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足而安逸的古印度河文明为啥被满是浮尸的恒河文明所取代?

 cat1208 2018-05-09

按说古代的事情应该发到古战区,但是人家历史上似乎没有战争这个概念,水倒是不少,而且经常被灌水。

大家经常提的文明古国印度,指的是古印度文明。有这个说法的时候,古印度河文明没有被发现呢。古印度河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其实是两回事,而且两者既不在一个地方,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传承关系。二者之间的差距,大概有咸豆腐脑和甜豆花那么大。这个就是古印度河文明比较坑的一个地方。

刚有文明古国这个提法的时候,印度文明指的是以雅利安征服为起点的恒河文明,大致相当于商朝前期,夏末时期。恒河就是那个某小清新美女去净化心灵和肺腑的恒河,虽然大肠杆菌和重金属严重超标,虽然浮尸有一些。这些小清新们真信了印度教还不如去冈仁波齐峰,当然为了保护西藏的环境,她们还是去恒河更好点。

冈仁波齐峰,是比珠穆朗玛峰显高。

印度河文明比恒河文明早得多,但是发现的很晚,现在往往笼统的把他们归到一起,都叫古印度文明,其实两者是两回事。古印度河文明还要更发达一些,有完美的城市规划,有了以棉、麦种植为主的农耕活动以及相应的灌溉系统;产生了饲养牛、羊、猪、象、骆驼等的早期畜牧业,在遗址街道的拐角处,发下了驴车蹭出来的痕迹;手工业已经从农牧业中分化出来,轮制陶器、青铜的冶炼加工、棉花纺织、宝石和象牙的雕琢等手工作坊已普遍;青铜工具和器皿得到广泛使用;烧制的红砖是主要的建房材料;并且出现了两层、三层的古代楼房,家庭都有厕所,有发达的下水道系统,下水道的拐弯处甚至设置了圆角以免堵塞;产生了由大约500个符号构成的古老文字体系。单单以厕所而论,不输于当代印度,摩亨佐达罗城市内,不同的家庭住宅大小不同,但都是独门独院,房子的居室隔开,很多都是小楼,每家都有水井、下水道、厕所。

为什么古代文明首先出现在印度河流域,而不是同样是大河的恒河流域?通常来说,古代文明往往诞生于大的河流附近,水源供应不成问题,河流泛滥留下了肥沃的土地,河流也能更便利的交通。但是,在公元前6000到4000年前,这个文明史上的关键时间恒河所在地域气候太过温暖,还是热带雨林气候,林木茂密。我们知道,即使在现代,热带雨林也不是一个宜居的地方,印度河流域要更干燥一些,适合于人类生存,林间的空地也有利于早期农业的发展。

比较坑的地方,还有印度河基本不在印度,虽然印度河是印度这个名字的来源,印度河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河流。如果按干流来算,印度河发源中国的青藏高原,在中国境内叫狮泉河,孔繁森的烈士墓就在狮泉河烈士陵园。狮泉河出中国后,流经克什米尔这个争议地区,就进了巴基斯坦,支流倒是有阿富汗和印度。

狮泉河

当然1947年印巴分治之前,印度河还是名副其实的。那时候,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通通都叫印度。印度河文明倒不是完全不在印度,有几个城市还是坐落在今天的印度境内的,比如当时航海的港口城市罗塔尔。

古印度河文明以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为主要核心,这两个城市相距650公里,大约是北京到沈阳的距离,位于宽阔的印度河的两岸。摩亨佐·达罗控制着商路,哈拉帕控制着矿产地,在印度河两岸,有一串串的文明遗迹,并不是只有这两个城市。整个文明的统治区域可能达到50万平方公里,比当时的其他文明都大。所以虽然有人称之为哈拉帕文明(哈拉帕遗址的考古更为彻底,摩亨佐·达罗地下水位太高,没办法深入考察),现在还是更多的称为古印度河文明。

