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珍贵资料连载:梨园骄子文武全才李小春(一)名扬京城

 七彩阳光3109 2018-05-09

李小春先生(1938~1990)

    岁月迷离,想起小春,当年那些日子也轻轻的划开了痕迹,他的音容笑貌渐渐地涌上了我的心头,回眸往事,总能让我感觉到他还没有走。我与小春相识于一九七六年,当时那个特殊的时期还没有彻底的过去,我们可谓是患难之交。他长我十四岁,我们相交也正好是十四年,在这十四年中,我和他亦师亦友,我尊敬、崇拜我这位名角儿大哥,这十四年的相交相知让我对他更加的钦佩,他的艺术、他的为人都是那么的充满传奇色彩,我只恨这十四年太短,一切又太突然。每思至此,笔触无从写起,勾勒在记忆中的画面也无法得到释怀,往事清淡地落下了帷幕,记忆里只剩下那些年的他,那些年的时光,那些年的过往,甚至于我仿佛又看见了昔日里小春在舞台上的光芒。
                                                          赵梦林先生寄语 

李小春先生与赵梦林先生合影(一九七六年于内蒙呼和浩特市)

    李小春先生,乳名福来,一九三八年生于北京南城,梨园世家,祖父李永利(“上海四利”之一,“四利”乃李永利、王永利、刘永利、李春利均为著名京剧摔打花脸演员),父亲李万春(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史上武生挑梁第一人,尊重传统,勇于创新,尤以关公、孙悟空、黄天霸武松林冲最佳。)外祖父李桂春(艺名小达子,先唱梆子,后演皮黄,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轰动上海滩)二舅李少春(京剧表演艺术家,文武双全,主演的《野猪林》一剧是中国京剧史上巅峰之作,久演不衰)。二叔李桐春(台湾著名京剧演员,工武生、红生)三叔李庆春(著名“戏篓子”,演彩婆子一绝)五叔李环春(台湾著名京剧演员,工武生)姑夫李金鸿(著名京剧武旦演员),李万春夫人李砚秀(花旦,刀马旦),纵观李氏一门,英才辈出。

 

幼年留影(一九三八年百岁时)

李万春先生与幼年的小春

小春年仅三岁时,就能为三叔李庆春配戏,上台串演《济公传》的小酒保,未满六岁时和爷爷李永利、父亲李万春三代同台演出“跳加官”,灵气十足,成为一段梨园佳话。六岁时,跟随其祖父李永利先生练功,老先生对他异常严厉,又请来雷喜福、汪本贞、鲍吉祥、祝荫亭、胡盛岩、朱家夔、王佩臣等位先生教授文戏,同时还有舅父李少春先生、名武生张世麟先生等说武戏,又请名师教授文史知识,使小春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对艺术有了深刻的理解。除了拜师学习外,李万春先生还鼓励小春观摩、学习前辈名家的演出,开阔视野,吸收艺术营养。小春幼年随父亲到上海演出,经常观看外祖父李桂春先生、盖叫天先生的表演,还受到了马连良、俞振飞、高盛麟、厉慧良、言少朋、吴素秋、言慧珠、李家载、关正明、李仲林、周少楼等位先生的指教。

三岁时饰演《济公传》中小酒保 三叔李庆春先生饰演济公(右)

李小春(左一)、其父李万春先生(左二)、其母李纫秋夫人(后排,李桂春先生之女、李少春先生之姐)一九五零年十二岁时拍摄于无锡市

一九五三年十五岁时在北京大吉巷四十一号练功

在小春的艺术生涯中,对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他的舅父:李少春先生。小春对舅父十分敬仰,他不仅外貌酷似少春先生,就是他的舞台表演艺术风格也与舅父异常相似。小春曾谈到他和李少春先生学习时说:“我跟舅父学戏,如《打金砖》、《定军山》、《战太平》、《闹天宫》、《野猪林》等都是他教的。他的特点是话不多说,表面不凶,只是瞧着不对叫我重来,一出《战太平》的出场,猛一点,说我像高宠;文一点,又说我瘟得不像个靠把老生。要我文中有武,柔中见刚,一九七五年秋,直到他病重弥留时,还对我说,‘小春,林冲舞剑那场你得重来,瞧你这孩子……’”每说至此,小春总眼里满含泪水,显然他对这位身教重于言教的舅父是怀情难忘的。

青少年时期的李小春

与好友庄则栋(中)姑父李金鸿(右)


五十年代演出《三岔口》之任堂惠

五十年代与李庆春先生演出《三岔口》

五十年代初期,小春正式登上京城舞台,演出武戏《乾坤圈》《夜奔》《蜈蚣岭》等剧目,行家、观众无不称赞,继而在京、津、沪等全国十多个城市走红。

京剧《戚继光斩子》

李万春先生饰演戚继光(中)李砚秀饰演戚夫人(右)李小春饰演戚印(左)

京剧《戚继光斩子》一剧就是那时由李万春、李小春父子演出的一出新编历史剧。李万春先生饰演戚继光,李小春饰戚继光之子戚印。这是李万春先生的一出名剧。小春那时,已经担当主演,经常倒换着与父亲领衔演出。一次,在锦州演出,那天安排的大轴戏是由他跟他三叔李庆春主演的《三岔口》。小春初到锦州,觉得处处新鲜,出去游玩正赶上有场好电影。他估计,看完这场电影准能赶到剧场,就进入影院看起了电影。此时的剧场,李先生见离大轴上场不足一个小时了,小春竟然还没进后台,已经火冒三丈。等到只差半个小时开戏了见小春还没回来,李先生怒不可遏,告诉管事人:“通知前台,在台上戳块(广告)牌,写上‘今晚《三岔口》,任堂惠由李万春扮演'。 ”随之开始扮戏。李先生刚画好妆,小春满头大汗,匆匆跑进后台,李先生问他:“干什么去了?”“看了场电影。”小春呐呐地回答。在与小春谈话中,李先生仍然勒头,穿服装。小春赶紧说:“还是我上吧,时间来得及,误不了! ”,李先生冷冷地说:“你还是看电影去吧! ”然后一脸严肃地看着小春,厉声道:“我摘了你的牌儿! ”所谓“摘牌儿”,就是把人名牌取下来,表示他已不是这个剧团的人了。果然从这天开始,一直都没有安排小春的戏。直到返回北京,大伙儿纷纷为小春说好话,小春也在全团大会上检讨了多次,李先生才答应把他的“牌儿挂上”,准许他演戏。有人说:“李万春先生演《戚继光斩子》在舞台上把‘儿子'给斩了;在舞台下也差点儿把儿子给‘斩'了! ”可见李万春先生治艺严谨,对于儿子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

李小春先生主演《十八罗汉斗大鹏》选场(上)


李小春先生主演《十八罗汉斗大鹏》选场(中)


李小春先生主演《十八罗汉斗大鹏》选场(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