下計,斯文聊寄眼中秋。

黃花準擬供南酒,白髪相將遍黑頭。

半醉半醒吾欲賦,柳風吹動野煙浮。


 《滄粟庵詩鈔》: 2卷

‪ 大明湖上刊本‬, 1863


葉圭書

此日又至連窩 感舊書怀 率成一律


萬里送人去, 今年復此行

暮雲望不盡, 秋雁又南征

柳認攀枝處, 河餘恨別聲

重尋挂帆地, 沙岸比前平


《北吴歌》

(明· 吴名凤)


有明驰驿置连窝,一片粮帆接卫河。

雨少怕闻船搁浅,截流又唱纥那歌。



和北呉歌(有引)

其一十二(明·范景文)

  七言絕句 


連窩驛枕衛河隈,乗傳何堪前站催。

白米江魚隨處有,麥黄水漲送船來。



《北吴歌》 (节选)范景文


雨当三月贵如金,夜望云生早看阴。

风刮土龙鳞爪动,杨枝洒水呌甘霖。

连窝驿枕卫河隈,剩传何堪前站催。

白米江鱼随处有,麦黄水涨送船来。

春饥祈望到秋偿,未老新蚕已典桑。

风刈雨锄浑旧事,现在岁岁打飞蝗。

屋破村荒照月明,寒灯络纬夜三更。

机抒声残眠未稳,唤起男儿事早耕。


范景文(1587—1644),字夢章,號質公,吳橋人。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授東昌推官,擢吏部主事,歷兵部侍郎、南京兵部尚書,拜東閣大學士。著有《餐冰齋詩集》、《範文忠集》十二卷等。

水驿捷要歌


中国古代为适应政令下达和军情传递而设立邮驿。在先秦时代,以车传送称作'传',步递称作'邮',马递则称作'驿'。为驿传设置的中途停驻之站称作'置',为邮递设置的中途停驻之站称作'亭'。这种由邮传与驿站设施和机构组成的邮驿系统,通常由政府管理,属于官办官用。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为沟通南北经济,治理运河,开辟南京至北京的水驿路,沿途设置水驿41处,明末增至46处,设驿丞专管。明代《士商类要》一书载有《水驿捷要歌》,对沿运河驿站名称、位置及联系作了生动记述。当时漕运繁忙,水驿兴旺,驿站传递军报公牍及接送官员,络绎不绝。1995年新中国发行了古代驿站特种邮票 【10】。


试问南京至北京,水程经过几州城。

皇华四十有六处,途远三千三百零。

从此龙江大江下,龙潭送过仪真坝。

广陵邵伯达孟城,界首安平近淮阴。

一出黄河是清口,桃源才过古城临。

锺吾直河连下邳,辛安房村彭城期。

夹沟泗亭沙河驿,鲁桥城南夫马齐。

长沟四十到开河,安山水驿近张秋。

崇武北送清阳去,清源水顺卫河流。

渡口相接夹马营,梁家庄住安德行。

良店连窝新桥到,砖河驿过又乾宁。

流河远望奉新步,杨青直沽杨村渡。

河西和合归潞河,只隔京师四十路。

逐一编歌记驿名,行人识此无差误。



《两京水路歌》

        (原文较长,这里取一部分)【2】     [明]   张得中 

....扬子江边即江汉,浩浩汤汤茫无岸。甘露招提锁翠微,舟人遥指凝眸看。一帆送过瓜洲堤,船行迅速如岸移。维扬厚土琼花观,览游试问黄冠师。程奔邵伯高邮路,界首沿流水如注。菰蒲深处浴鸳鸯,湖浪滔天似潮怒。宝应县,宝县湖,荒城已废存浮图。古淮大道通南北,物阜民康军饷储。漕运循规事专一,密密征帆蔽天日。桅樯接踵连舳舻,舵楼按歌吹筚篥。清河口,土高厚,淮阴城台至今有。桃源县接古城墟,宿迁旋觉人烟辏。直河下邳地渐隆,子房圯桥遗旧踪。马家浅,吕梁洪,篙师须倩少年雄。寿亭尉迟古名将,金龙之祠屹相向。守邦治水各有功,来往祈神乞阴相。快马船飞莫能遏,锣鼓催毡号声喝。一浅一铺穿井泉,溥济兵夫往来渴。徐州逾境山,夹沟至丰沛。泗亭况对歌风台,台下每惊流水汇。沙河谷亭闸最难,湍流萦回却船退。南阳枣林次鲁桥,澎湃水声翻雪涛。师家仲家势亦险,新闸新店坡尤高。石佛赵村颇平静,济宁在城及天井。栖草二闸追开河,支山小驿来俄顷。柳堤金线笼暮烟,小河张秋灯火船。荆门阿城各二闸,七级上下相勾连。周家李家闸流急,崇武东昌旧城邑。杨清临清当要冲,百工纷纷共阗集。

