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密李家沟遗址

 萨满巫师 2018-05-10

李家沟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岳村镇李家沟村西, 地处嵩山东麓的低山丘陵区,海拔高约205 米。附近地势由北向南部倾斜, 淮河水系溱水河上游的椿板河自北向南流经遗址西侧。遗址坐落在河左岸以马兰黄土为基座的二级阶地堆积上部。

该遗址于2004年底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时发现。遗址所处位置因煤矿开采形成塌陷, 加之降水与河流侧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临河一侧已出现严重垮塌。为全面了解遗址文化内涵并提供保护方案,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09 年秋季和 2010年春季两度联合进行抢救性发掘,获得一系列新发现。尽管属抢救性发掘, 但发掘单位确定了明确的学术目的,即希望寻找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与旧石器时代晚期之间的缺环, 认识本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进程与特点,进而探讨影响本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特点的机制。由于准备工作充分和学术目的明确,本次发掘得以完整揭露出距今 10500 年至 8600 年左右连续的史前文化堆积的剖面。堆积下部出土细石核与细石叶等典型的细石器遗存,中部是普遍施压印纹的粗夹砂陶及石磨盘等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上部则发现典型的裴李岗文化陶片。

细石器文化遗存主要发现自南区第 6层。该层的底部与其下的次生马兰黄土为不整合接触, 保留有清楚的侵蚀面。上面分布着众多石制品、人工搬运石块、动物骨骼碎片、陶片和局部磨制的石器, 这显示当时人类就活动在次生马兰黄土被侵蚀后形成的地面上。数量众多的遗物和清楚的遗迹现象明确显示当时人类曾在此居住。

本层所揭露出的活动面的中心部分为石制品与人工搬运石块形成的椭圆形石圈,东西长约 3.5、南北宽约2.5 米。2009年秋季发现北侧的大部分, 2010 年揭露出南部剩余的小部分。

细石器文化层发现打制石器1000 余件、人工搬运石块近 200件,以及较多的动物骨骼残片等。尤为重要的是发现有磨制石锛 1 件、陶片2片。打制石器包括简单剥片技术生产的石制品与典型的细石器。前者的种类与数量均不多, 加工技术也简单粗放, 不见精制品。细石器的数量多,技术特征明显,有细石核、细石叶以及精细加工的工具, 代表了本阶段的石器技术水平与文化发展特点。细石核有船形与扁柱形两大类,这两种类型的不同剥片阶段的细石核均可见到。细石叶的数量不多,且多是剥片初期阶段产品, 或形状不太适宜用作加工复合工具者。除人工打制痕迹明确的石制品,还有数量较多的人工搬运石块。这些石块大多形状扁平, 为砂岩或石英砂岩, 当来自遗址附近的原生岩层。

该阶段的细石器组合与邻近地区的发现,如河南舞阳大岗、山西吉县柿子滩等遗址发现的细石器非常相似。从细石核反映的技术特点来看,李家沟细石器也是主要应用船形与锥形细石核技术。细石核与细石叶的尺寸普遍偏小。但剥片痕迹十分规整,反映出高超成熟的技术特点。与此共存的工具组合,有端刮器、边刮器与石镞等,也均是典型细石器工具组合的特点。这些特点当与其所处时代有关。据采自本层的炭屑标本的加速器14C测定结果显示,该层的绝对年代为距今10300-10500 年期间。这一年代结果也与大岗、柿子滩S9地点等细石器遗存的时代大致相当。李家沟遗址细石器文化阶段的动物骨骼遗存以及遗迹现象所显示的人类活动与行为特点,也说明本阶段李家沟居民的流动性仍较强、更多依靠狩猎大型动物为生。这些情况与本区以往发现的细石器文化并无区别。但与其他细石器工业明显不同之处是,李家沟遗址还出现与典型的细石器组合共存的陶片以及磨刃石锛。陶器与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的典型文化特征。在中原地区距今10000年以前的细石器文化遗存中,发现有陶片以及局部磨制的石器的新情况,很清楚地说明本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生并非偶然,而应是根植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细石器文化。

 

王幼平:《河南新密市李家沟遗址发掘简报》

王幼平:《李家沟遗址的石器工业》

王幼平:《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北区2009年发掘报告》

王幼平:《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南区2009年发掘报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