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偏瘫患者的步态训练方案,涨知识

 红会医院康复科 2018-05-10


中风往往造成步行困难。 能够独立行走进行日常活动是中风病人最主要的复健目标,也是中风后复健的重点。

 

偏瘫是大脑一侧中风后常见的的运动障碍表现,典型的 “偏瘫步态”很有辩识性------ “上肢挎篮,下肢划圈”。 


由于下肢肌肉力量减弱,足下垂内翻,膝关节僵硬不能屈,为了将瘫痪侧下肢向前迈步,只能代偿性地骨盆上提,髋关节外展和外旋,经外侧划一个半弧向前迈出, 故又称“划圈步态”(见下图)

康复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康复锻炼功能训练


行走的康复锻炼是针对性地锻炼脚,腿和腰腹部等肌肉的力量,柔顺性,关节活动度等来改善步态的各个环节。


行走的功能训练就是步态训练,过程涉及各个相关肌肉关节技能的组合,主要侧重于平衡协调,负重能力以及重复长距离步行等功能。重建正常的步态周期和速度。


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一般康复锻炼先行开始, 首先找出各种影响步行的因素,并进行治疗锻炼。 我们建议功能训练尽早加入,可以同时进行。

偏瘫步态的康复锻炼


康复锻炼要达到的目的是:

使偏瘫步态的病人在起步时,重获抬起足部前部的能力(即背屈),在跨步时有伸曲膝的能力和髋关节后伸前屈的能力,从而不至于画圈,最终正常步态走路。


病人需要欣奇迹助行仪偏瘫辅助,康复师都会有详细的康复评估, 用最有效的方法提高肌力。


但不管用何种手段,都需要重复练习来激活神经可塑性,让患者的大脑重新连接并形成新的连接机制,将患者的思绪重新融入肌肉。即大脑告诉自己的身体正确移动的指令,身体才能执行。

偏瘫步态的步态训练


步态训练不是简单的扶着病人移动,而是努力使病人重建正常的步态周期。在针对性锻炼的同时,尽早进行步态训练会大大加速行走功能的恢复。


在步态训练时,欣奇迹康复师会指导如何正确地征用该步态时相的肌肉,适时启动关节活动和重心转移,以及辅助体重支撑等等,使肌肉关节得到正确有效的使用,重建正常步态,减少偏倚步态带来的生理心理障碍。


长期的步态训练重复运动也会加强中风时受损的神经,减少身体关键部位的痉挛和虚弱。还可以改善骨密度,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症。更广泛的运动也可以改善循环和内脏器官的功能。

欣奇迹助行仪:坚持佩戴可以增加肌肉力量,肌肉不萎缩,膝关节有弯曲踝关节有背屈无下垂,走路无画圈甩腿等错误步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