卫河度口夹马营,故城小市犹传名。
德州良店连窝城,东光新桥从此经。

沽酒浇离愁,必与朋簪共。夜深风雨打蓬窗,五更惊起思亲梦。明朝涉砖河,顺入长芦滩。乾宁兴济青县关,河流静海杨青站,直沽杨村吹便帆..... 



3、 血战英名万古传


这座燕赵大地上的千年古镇历史悠,自古便为军事和商埠重镇。

据史书记载:

东汉末年, 黄巾起义军曾在此大战。初平二年(191)黄巾军进攻渤海郡受挫;

清朝末年,清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血战连窝镇;太平天国北伐军大将 林凤翔、李开芳 在此与清军血战一年,最终全军覆没。

近代,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传奇事件:

1941年夜袭连镇夺伪钞;

1943年奇袭连镇警察所;

1946年解放连镇。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青州黄巾起义军30万人多路北上攻打渤海郡(今南皮县东北部),并力争与另一股义军黑山军会合。汉三國时期的中郎將(都亭侯)公孙瓒率步骑两万人在东光县南部(连镇)发起了对青州黄巾军激烈的阻擊战。黄巾军三万余在此壮烈就义 【12】。


近代连镇的出名主要还是因为太平军和清军在此进行的那场血战。


一位'东光人'著有博文: 血战英名万古传【2】


'《东光县志》记载:清咸丰四年二月(1854年)太平天国北伐军攻取天津失利,回师南返,于阜城受挫,突围后攻占水陆要塞连窝镇。清参赞大臣僧格林沁率十万大军包围连窝镇。北伐军只剩万余人,在此构筑约三十华里的'木城',欲凭借有利地势坚守待援。五月,太平天国定胡侯李开芳、靖明侯林凤翔率军开始与清军激战。僧格林沁多次攻城,死伤惨重。后李开芳率千名骑兵冲出重围,入山东迎接援军,林凤翔坚守待援。清将伊勒东阿、都统达洪阿先后战死。太平军内缺粮草,外无救兵,处境十分困难。七月下旬,清军水淹连窝镇,林凤翔率军突围失败。十月末,清军千骑假扮太平军援军,向连窝镇靠近,林凤翔开木城南门,率队迎接援军。清军以土炮攻之,太平军退入镇内坚守。次年一月,太平军所剩不足两千人,粮草已尽,战马全被吃掉。每天有人因饥饿而亡。三月初,数万名清军攻陷连窝镇,北伐军全军覆没,林凤翔中箭被俘。三月十七日,林凤翔在北京遇难。      '

'太平军北伐失败于连镇的故事曾见于历史课本,但只是短短的几句,所以我想像不出当年血战的情景。倒是张之洞一首奉迎僧格林沁的诗却能让我们依稀想见当年战事的惨烈。'


《过连镇僧忠亲王战叠》

     张之洞 

此是名王旧战场,连村青草上颓墙。

野狐争冢抛残骨,官马眠坡带烙伤。

能率六盟念甥舅,独提一旅压淮湘。

控侯只画麒麟阁,请看中原百庙堂。


='color:>
(描述了僧格林泌在此围歼太平军的惨烈战场)

注:

僧格林沁 (清亲王):成吉思汗弟弟拙赤合撒儿直系后代,嘉庆帝嗣外孙,清朝名将。活跃于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参与对太平天国北伐军的作战、第二次鸦片战争等战役。


张之洞 (清),沧州南皮县人。 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 張早年是清流派健將,後成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1893年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1928年定名为「國立武漢大學」。如今武汉大学是985和211工程著名高校。


='> ='color:>


《念奴娇 忆沧州连镇之行 》

     作者: 喵喵2001 

年前赴沧州,曾专程访连镇。镇夹运河,分东西。 太平之役,林凤祥胜于沧州稍直口而得北上,败于沧州东西连镇而覆没。 连镇父老,犹有知僧王事者,然古迹荒衍,运河已涸,不复当年气象; 惟斯时连镇雪夜被陷,是日雪又纷纷也。 前日电视中又见连镇,不觉感慨,遂为此阕以系之。   ——自注。 

桥新渡灭,已茫然无觅,百年风物。指点僧王围堰处,不过残砖几叠。 故事销磨,口碑星散,又是纷纷雪。更何堪把,饿殍浮骨陈说?
 