摩亨佐·达罗位于巴基斯坦这个伊斯兰教国家,有当地的文物工作者把能在摩亨佐·达罗工作(这毕竟是份相当不错的工作,收入稳定而且不低)归功于真主。摩亨佐·达罗的历史目前大约是4000-5000年前,当地最引人注目的是2000年前的一座佛塔,遗址是佛塔周围的残垣断壁及地下好几层的旧城。伊斯兰教的诞生于一千多年前,真是天不生买买提,万古TMD如长夜。

印度河文明的发现是个漫长而且偶然的过程。首先是在1875年英国人在哈拉帕附近修建铁路,在拉来做路基的碎砖上发现了符号和印章,当时的人们把这些印章归到了佛陀时代,对应到中国就是大约孔子时期,然后就被搁置了,直到1921年,才认识到这是一个遥远而未知的文明。

一个很有趣的流言,这个流言的历史远比网络历史发明家的悠久,即根据印度两部诗歌史书,摩亨佐·达罗因类似核武器的攻击而被毁坏。实际上,《摩诃婆罗多》大约成型于公元5世纪,描述的是公元前十四世纪之后的事情,和古印度河文明没什么关系。古印度河文明是怎么毁灭的,还是不得而知。不过在遗骨上,发现过麻风病和刀砍的痕迹,毁于战争和瘟疫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另外摩亨佐达罗是一层层叠加的,每当上一个古城毁于洪水,当时的人们就在原址上面重新修建一座城市,这一点和开封颇有类似。城市越来越高,但是地下水位却也在跟着涨,今天这里的地下水位只在地面下三四米深。从印度河文明的发展看,哈拉帕文明的人在后期离开了印度河边,前往南方地势更高的地方,或许可以作为佐证。同时期恰好也是地质历史上比较温暖的时代,因为水灾而放弃城市并非不可能。

摩亨佐达罗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历史其实很可能比现在发现的要久,因为遗址一共有九层,受地下水位限制无法发掘到最下面,而巴基斯坦70年代之后的在其他地方的发现可能将这个文明的上限再向上延伸一千年,而这个文明的港口城市罗塔尔很可能会把下限延伸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这个就和雅利安征服接上了。罗塔尔发现了巨大的船坞和两河流域及古印度河文明的遗物,这里很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贸易港口。

但是在雅利安人是有文字的,但是根本没有提到这两个巨大的城市,按说这不太合理。雅利安人入侵是在这两座城市被废弃200-300年之后。雅利安人征服古印度河文明的一些旁枝是有可能的,但是最多只能是打扫战场那一类。

从发掘出来的文物看,当时的人们生活富足而且安逸。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这两座城市大抵类似,城市里面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地势较高的上城,建筑在高出地面十几米的人工平台上面,有坚固的城墙,城墙内部有大浴池、谷仓、大厅等公共建筑,大浴池的底部还用沥青做了防水处理;更多的是地势较低的下城,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最宽的街道有十米左右,街道两边是各家各户的房屋,有楼房也有平房,有了明显的贫富分化,但似乎还不到阶级分化的程度,最简陋的民居,一两间低矮的房舍还是有的。上城类似功能区,下城类似居民区,家家户户有自己的下水道,通往街道下面的下水道主干道,然后排往城外。当时这两座小城里面居住着3-4万人,人口密度相当之高,人口密度大约是12000人/平方公里,作为对照,北京2015年二环内的常住人口密度是这个数字的两倍。摩亨佐达罗遗址

以摩亨佐达罗为例,上城的中心是个大浴池,深两米多,长12米,宽7米,这么核心的位置,恐怕是为了某种宗教仪式准备的。浴池东边是大片房屋和带回廊的庭院,西边是大谷仓,南边是四行五列20个石柱础,中间有些矮凳类的东西,可能是个开会或者举行仪式的地方,北面可能是个城堡之类的遗迹。

