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运河 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木香草堂 2019-08-26

 武清区位于京、津两大直辖市之间,素有“京津走廊”、“京津明珠”美誉,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北运河武清段是元朝利用潞河疏浚而成,古书有载:“潞水绕其左,浑河衍其西,北拱神京而层峦迭障,南窥潭海而万物朝宗。当水路之冲衢,洵畿辅之咽喉。”由于重要的地理位置,武清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北运河武清段由北部水牛村入境,南至小街出境,境内河段长62.3公里,途经河西务、蔡村、杨村等地。自元朝定都于大都后,“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史·食货志》)。为了执掌漕运、水道和巡河监护,于沿河重要口岸设置管理机构。武清境内河西务镇,元朝曾设漕运总司,明朝设户部分司、巡司,当时,江南漕粮由官军海运抵天津,入北运河经武清溯流而上。清雍正五年设北运河关务同知,还先后在杨村驻主簿、通判、南汛把总,筐儿港、三里浅设汛把总。康熙、乾隆曾先后题写“导流济运”和“导流还济运”的治河御碑,保存至今。光绪十八年(1892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后,控制了漕运。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武清曾为泉州、雍奴二县之地。《武清县志·河渠》载:“邑名雍奴,本泽国也。东有白河,西有永定,凤河绕其北,三角淀汇其南,其间支流、小淀不可枚举。”武清因曾与海为邻,水资源十分丰沛。东汉曹操凿泉州渠,为北运河水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隋炀帝凿永济渠,将武清境内的运河与永定河相连通,使武清兼具河海之利。宋、辽时有萧太后运粮河三条水道入武清经北运河直达北京。金时有漕河接北运河,北穿武清全境直抵京都。武清历来是漕运要路,沿河各镇颇称紫盛,河西务镇世称转运枢纽,元朝先后设14仓。明代钞关由天津移此,商民攒聚,舟航辐辏,时有京东第一大镇之称。境内运河沿途码头各镇,店辅货栈林立,甚为繁荣。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止漕运。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武清因运河而兴盛。千百年来,运河所带来的南北文化在此交融,为武清留下了独特的人文精神与历史积淀。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

北运河 <wbr>京杭大运河武清段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2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