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本家把牛奶倒掉也不给穷人的残酷真相

 恰恰365 2018-05-09
搜狐媒体平台 01-22 18:08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纽约股市大暴跌,纽约股票市场价格在一天之内下跌12.8%,开启了1929—1933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序幕。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严重的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大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和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

中学时的历史课本在提到这次危机时描述了一个现象,由于生产过剩,资本家将大量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一时奶流成河,当时我的感觉是,一来这么多牛奶白白浪费掉,太可惜;二来那么多穷人在挨饿,这些人却宁愿把牛奶倒入河流也不分点给穷人,简直太自私自利。

用手机玩牌,再也没充过话费
广告
图片

然而时隔多年,详细了解了这件事之后,才明白在当时的情形下把牛奶倒掉,或许是最合理的做法。

实际上,在1929年大萧条开始之前,美国60%以上的家庭收入低于生存必须的2000美元。分配不公,收入不足的问题就是大量财富聚集在少数大资本家手中,有效需求不足。随后,信贷消费应运而生。小时候的课本里有一段对话很经典,中国老太说攒了一辈子钱终于有钱买房了,外国老太则说,这房子住了一辈子,今天终于把房贷还清了。虽然事实是,攒一辈子钱离房子可能还是很远,贷款买房是大多数人的出路,但是在当时的美国,过度的超前消费极大刺激了经济的虚假繁荣,更多的家庭消费了大量牛奶等相对奢侈的产品,牧场主不断扩大生产。这为后面的危机埋下伏笔。

为打击过热的股市,胡佛总统出台一系列货币紧缩政策,本来就已经快狂奔到头的经济立刻呈崩塌之势,股市大跌,银行倒闭,信贷业务受到毁灭性冲击。有效需求打回原形,居民的消费能力大减;企业产品卖不出去,又无法借到资金周转,实体经济崩溃造成无数人失业,收入进一步下滑,消费能力更不足,形成一系列恶性循环。

当时,牛奶的供求关系极不平衡。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乳制品产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1929年,美国共生产了110.52亿美国加仑牛奶。牛奶并非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对牛奶的需求大幅下滑,牛奶的供应量远超于需求,牛奶的价格被极大压低,1930-1933年,每100磅牛奶售价为3.48美元。美国篮球巨星沙奎尔·奥尼尔的体重大约是325磅,这意味着,购买一份重量相当于奥尼尔体重的牛奶,仅仅需要11.31美元,而对于1929年的很多“资本家”来说,他们远远卖不到这个价格。

当时很多所谓的 “资本家”大多都是独立的奶农。在大萧条时期,美国的大型乳制品公司与很多奶农合作社签订协议,保持一个较高的收购价来持续收购其优质奶源,损失远远没有独立奶农惨重。与这些大型企业合作的奶农利益也受到了一定的保护,而对于那些没能与奶企签订协议的奶农来说,大萧条一来,几乎所有的缺口都出在他们身上。1933年纽约州议会发出的报告显示,纽约州牛奶收购价已经低到无法维持奶农基本生活的水平。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可怜的“资本家”要选择把牛奶倒掉?

面对牛奶过剩,他们有三种处理方式:1.留作库存;2.低价出售;3.销毁。

先看第一种,留作库存。

当时没有无菌包装技术,牛奶最多可以在低温环境储存七天,牛奶过期了怎么办,不倒掉留着自己喝?另一方面,虽然牛奶过剩,但是奶牛不会因为牛奶过剩就不产奶了,奶农还是要去挤奶,不然奶牛的健康还会出问题,所以很多人当时干脆把奶牛一起杀了。而且牛奶留作库存,也是需要储存费用的啊,这对于当时的独立奶农来说只能是雪上加霜。

再看第二种,低价出售。

即使是低价,这也有个基本要求,那就是卖出牛奶的利润至少要高于牛奶的储存、运输等费用,简称交易费用。我辛辛苦苦把牛奶拿到市场上卖,得到的钱甚至不够路费,有点脑子的都不会干吧。

此外,当时牛奶价格已经一路下跌,奶农希望通过工会来谋取一个合适的价格,但一直没谈拢,工会便组织倾倒牛奶、大罢工来抵制低价收购。减少牛奶的供应,争取一个高一点的价格,很好理解。即使有些奶农想要低价出售,也会被人拦截。1934年1月,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上千奶农封锁了公路,倾倒了超过10万磅的牛奶。因为你这低价出售的获利空间,是以整个奶农集体利益的牺牲换来的。

最后看第三种,为什么是销毁而不是免费赠送。

正如前面所说,免费赠送牛奶,增加了市场的供应,结果只能是进一步拉低市场价格,这在任何一个产业里,都是对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工会不会容忍。当然,如果你是个人跑去一个独立奶农的家里,他是很有可能让你免费喝个够的。

还有一个比较残酷的问题是,邻里朋友间赠送牛奶,换来的就一定是关系的增近吗?

现实中的各种负能量案例太触目惊心,这里只讲一个段子吧。乞丐到小王家乞讨,他给十块,第二天乞丐又去,又给十块,持续两年。一天只给五块,乞丐:以前给十块,怎么现在给五块?小王:我结婚了。乞丐一巴掌打过去:妈的,你竟拿我的钱去养你老婆?

段子有点夸张,不过容易得来的总是不知道珍惜。斗米养恩,担米养仇。且不说万一牛奶味道不好甚至喝坏了肚子招来怨言等等,单说现在牛奶过剩,免费送,连续送个一两年,如果以后行情好了,还送不送?送,平白无故承受经济损失;不送,难保个别人不会来索要,口出恶言,最后反而关系破裂。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大危机时,奶农选择将牛奶倒掉,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无奈与辛酸。繁荣的时代,他们分得一杯羹,暂时衣食无忧,大萧条一来,则沦为最卑微的牺牲者,历来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