  成也败也沧州,土黄土赤,风卷南旗裂。眼里运河无寸水,可叹当年喋血。 俚曲声声,炊烟处处,父老来相曳。尽兴亡意,倾诸长歌新阕。

(喵喵2001应为现代人,真实身份有待后查。)

《过连镇有感》

      [清] 汪宝树 

 

五十年前此用兵,李林骁勇旧知名。

轰雷炮火连天震,筑土垒垣拔地成。

免冠蒙王终有恨,抟泥胜帅大无情。

潞河战败神京破,两字忠奸莫妄评。


='color:>


太平天国靖明侯 林凤翔

太平天国定胡侯 李开芳

当年清军对太平天国军的惨烈的围城之战图

围子墙 【4】


' 在连镇前进大桥和水楼子到火车站这条路的北边,过去有一个苇子湾.从苇子湾向北走,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土岗子,这个断断续续,高高低低的土岗子,老人们叫它'围子墙',听老人讲这是长毛占连镇时为抗击清军修筑的。

围子墙西起东光口(八街)北,东到火车站,地址位于与现在的前进大桥到火车站(连景路)北面的平行路(林凤翔路、现代人戏称连镇'北一环'),墙厚7-8米、墙高约4-5米,设四道城门(我只见豁口),围子墙外有10米宽1-2米深的护城河,春季长满红花绿叶的喇叭花随风摇摆,放羊人大声么喝着羊群,在河沟内鞭子甩的啪啪响。

夏秋两季流水潺潺,孩童们满脸汗水挥舞着上衣追赶着蜻蜓,岸边青蛙被惊动地'噗通、噗通'跳入水中 ...'


运河底挖掘出的火炮

运河底挖掘出的炮弹

当年的古战场,如今只见茫茫绿草和零星牛羊。



4、 连镇的交通、教育,宗教,生活


上世纪60、70年代,连镇街西头有一家 规模'很大'的电影院/戏园子,对面是家商店,往东就是连镇人民医院,镇公所,照相馆,一家食堂/饭店,副食商店,对面是最大的食品商店,百货公司,派出所。再往东,就是邮电局,银行,自行车修理铺,一家修配厂,就到了大井,五金商店。

越过国道,就到了连镇火车站了。铁道东面,有一家省级的机械厂,有些职工竟然是来自省城,甚至天津。往北,就是连镇初级中学,镇上及四乡的适龄孩子们都会来这里读初中。

初中北面有一道红旗渠。夏天可以游泳,冬天来这里滑过冰。


连镇高中位于七街和一街之间。渐渐地,师资和学生都集中到县城去了。


早先,南边还有一家皮麻厂,靠近公路有家油棉厂。现在应当不在了?


南面的田地间,曾有座高高的土丘岗子,那里有过很多关于古老连镇及太平天国军的传闻、传说 — '世外高侠访马湘','赵一禄办案','王化堂巧胜杆子王','林凤翔卜卦','死里逃生话当年' ...


实际上40、50年代,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多县的交汇处,连镇还曾有一所七县联合学校,校址在原来的六街小学那所典雅的院落里。


70年代,这里总共有一所高中,一所初中,十几条街道,都有自己的小学。周边的四乡也有自己的小学。自小学到高中,实行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上学。

如今,'连镇高中'是不是已经没有了?小学的数量是不是少了许多?但我知道,'连镇中学'还在,土坯房不见了,已经有了新颖的高层楼房。儿时的小伙伴们,是这所中学的校长和主课老师,用他们的一生守护着连镇的教育底线。

厚德博学 精思笃行 !

从网上收集到的图片,可以看到这里的优良的校风和校训和对下一代给予的厚望:道德敦厚,学识渊博,思虑精细,行为诚笃 。

厚德载物,崇尚美德,追求至善; 博采众学之长,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思虑精细,追求真理,勇于创新; 勇于实践,力行其事,知行合一。

连镇中学就是按照这样的目标培育着每一代新人!

