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镇江三日:西津渡古街(上)

 老苞米的书屋 2018-05-10


 

    这看是矗立在镇江西津渡古街入口处的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西津渡”三个醒目大字。 
  曾经在央视纪录片频道看了一部五集纪录片《西津渡》,于是想,如果再次去江浙,一定要去看看西津渡。
  2016年五月,见天气变暖,心里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出发去江南,目标已经锁定,一个是扬州,另一个是镇江。当然,去镇江,看西津渡是此行主要目标之一。
 
 
    这儿只能算是古街的入口,如若想见到古街的真面目,还得穿过这条小巷,走上一小会儿。依我的方位判断,古街应是东西走向。
  我想,出去走一走,除了散散心,同时还要学点儿知识,长长见识。其实好多的名胜古迹,过去都是知之甚少,连道听途说都谈不上。比如西津渡,过去只知道有这个地方,是个古老的码头而已。看了央视的纪录片之后,也只能算是知道了一点点。真正来到了西津渡,才发现什么叫茫然。虽然是拍了一些照片,但是好多具体的东西都是回来后在资料上查的。
  西津渡古街长约1000米,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以上内容都是资料上说的。我在电视纪录片上看到这条老街的一些照片,前些年的西津渡古街已经很残破,根本没有现在这派气象。
 
 
   这是在去古街途中拍下的照片,有几组雕塑,吸引了我的目光。
  古街入口处的西侧,有一条宽巷子。巷内有三组雕塑:一是骑毛驴的小媳妇,二是推独轮车的贩夫,三是与洋人打交道的账房先生。
   这些看似没有什么关联的雕塑,已经把这个千年古码头的特色高度概括了。
 
 
   这个小媳妇骑毛驴不是回娘家,而是要去游金山。
   在西津渡,素来就有“骑驴上金山”一说。镇江的金山名扬天下,不但有名山宝刹,还有美丽的传说。每年都有多人去游金山。
 
 
   在镇江,有一句流传很久的民谣:初三初四把门串,骑着毛驴上金山。
   骑着毛驴上金山,已经成为镇江极具地域特色的年俗。初三初四串罢门,到了初五,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财神日”,老百姓骑着毛驴,沿着西津渡那条满是辙印的小码头街去游金山,到云台山财神庙进香拜财神。
 
 
   这组的雕塑的名字叫《账房先生与老外》。
   毫无疑问,镇江是个有历史的城市,西津渡是个有故事的古老码头。
   乘出租车时,司机很爱聊天,从交谈中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熟悉家乡历史的当地人。
   司机不无遗憾地说,这些年,镇江完全落后于扬州等城市,这一点从当地的房价就可以看出了。他说了一下当地的房价,我觉得作为一个江南名城,房价竟然略低于我的家乡。同时,司机又不无自豪地说,民国时镇江曾经是江苏省的省会呢。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根据不平等的《天津条约》,长江沿线被迫对外开辟了五个通商口岸,镇江就是其中之一。1865年,云台山下沿江一带被划为英租界。清同治三年(1864年)在西津渡修建了英国领事馆。
   我想,这组雕塑反映的就是英国人进入西津渡时的情景。 
 
 
   这个雕塑的名字叫《贩夫》。一个壮年汉子,推着装有货物的独轮车,行走在古街的石板路上。
   画面上的古街是一幅巨幅照片,从画面上可以看出古街中央的石板路上那深深的车辙。
   古街石板路上的辙印,应该是记录当年西津渡繁忙景象的印记。 

   作为一个千年古渡,每天会有大量的货物在这儿集散、吞吐,日益繁荣的贸易让镇江这座城市在当时蜚声海内外。
 
 
   西津渡古街与扬州等城市的古街有所不同,显得要更耐看一些。西津渡古街的建筑依山而建,街路或弯曲,或高低,因而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街路两旁的建筑多为商铺,不过大多是特色饭店或是出售镇江地产食品的门市。
   我去的那天,西津渡古街的人不是很多,没有喧闹和拥挤,走在街路上感觉很惬意。
   其实,来镇江的第一天,我就把西津渡作为第一站,结果那天遭遇了此次江苏之行的第一场中雨,只是匆匆看了个大概,然后就打车返回车站寻找下榻的旅店。
   其实,西津渡也有几家旅店,只是价格太高,高出我的心里底线,一个标间,最贵的要价380元,其他几家也不便宜多少。 
 
