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输不起,我该一直让他赢吗?

 昵称44943940 2018-05-09

无论做什么都想要当第一名。

喜欢强调“我赢了”这个事实。

明明就没赢,还要说自己赢了。

如果意识到别人赢过了自己,会不高兴。

喜欢有挑战性的任务。

任务太难无法完成的话,会生气到破罐子破摔。


以上每条,苏宝基本上全中。你家宝宝也是这样的吗?今天的文章要讨论的,就是这类宝宝了。


《小猪佩奇》里,佩奇就有一点带这样的性格。在“争吵”那一集里,佩奇和小羊苏西玩牌,看到苏西连赢了两次,佩奇就不高兴了,非要说苏西作弊。两个好朋友吵了起来,闹得很不愉快。



“争强好胜”、“输不起”这些词似乎有些贬义,但在英文里它们对应的是褒义词:competitive(爱竞争的,或者有竞争力的),所以今天的文章并不是要解决一个“问题”,而是分析一个“现象”。


我身边很多美国孩子,小学开始就会大量时间在竞技运动上,比完成学校功课还重要。美国学校和家长这么重视体育竞技,也是因为“想赢的心”,是人生成功所需的重要品质。因此如果有一个爱竞争的孩子,引导得当,其实是非常好的事。


但是如果孩子在游戏和比赛中把输赢看得太重,就很难真正享受游戏的快乐,甚至可能会被其他小伙伴孤立。


孩子特别想赢,往往是因为渴望获得:


1. 操纵感

2. 大人的爱和关注:希望用“我是最好的”来得到认可


只要以上两个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孩子对输赢就会看得淡一些。


我平时和苏宝玩游戏的时候,会用两种方式引导她:


第一种方式是,我会先让她赢个够。


不仅反反复复输给她,而且我会故意输得很夸张。比如有一次我和苏宝玩投篮的游戏,我装作使尽浑身解术,但就是投不中,不是笨拙的把球扔到草丛里,就是丢到我自己背后了。最后苏宝得到50分,我得零分。


然后我学苏宝“输不起”的样子,躺地上滚来滚去的耍赖。逗得苏宝捧腹大笑,也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她知道我在学她)。苏宝反过来劝我说,妈妈你别这样,你也可以赢的啊,快看,像这样投进去就能赢了。


等我学她的样子投到篮筐里,她竟然发自内心的为我欢呼起来,完全忘了自己必须拿第一的事。


听说当妈的人都有潜力拿奥斯卡,戏演到这个地步,我觉得自己可以去领一座小金人了(捂脸)……


这种方式轻松愉快,满足了苏宝想赢的愿望。也让苏宝意识到,没有对手的游戏是多么无聊,一直赢下去,根本没有意思啊。


第二种引导方式是,我会陪她一起输。


比如我们一起玩“购物清单”这个超市购物桌游的时候,如果我比苏宝先把食物装满购物车,我就是赢家了。


(今天的游戏都只是用来举例子的,没有开团计划。其实用哪个游戏不重要,只要掌握了引导孩子的思路,就可以举一反三了)



苏宝输了马上不高兴,我说,你看,刚才你很快就找到了牛奶、草莓和麦片,说明你的记忆力很不错的。关键是强调孩子在游戏中努力的具体过程(比如专注、坚持不懈),而不是结果。


而且孩子会明白,自己不需要“赢得”爱。无论输赢,都能得到父母同样的关注和认可。


合作类游戏,也可以把“好胜”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合作上来。比如,HABA的果园游戏,大家要齐心协力在乌鸦来之前,把所有果实采摘到篮子里:



还有Janod的平衡游戏,大家的目标都是在前一个玩家的基础上,把建筑搭得更高:



这种游戏中没有输家,所有玩家是一个团队,需要一起努力通关,如果赢的话,所有人都赢了。能让孩子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最近我还意外发现,宝宝的“好胜”,可以化作养成生活好习惯的动力。


以前每天午休时间,苏宝常常拖拖拉拉不愿意上楼。那天我无意中说了句,我会比你先上楼。我还没回过神,忽然眼前黑影一闪,苏宝以光速冲到自己房间躺好,还得意的说,我赢了!剩下我偷偷乐。


发现这个秘诀后,我经常会和苏宝玩“5分钟内完成XXX挑战”的游戏,穿衣穿鞋、收拾玩具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激励宝宝,满足竞争意识的同时,无意中还解决了宝宝的拖拉不合作。


快到30岁的年纪,我自己也意识到,人生其实就是输赢的交织,进两步退一步是常事,乐趣都藏在起起落落里。也特别希望能潜移默化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


我相信,如果孩子很小就能既保持竞争意识,又不让输赢左右自己的心态,其实就已经是人生赢家了(全文完)。


觉得文章有帮助?把它分享出去,帮助更多人,是对苏妈最好的鼓励。


△ 本文参考资料:nytimes.com/2012/10/11/garden/the-role-of-competitiveness-in-raising-healthy-children.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