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的投资者》:如何不愚蠢地投资

 江湖小新2018 2018-05-10

《聪明的投资者》:如何不愚蠢地投资

本书是股神巴菲特的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结合自己投资实践、历尽几十年反复修订的一本经典投资书籍。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在市场上获利的一些方法,而是以一个智者的方式说明什么是投资和投机,同时告诫远离投机,用智慧的方式对待市场。

聪明的投资者》告诉我们投资,更重要的是投资自己、了解自己、控制自己,甚于外部环境、外部分析师的判断。认为自己是被动投资者,还是主动投资者,本身需要自我的一个聪明的自我认知。在投资成绩得乎所已是,认为自己是个主动投资者,大肆满仓,最后损失惨重;在投资小有亏损时,认为自己是被动投资者,畏首畏尾,错失最佳入手时机;而这些都是格雷厄姆认为愚蠢的。

被动投资者和主动投资者

他用三个例子来举例什么人是被动的投资者:一个继承了一笔遗产却要独自把孩子拉扯大的寡妇;一个事业处于上升期却工作繁忙的医生(所谓的中产阶级);还有一个刚刚开始工作,每月有一定定存金额的大学生。

这看似截然不同的三类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首先是对于风险非常敏感,需要采用更稳健的财务方式获取利息,并保证资产的稳步增值;另外,无论是忙着照顾孩子的寡妇,还是忙着张罗自己事业的医生和大学生,都没有那么多的知识和精力来关注自己的财务组合。

而另一类主动型投资者呢,并非比被动投资者拥有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也不能简单以个人资金的多寡来界定,而仅仅是比前者拥有或者更愿意主动去学习财务相关的金融知识和能力(经验、知识、性格、精力等..)。但如何去界定这个多寡呢?作者并没有提到,或者说并没有更好或者更有效的办法。

投资与投机

如何去界定这二者的区别呢?格雷厄姆认为,投资是以深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确保本金的安全。

坦白讲这两者的界限非常模糊,很多时候你持有一支股票长达五年,以为自己在投资,实际是在投机,因为投资与投机与否并非因你对证券所持有的时间来决定,而是以你对证券持有的价值判定来决定。当你购入的是价值被低估的股票,然后在其价值被高估的时刻抛出,这可以说是投资。但与此相同的,盲目以很低的价格购入一支股票,在其上涨之后再卖出这并非投资,而仅仅是因为你运气好。

投资心理学

格雷厄姆在这本书里探讨的另一个主题就是投资心理学,即不被投资大众所追捧的趋势所影响的自制力。

简单来说,整体股市是不理智的,当你购买的某一支价值适合的股票,受市场因素或者莫名产生了下跌,你能否控制住自己不跟风卖出呢?能否控制自己不那么频繁的关注股票的价格呢?

这里格雷厄姆举了个很好的例子,你会每天关注自己房子的价格么?会因为它每天的涨跌产生悲喜情绪么?会因为它的涨跌频繁卖出买进么?把你的投资跟房子类比,用来控制自己想对股票或者债券想要频繁买卖的心。

总结

可以说,贯穿整本书,格雷厄姆所要告诉读者的是:如何不愚蠢地投资。在投资成功者的光环覆盖所有普通家庭,每个人都疯狂地认为投资即可赚钱的时代,这本书的内容却是告诉读者,什么样的投资会亏损,是愚蠢的投资,不要去效仿,然后才提及如何聪明地投资。

格雷厄姆不厌其烦地对投资所需要的情绪和心理稳定性进行强调,一遍又一遍。这部分可以算是整本书的一个特殊亮点,称得上字字珠玑,每一句都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值得反复阅读理解到烂熟于心,从而引导自己的投资行为乃至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可以这样诠释,聪明的投资者可以是那种有着与生俱来的投资本能的,也可以是在市场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浸泡磨练出来的,但是,有些人却永远无法成为一个聪明的投资者,这是人格心理因素所决定的。

最后,用这样的话小结一下,聪明的投资者更关注自己,能更好的控制自己,对于能控制的因素进行控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