大浴池

那么这么大的城市使用什么做建筑材料呢?这里发现了最早的火烧砖,别的文明使用的是泥砖、石头,我们中国是夯土和干栏式建筑,都是直接取自大自然,但是印度河文明已经有意识的使用了火烧这一人工加工。在当时煤炭还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只能采用自然界的绿色植物作为燃料来源,可见这一步跨越还是很巨大的。这可能也是被逼出来的,洪水不断,没有石块,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也就这点解决方案了。而且在当时的建筑中,砖块只有两个型号,同一型号的砖块大小几乎完全相同,非常令人震惊。

遗迹里的房屋有个特点,门都开在大街背后的小巷里,从小巷到大街地势逐渐降低,门很狭小。一般来说,这么不方便,要么是为了好看,要么是因为有危险。我觉得更可能是因为洪水的原因,至少洪水不会从大街上直接灌进自己家里把东西冲走。不过他们的房子还不会使用梁和柱子,因此房屋的墙都特别厚,靠街的一面甚至三到四层砖。不过这也带来一个麻烦,烧制这么多的砖块,要烧掉多少绿色植物啊。限于当时的生产能力,也不可能从远处运来燃料,光按着城市周围这一块羊毛使劲薅,早晚能给搞成葛优,而且越往后,气候越干旱,人口对资源的要求恐怕却是越来越多。

这个文明还有一个和其他文明不一样地方,就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王权。没有与众不同的豪华宫殿,没有一件出土的器物显示这一点,也没有强力机构的痕迹,那么这么大的城市怎么治理的呢?莫非这里已经到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发达阶段?

从遗迹上看,当时的社会协作已经十分发达,水利工程,交通设施,城市建设 ,度量单位等等,无一不体现着各行各业乡村城镇之间的协作。奇怪的是,没有一个明确的上层建筑在主导这一切的运行,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无论是其他文明遗迹或者近代被发现的原始部落,都有一个辨识度很高的权力中心。这种现象倒确实很奇怪。前面提到的上城与下城之间的划分,上城倒更像平时一个举行仪式、存放粮食,洪水来了大家去避难的高地,不像宫殿区。从印章和文物上看,有明显的女性崇拜的痕迹。女神像在不少民居内被发现,女神像赤裸上身,乳房非常突出,下身则有织物围绕,按说这么发达的社会,应该已经走完了父系氏族社会这个阶段了吧,所以这也是个有趣的地方。男神像也有,数量少,体积大一点。

摩亨佐达罗遗址出土的女神像

古印度河文明的人们在当时已经出现了标准化和度量衡的统一。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两座古城,距离650公里,横跨大河两岸,但是城市建筑所用的砖块标准几乎是统一的,只有两种规格。在出土文物中发现了尺子,好先进。这比当地后来上千年的文明都要先进。

这有可能与他们发达的海外贸易有关,在苏美尔人那里和伊朗,都发现过古印度河文明的文物,确认这一点的一项依据来源于印章,古印度河文明的确认也来源于他们的印章,这些印章上目前已经发现了500多个符号,还没有被解读。这些印章最初被认为是某种图腾,现在一般被认为是商品的标志,大概是最早的注册商标。印章不仅在当地被发现,也在两河流域被发现,结合C-14,古印度河文明的时间才被准确的确认。

印章是1912年被发现的,1923年才确认这属于一个未知且久远的文明,恰好在这时期,在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发现了类似的的印章,在那里文明被确认为公元前3000年,这才使古印度河文明的历史突然上朔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年代。当时的猜测是古印度河文明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分支,或者受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强大影响。后来随着发掘,人们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文明,而且和外界的交流之广阔,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因为在泥板书上的楔形文字里,有大量的关于古印度河文明的记载。

