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酒店的误读和解读

 昵称55300098 2018-05-10

现在市面上对于精品酒店这个概念的解读很多,而读者也不需要更多地“教科书”式阐述。所以红专设计认为如果要聊精品酒店,那不妨先从那些误区开始说起,然后再各个击破,这样大家或许可以有更直观的感觉。

 
 

硬件配备方面认识误区【NO】


精品酒店难道就是“小而美”的Luxury?硬件高配?有低调奢华的酒店备品?谁说有风情有色彩玩点情调的装修风格就分分钟变成Boutique!理智成熟不“自私”的人才不会这么看!


号称“精品”的酒店,硬件配备不会差的离谱。是不是大牌货也没那么重要。并不是房间数量少、酒店备品低调奢华、酒店布草和洁具都是大牌货的酒店就是“精品”,当然,Luxury等级的硬配和“精品”这个概念并不冲突。

 
 

达人眼中的“精品”【YES】

评判一个酒店是否为精品酒店硬件的标准和评判他是否为一个合格酒店的标准几乎一致。一来对房间数量并没有硬性要求,重要的是私密性。而房内硬件设施配备只要舒适、安全就已足够。


丰富的酒店配套设施更有利于星级评比,但这不是精品酒店必备要素。如果有亮眼的创新设计是极好的,只要不是千篇一律的基调,即使稍微逊色些也不打紧。


软件服务方面

 
 

认识误区【NO】


Luxury等级的服务人员配备并不与Boutique的概念冲突。门童、行李员、金钥匙管家等作为一个高星级或奢华酒店的配备无可厚非,若是经常接待政客和举行大型会议和其他仪式,出于礼节性、以及人员补充和协调的需要,更是理所应当。


而真正懂得如何更好地享受和评估这些服务的客人又有多少呢?先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认真去观察过生活的细节,再来问自己是否有资格来定义“精品”的服务水准应该如何如何吧!

 
 

达人眼中的“精品”【YES】


一个合格的酒店应当提供你必需的服务(如前台和客房服务员),而作为“精品”酒店,与一个合格酒店的差别就在于“个性化”和“人性化”。


A.个性化:即“定制式服务”。常见的就是“金钥匙管家”,一对一服务会给人“随叫随到”的畅快体验;而举办特色活动这样不容易被复刻的特殊服务(成本较高且需要较长积淀时间),具有天然优势,从而让人印象深刻。


B.人性化:主要指工作人员与客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一线工作人员得用自信和仔细的态度做好基础岗位工作,而管理人员得把控好大局以及极其重要的“售后服务”(问题解决、意见采纳、感谢评价、欢迎再来)。

 
 

综合均衡


总的来说,“精品”酒店是舒适的安全的让人偶尔感觉到惊艳和心生留恋的地方,而不是因为奢华和各种全方位服务而让人仰视。这种状态应该是一种平起平坐如归家般但又和家中的平淡相区别的感受。


本身“精品”这个概念就是模糊不清的,所以干脆就不要定什么硬性标准为好。“精品”两字是应该分开而言的,酒店人能做到的只能是“精”,而“品”就得靠客人自己来体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