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姐姐说,不让我玩」不懂游戏规则的自闭症星宝被冷落,爸爸发现了这几个真相.....

 北医脑健康 2021-08-19

不得不说,陪谱娃玩游戏,确实是一门“技术活”!

——嗨脑仁

下面这个场景,您一定很熟悉!

叮铃铃,下课玲响了~

孩子们和老师手拉手来到操场,A宝宝当老鹰,B宝宝当鸡妈妈,其他几个小朋友当小鸡。A宝宝“老鹰”伸出锋利的爪子想抓走小鸡。B宝宝张开翅膀挡住了老鹰的去路。“小鸡”们一个拉着一个的衣服,躲在鸡妈妈的后面,跑来跑去不让老鹰抓到。

游戏的过程紧张又刺激,整个操场都荡漾着老师和孩子的欢笑声。

这个游戏叫做“老鹰捉小鸡”!怎么样?是不是让您秒回童年~这类游戏的设计意图是为了帮助孩子融入集体,理解规则。

对NT娃来说,理解这个游戏并不难,而对于喜欢固定、刻板、依自己喜好玩游戏的自闭症星宝来说,就没那么简单了。星宝在游戏中,往往缺乏自发性、弹性、想象力和社会能力。而这种特性,如果没有老师给予引导或协助的话,孩子很难理解,更别提掌握游戏规则,和小伙伴们打成一片了。

对于这个情况,洋洋爸爸也非常头疼!

No.1

不会社交游戏的星宝

我的儿子叫洋洋,3岁时被医院诊断为全方面发育迟缓以及高功能自闭症。主要表现为言语障碍,呼叫无回应。照顾这样的孩子有多难,想必很多父母都感同身受。当孩子被诊断为谱娃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找机构干预,报各种语言班、行为班,希望尽最大的力量帮助孩子。

庆幸的是,孩子是高功能自闭症,通过一段时间的干预,语言慢慢被激发出来了,孩子的安坐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所以我便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但后来我发现,即便孩子的行为问题没有明显障碍表现,但孩子的社交障碍却如影随形,就拿社交互动游戏这件事来说,我就发现了很大的问题。

刚上幼儿园时,我发现他无法和一般小孩玩游戏。虽然有小朋友主动找他玩,但是因为他根本听不懂游戏规则,基本都在鸡同鸭讲,久而久之,别人就不再找他玩了。那时我还单纯地以为只是语言的问题,后来才发现并不只是这样。

不理解输赢

我从很久以前跟他玩剪刀石头布时,就发现困难重重,因为他一直无法理解谁输谁赢的问题。他总是开心地玩着这个游戏,但他永远都只出「布」,沉浸在自我的情绪里面,也不管这个游戏的规则。后来,我们教了好久,终于才让他知道剪刀赢布,但可能下次又忘了,输赢的概念对他来说好像很遥远。

不会说悄悄话

有一次放学时,我去门口接他,看到他与其他小孩开心地玩耍,并且在玩讲悄悄话的游戏。只见其他同学轮流把手捂在别人的耳旁,轻声细语地传着第一个人讲的话,不让别人听到。

等到别人把话传给洋洋了,他要对下一个人说的时候,也依样画葫芦地用手舞者,但是却超级大声地在别人耳边说着所传的话:「今天太阳好大!」讲完之后,洋洋觉得很好玩,自己哈哈大笑起来,当然这个游戏也玩不下去了,就此打住。

老师和同学并没有因为洋洋破坏游戏的行为而露出不悦的表情,甚至觉得他很可爱。但是看到洋洋对游戏的互动薄弱,我还是觉得有点难过。长大后,这样的小孩可能就会被讨厌、被排斥,他们不是不遵守游戏规则,而是他们的游戏规则不在我们的方程式里。

哭笑不得的亲子游戏

为了帮助洋洋,我和老婆在家会和洋洋玩躲猫猫和鬼抓人的游戏,希望可以增加他对游戏互动的概念,但每次玩下来都让我们哭笑不得。洋洋当鬼时,知道要数数来抓我们,但他并不知道抓到我们就赢了这件事;不过如果换我们当鬼,去抓他,他就会直接大方地说:「我在这里。」他觉得这样很好玩,总是一路狂High,游戏的过程一直在笑。他不管输赢,不管游戏规则,只希望我们抓到他,然后就哈哈大笑,沉浸在自己的游戏规则里。

带洋洋去公园玩时,偶尔会有其他小朋友来问他要不要玩游戏,但他总是很快就跑掉了,因为除了像我们这样亲近的人,否则洋洋不太会仔细地听别人说什么。所以有时一些小孩问他问题,他可能会鸡同鸭讲,或是大声地用一种奇怪的语气回答别人。

难以融入的社交游戏

有一次,一个清秀的小姐姐主动来找洋洋玩,问他要不要玩鬼抓人,洋洋点了点头,就跟着那个小姐姐去玩了。看到这样的小女生,我觉得很窝心。

小姐姐回过头来和他说一些话,应该是说任务之类的吧,但洋洋都不看着对方,只是看着滑梯上的迷宫地图不断地重复自己的话,小姐姐发现他好像没在听自己讲话,就跑掉了。

过不久,一个年纪更大的姐姐来了,想要找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那位可爱的小姐姐又回来找洋洋,问他要不要一起玩。洋洋又是想了好久,然后点点头说好。只不过,那位更大的姐姐好像也发现了洋洋的问题,因为当别人在讲游戏规则时,他不是自言自语,就是三心二意地看旁边发生的事,于是她告诉其他人,不要让洋洋玩。洋洋只好回来找我。他没有难过的样子,只是跟我说:「姐姐说,不要让我玩。」

从头到尾我都看在眼里,顿时觉得有点心酸。对,这就是现实的世界,外人没有理由了解你或是同情你,尤其小孩的世界更是如此。回到家,我和老婆说了玩游戏发生的事,她忍不住又难过了起来。

No.2

可提交社交能力的互动小游戏

其实喜欢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自闭症孩子也不例外。只不过因为孩子的局限性会导致孩子很难通过游戏融入到同龄孩子中。如果要改善这种情况,其实可以在生活中加入一些社交互动的小游戏,提升谱娃的社交能力!

社交互动小游戏之一123木头人

听着音乐,一家人开始转圈,变变变变变,呀,我们都是木头人啦!于是谁都不能动,谁动了就要受到惩罚,之后可以轮流当发号施令的角色。

社交互动小游戏之二捉迷藏

在捉迷藏的游戏之中,宝宝需要在“捉”和“藏”两个不同的角色中进行转换,可以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角色扮演认知任务,宝宝需要有足够的执行功能对自己思想和动作进行许多意识控制。这个游戏对于谱娃来说操作起来可不简单。3岁左右的NT娃更习惯往一个地方藏,不太会换地方。而4、5岁时,孩子基本就会有了躲藏的策略,调整自己的躲藏地点。

爸妈可以根据孩子的程度,进行调整。刚开始时,可以带谱娃一起躲,让他意识到怎么躲才不被人发现,然后再让孩子自己躲,或者让孩子找。待孩子找到后,用大声的欢叫表扬鼓励孩子,再渐渐扩大躲藏范围。

不可否认,以上这些游戏对谱娃来说并不简单,它需要反复的练习。如果孩子无法掌握,还需要家长将游戏拆解为最小单元,辅助孩子玩。之后再根据孩子掌握的进度一步步加强难度,并做好随时撤出的准备。

陪着≠陪伴,高质量陪谱娃玩确实一门技术活,它需要父母的细心、恒心、耐心,在点滴陪伴之间,让孩子解锁“社交游戏”的玩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