▲哈拉帕文明中出土的印章

楔形文字里提到了三个地名,第尔蒙、马干、抹露哈。有趣的是这三个地名就像一二三班一样,不是一二三,就是三二一,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三二、二三一、二一三、三一二。现在人们认为这三个应该是三个贸易点,是古印度河文明和两河文明之前的三个贸易中间商,以距离两河流域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是第尔蒙、马干、抹露哈。现在一般认为第尔蒙应该是波斯湾的巴哈兰岛及其附近海岸的一些地区,另两个还没确认。因为在巴哈兰岛的古坟场发现了带有古印度河文明印章的遗物,还有一些明显不属于当地的东西。

在两河流域的文字记录里,有从抹露哈进口象牙梳子,在摩亨佐达罗也发现了这种象牙梳子;在两河流域发现了蚀花红玛瑙珠,但是没发现过加工作坊的痕迹,作坊却在古印度河文明的遗址找到了;两河流域文明大量进口和使用天青石,也发现了有天青石的痕迹,天青石在两河流域周围都不产,最合适的来源是今天的阿富汗。再远一点也有,那就要到中国了,那基本不可能。

两个文明之间的贸易很有意思,两河流域青铜手工业很发达,农业也很好,显然是需要奢侈品;但是奢侈品的产地实际上并不在这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这两个城市,却在印度河文明的边远地区如今天的阿富汗的一些地方。印度河文明找不到他们很缺乏的东西,没有明确的王权和阶级分化,奢侈品不是特别有市场(有来自今天西藏的宝石和伊朗的黄金);粮食可以自给自足;当地是棉花的最早产地,不缺织物;羊毛也不缺。实在要说缺什么,就是缺乏青铜的工具和武器,但是在当地,石器制作的农具已经够用了,土地条件太好,而且在遗址中,几乎没有发现青铜兵器。

在古印度河文明的印章上面,发现了万字符。我一直以为这个符号是唐僧他老人家从印度带回来的,是个原产印度的舶来品。直到这几天才发现我错了,错的好离谱。在印度、两河流域、迈锡尼、波斯等都发现了这个符号,而最早的,居然可能是在中国的一个陶罐上,七八千年以前。

在古印度河文明里有一些很特别的地方,比如说很少发现武器(不是没有,少量的铜和青铜的箭镞、匕首、矛还是有的,他们也狩猎动物),但是没有什么更大的器械,比如别的文明里的战车之类的。这很不正常。那么大的文明,难道就一点威胁也没有吗?古印度河文明的青铜冶炼水平不低,并不是没那个能力,而且就算没有外敌入侵,内部的威胁难道也没有吗?但是在城外胡乱埋葬留下的遗骨上面,却发现过刀砍的痕迹。或许这也是他们毁灭的一种可能吧。摩亨佐达罗的房间和街道上都发现了遗骨,男女老少都有,身上带着首饰,但是还没看到他们的死因方面的文章。过着富足的生活,毫无国防概念,毫无忧患意识,简直就是一只待宰的大肥羊,历史上过得这么好还被落后而野蛮的外来者给蚕食鲸吞的多了,古印度河大概算是比较早的一个,但是这个进程恐怕会不断重复下去。

这好像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国度,简直就是乌托邦或者低配版的“外国”(公知口中的)。经济高度发达,人民生活富足,无忧无虑,贸易高度发达,四海通商,小政府甚至没有政府来干涉日常生活和收税,更不用担心打仗死人。依仗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勤劳智慧,兴起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只需要循着一条自然发展的轨道运行到地老天荒即可。但是一旦维系这种发展的脆弱平衡被打破,大的自然灾害、人口的过度增长、外来的侵略,就只能无可奈何地任凭一度的繁荣衰落下去,甚至连留给以后兴起的文明一点明显的影响都不能够做到。

写完了,突然想起了三星堆。也是富庶的文明,也是没有发现什么武器,也是本地不产青铜,也是大河附近,也是土壤极佳,也是莫名其妙的消失,也是金沙遗址远不如更早的三星堆,三星堆还发现了来自印度洋北部的海贝(三星堆的上限和古印度河文明的下限在时间上有交叉),不知道他们怎么沟通的,也许走缅甸?当然三星堆的阶级划分是非常明显的,这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是一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