从这枚有点儿古老的印花红条上,可读出,这里很早就实现了现代化通邮。

大清国邮政: 伦敦版蟠龙1分旧一枚,销直隶连窝镇丁未八月十七日单圈汉文干支戳的详细页面.

直隶连窝镇至北京的红条

曾经的连镇七街,地图上找不见了。

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包含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在这个古镇,竟然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和传承。


其中,天主教堂位于大张 马海村 【6】,【11】。

连镇清真寺坐落在连镇镇政府驻地的六街,本毗邻运河,是全镇回民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场所。全国政协常委现代著名回族作家霍达的书中,也曾讲到连镇。


该清真寺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距今百年有余。原寺占地2000平方米。为中华殿阁式结构,三堂(礼拜堂、讲经堂、沐浴堂)全一式庭院布局。寺内礼拜大殿翩然隆起,巍峨壮丽,殿顶塔亭式'帮克楼'新月高耸。讲经堂、沐浴堂分向行列,院内松柏迎人,蓊蓊郁郁,清幽肃穆的寺院曾是连镇一特色景点。


连镇回民的两大宗族----安氏家族和温氏家族是苏禄国的两位王子安都鲁和温哈剌的后裔,自明永乐年(公元1417年)定居在这里,开启了菲中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篇章【13】。

《 连镇三义庙旧址 》【4】

[作者姓名、年代不详]


庙头义气照何年,砖瓦无存半世前。

剩有孤亭遮老井,斜阳犹照井台边。

连镇鸭梨。著名的天津鸭梨,实产在这一带。

连镇烧鸡。连镇烧鸡历史悠久,源于300年前,著名的德州扒鸡,也有货源出自这里。

连镇烧饼

据百度百科介绍,连镇烧饼又称连镇吊炉烧饼,是河北省沧州市的汉族传统名点。以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香酥可口、经济实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赞誉。现在吊炉烧饼不仅是东光连镇一带家喻户晓的美食,而且在沧州、天津、新疆、黑龙江、济南等地都有连镇烧饼铺。

连镇小枣。这里是沧州'金丝小枣'的主产地之一。

上世纪初,连镇及其周边盛产的棉花中外驰名。

天津市場の棉花  生産と集散(連鎮棉)【9】 


连镇火车站【4】


'车站站房建在二十多个台阶的高台子上,南侧竖有高高的水泥蓄水塔,绿树成荫的站台,香气扑鼻轮番开花地'白花杨槐、紫花洋槐'、还有花瓣如针、多如绒毛、大如乒乓球、白颜色过度到桃花色,红花配绿叶的南方树种'绒花树',看了让人陶醉。
津浦线当年是单线。北起泊镇南至德州之间,唯有连镇站驻有'北京铁路局连镇给水所'车站正西二里地外的运河大桥北侧建有吸水楼给水所,把水压送到车站蓄水塔。凡在津浦线上通行的客货列车大多要在连镇站停留,会车避让、清炉上水补水、甩车卸货。在北起泊镇南至德州这段路线上,唯有连镇车站几百米的站台夜间灯火通明(由河北省社连镇油棉厂协作供电),迎送着南来北往的旅客。'
离开车站向西,不远处有一片 '红房子'。

现如今的连镇火车站,似乎也失去了昔日的繁忙。然而,南来北往的列车,依然是那样从不歇息地奔驰着 ...


湍湍的大运河,仍然会川流不息 .....

where ever I go, the river always flows in me 



参考文献:


【1】连镇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m./zh-hans/%E8%BF%9E%E9%95%87%E9%95%87

【2】连镇:血战英名万古传。东光人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a47c433e01013psi.html

【3】南北大运河系统的新证明http://ywh./info/1031/2105.htm 

【4】五十年前的回忆之四 — 围子墙https://tieba.baidu.com/p/1425104934?pn=0&red_tag=1770184589&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5】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把大运河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连镇谢家坝) 

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0605/c1013-25108954.html

【6】东光县志 
【7】吴桥县志
【8】景县县志
【9】神戸大学経済経営研究所新聞記事文庫 中外商業新報 綿花

【10】漫话运河邮驿 时代拾贝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80d08570102wx0w.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font-size:>

【11】故地重游——连镇包装机械产业区。寒宵月

【12】汉末各路诸侯的兴亡之路-

http://m./huati/137.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13】 此梦犹忆在连镇 ---- 王立成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c18e1f00101iqgf.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