 
   这家店的老板很会做生意,在店铺上方悬挂出有这样字样的条幅——“央视在本店拍摄过四次专题纪录片”。
   我一看就明白了,就是央视拍《西津渡》这部纪录片时,采访过这家“李嫂小吃”。
   看来“央视”产生的效应肯定很大的,在这家店的前面围了许多人。
   我猜测,那位穿格子衫的妇女一定是“李嫂”了。 
 
 
   有一个习惯,凡是到了一个新的城市,都要买几本与这个城市有关的书。在扬州时,见到很多地方都有介绍扬州历史及旅游的书,而且种类很多,如几个著名的景点,像何园、个园、瘦西湖等都有专门的图书。遗憾的是,在镇江我未能买到一本,可能是有,只是我没发现罢了。
   这样的书可能不赚钱,但是对读者来说,是有用的。 
 
 
   古街上,一对儿新郎新娘打扮的青年男女在拍照。他们的后面是一家名叫“小山楼”的旅馆。
   我猜测,他们可能是旅行结婚的,在这儿留影还是能留下美好记忆的。 
 
 
   无独有偶,在逛古街时,我又发现了一对新郎新娘。
   不知道是不是刚才发现的那一对儿,有些像又有些不像。 
 
 
   在这家号称百年老店的小店里,我买了一包状元饼,很便宜,五元钱一包。
   回到旅店尝了尝,还算可口,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物虽不美但价实在是廉。
 
 
   西津渡古街有许多家饭店,打的都是西津渡风味小吃的招牌,只是内容略显单一了,差不多都是在卖锅盖面。
   锅盖面作为西津渡的特色美食,名气很大,尤其是央视的纪录片《西津渡》播出后,有很多人到了西津渡,都要尝一尝的。
   其实,所谓的锅盖面,就与老北京炸酱面差不多,就是当地老百姓经常食用的面条而已。
 
 
   既然来了西津渡,还是应该尝一尝锅盖面的。只是去的不是那家央视四次拍摄过的“李嫂小吃”,去的是这一家,店名叫什么已经忘了。
   锅盖面原来叫伙面。
   锅盖面之所以这么有名,因为有个典故: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西津渡时,要尝尝锅盖面。于是来到了张嫂子开的伙面店。
   见客人气度不凡,张嫂子有些手忙脚乱,慌乱中错将汤罐上的小锅盖当成了大锅盖。虽然忙中出错,但是面的味道很好,令乾隆赞不绝口。其他顾客也称赞今天的面好,丈夫过来问:你是加了什么好佐料了?张嫂子指了指小锅盖说:可能是因为面锅里煮的锅盖吧?
   就这样,西津渡的锅盖面的名声大振,从此大街小巷都有锅盖面,而且无一例外在煮面的锅里都有一个漂浮的小锅盖。
   大概是南北的口味差异吧,说句实话,我没觉得锅盖面怎么特别好吃,还是家乡的过水的打卤面过瘾。后来在镇江的其他店还吃过一次,依然是同样的感觉。应该说,不是人家锅盖面做得不好,而是我的口味太东北了。
 
 
   在西津渡古街,我见到一些店铺都将泥人作为装饰,有的摆在玻璃橱窗内,有的就像这样镶嵌在店铺外边。
   这些泥塑造型古朴,形象憨态可掬,多为娃娃,很是讨人喜欢。
   据资料介绍,西津渡的泥塑(也就是镇江泥塑)的历史悠久,到了唐宋,已经到了鼎盛时期。与无锡泥人不同,镇江的泥人少了些富贵气,多了些人间烟火,也就是接地气。如果从个人喜好来说,我更喜欢镇江泥塑。
 
 
   看一条古街是不是名副其实,不管有多少仿古建筑,外包装如何华丽,说到底就是一些人工刻意堆砌的地上建筑物而已。就如同一个人,衣着再体面,如果没有文化,就是一个绣花枕头。
   西津渡算是名副其实,它的魅力就在于它除了悠久的历史,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是古街上的一尊塑像,看样子像是古代的某个大诗人。因为没有任何文字说明,所以无法猜度他是那一位。
   西津渡依山临江,风景秀丽,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为后人吟诵的诗篇。
   宋熙宁元年(1608年)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帆北去,曾写下著名诗篇《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清代诗人于树滋有诗云: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稳渡中流入瓜口,飞章驰驿奏枫宸。
 

   塑像右边有块诗碑,上面镌刻着唐代诗人张祜的《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我据此推断,这个塑像应该是张祜。
 
 
   位于古街的待渡亭
   顾名思义,待渡亭就是古人迎来送往或者小憩等待摆渡的地方。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也曾经在这座待渡亭里停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