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文化中有一句“长生无妙药,只在一静中”然何谓静?

 chi_ping 2018-05-09
  • 长生无妙药,只在一静中。何谓静?ー念不生之谓静。身静则阳生,心静则慧生,意静则神生。《清静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吕祖说:“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气平息乃住,息住自归根。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故无念守静乃丹道下手之基,三教圣人,莫不以此为共法。

道家文化中有一句“长生无妙药,只在一静中”然何谓静?

  • 金丹大道,与儒家之全功神化,佛家之圆明觉性相类。修炼金丹大道的目的是为了成仙。神仙类似于儒之圣人,释教之佛,是生命的最高境界,人品的最高境界,做人的最高境界。此境界儒称圣人境畀,佛称大觉大悟境界,道称神仙境界或真人之境。金丹大道实即心性大道,炼丹之事,实即炼养心性,在心性上做功夫,亦即佛之明心见性,儒之存心尽性。内丹学即心性学。即心是道,即道是心。即性是道,即道是性。

道家文化中有一句“长生无妙药,只在一静中”然何谓静?

  • 说到圣人,人们往往会很容易地联想到儒家的圣人孔子,以为圣人是儒家的专利,是孔门标榜的理想人格。殊不知,道家为百家之源,孔子也曾问礼于老子,执弟子之礼。而《道德经》的成书年代,也早于《论语》(按《道德经》为老子自著,之论语》为孔门弟子所编),由比可见,圣人的概念,道家比儒家更早提倡,只不过儒家在接受这一概念时,赋予了圣人于不同的内涵。

道家文化中有一句“长生无妙药,只在一静中”然何谓静?

  • 那么,儒道两家的圣人,其不同之处在哪?简言之,在于价值观的不同。儒家圣人推行仁义道德,实施伦理教化,倡导孝悌礼智,制定种种行为规范,进而促使社会达到仁治的目的。道家圣人推崇自然无为,尊重人的自然天性,不主宰,不占有,让万物适性而生,率性而长,使万物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回归其本真。进而言之,儒家圣人的价值核心在于重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伦理教化道家圣人的价值核心在于崇尚自然无为,回归生命的本真。

道家文化中有一句“长生无妙药,只在一静中”然何谓静?

传承国学,国教,非吾一人能为之,然此行乃积小流成江海之举,不可不为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