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屿之岸水之滨 2018-05-10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字中的“情趣”,读好短句子和人物对话。

2、通过朗读和抓关键词,感受作者笔下的园子里充满的自由、快乐、生机,体会作者童年自由快乐的心情。感受作者萧红充满“孩子气”的语言与写作手法。

3、感受祖父对我的宽容和关爱,以及这种爱带给作者的自由快乐。

4、学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了解文中景物描写中蕴含并流露了作者自由的心情。

5、了解萧红一生悲苦坎坷经历,及作品《呼兰河传》的相关资料,感悟祖父和他的园子是萧红悲苦人生中唯一的快乐与明亮的记忆,从而激发阅读全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和抓关键词,感受作者笔下的园子里充满的自由、快乐、生机,体会作者童年自由快乐的心情。感受作者萧红充满“孩子气”的语言与写作手法。

2、感受祖父对我的宽容和关爱,以及这种爱带给作者的自由快乐。

3、学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了解文中景物描写中蕴含并流露了作者自由的心情。

教学难点:

1、通过朗读和抓关键词,感受作者笔下的园子里充满的自由、快乐、生机,体会作者童年自由快乐的心情。感受作者萧红充满“孩子气”的语言与写作手法。

2、学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了解文中景物描写中蕴含并流露了作者自由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词语导入,了解背景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生读)《我和祖父的园子》

2、看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名字——萧红,这个人和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呢?指名说(把句子说完整)指名说(能不能换一种说法)

要想读好一篇文章,了解作者很重要。

3、再看我写——呼兰河传,这是一部——小说,所以我们要给它加上——书名号。这部小说和我们的课文又有什么关系呢?(指名说:《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选自《呼兰河传》)能不能把作者加上去?(指名说:《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4、老师现在要写第三个词——回忆,什么是回忆?这篇课文和回忆又有什么关系呢?(课文写的是萧红小时候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是的,呼兰河是一个美丽的东北小镇的名字,也是萧红的故乡。《呼兰河传》就是萧红回忆自己童年在呼兰河所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事情,所以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既然是自传体,那么文中的“我”就是谁?——萧红。

二、初进园子,感受生机

1、那么在萧红的回忆里,祖父的园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本,自己走进去看一看。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当你有所感触的时候,就在课题旁边用词语记录下来,开始。

2、学生交流:生机勃勃、五彩缤纷、应有尽有、自由自在、活泼热闹……

(师点评:来,你说一个。/你说“五谷丰登”,是不是说园子里什么东西都有?我们用另外一个词更准确,你自己修正。/有这种感觉的孩子请举手。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还有不同的感觉吗?/作者在这样的园子里不仅感到自由,而且感到无穷的乐趣。用哪一个词概括?快乐无比)请学生板书。

真会读书。我们通过初读,对园子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是学好课文的第一步。同学们真了不起。一起看着板书说说,这是一个——生:应有尽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自由自在、快乐无比的园子。

3、难怪这个园子会深深地烙印在萧红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同学们,学课文如果光学到这儿,那还不行,这样学显然太肤浅了。我们还得第二遍读课文。第二遍读课文可以带着什么问题呢?来,看着板书,我们一起把刚才的初步感受重新变回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生:五彩缤纷的园子。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 生:生机勃勃的园子。 师:为什么这是—— 生:自由自在的园子。 师:为什么这是一个—— 生:快乐的园子

4、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当你找到能够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以后,把这个句子划下来,然后在旁边把这些词写上去。这就叫做旁注。(生快速浏览,做旁注)

学生交流:

2自然段:美吗?美在哪儿?(抓住昆虫的种类感受应有尽有,抓住昆虫的颜色感受五彩缤纷,抓住蜂子的动作形态感受生机勃勃。)

13自然段:先交流内容,说说为什么感到自由或充满生机

(指名读)发现了吗,这一段的语言有一些特别。鲁迅先生曾经称赞萧红的身上一直有一股未脱的孩子气,你能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吗? 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

交流: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这种孩子气?

1)“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指读(交流拟人、排比的手法)园子里的每一个生命都好像变成了孩子呀!

你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写法,也来写几句?(____了,就像__________了似的。)

2)“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结一谎花就结一谎话,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拟人、夸张、想象)

我们以前经常说,写文章语言要简介不要啰嗦,可是你看这段话,读起来好像有点重复,是萧红文章写得不好吗?她为什么要这么写?(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没关系,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师生合作读: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生接)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生接)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儿--(生接)就飞到哪儿。)你从反反复复中读到了什么?(快乐、自由、充满生命力)读完之后你的心情怎么样?(快乐)

是呀,萧红就是用这样充满了孩子气的笔调,让我们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由、快乐、温暖。总之,(出示,齐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自由之人】

1、其实文中还有一处也用到了反复的写法,谁能快速找到。(再往后看,还有……)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这一段也是反复结构的,我们来反复地读一读(师生合作读)

“祖父戴草帽--(生接)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生接)我也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也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也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也浇菜。”

特别的写法往往是因为有特别的心情。反复读这段话,你又体会到什么心情?(快乐、自由、无忧无虑

是啊,对“我”来说,园子里的生活是那样快活、自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来读一读。

祖父栽花——(生接)我就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就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就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就浇菜,祖父劳动——(生接)我就劳动,祖父真劳动——(生接)(迟疑)我就真劳动。

2、“我”是真的劳动吗?不是,是在玩耍,在瞎胡闹。请你默读第3-12自然段,你从哪里看出她是在瞎胡闹呢?用笔画出来

学生交流:我猜同学们会用课文中的语句来回答我,现在我希望你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大家好吗?

(1)小白菜的时候把菜种踢飞了

(2)铲地的时候把韭菜当野草割掉,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

(3)一会儿摘黄瓜,一会儿吃黄瓜,一会儿追蜻蜓

(4)浇菜时把水往天空里扬。

看来小时候的萧红没少干这些调皮事儿啊!如果你是祖父,面对这么个淘气孩子的瞎胡闹,你会怎么样?(生气)可是你看萧红的祖父是什么样的态度?(笑着问她)这里写到了几处祖父的笑?(3处)你从祖父的笑里读出了什么?(祖父对“我”的宽容,和蔼、慈祥)

这是一个慈祥、耐心、宽容、童心未泯的祖父。祖父很爱笑,关于笑,《呼兰河传》里还有一个片段,我读你听。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

“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

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一提起,祖父的笑就又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听完什么感受?

正是由于祖父的包容和疼爱,童年时代的萧红是那么——自由快乐(板书)

3、让我们再回到第13自然段的景物描写,萧红的自由快乐我们能感受到,那么倭瓜、黄瓜、玉米、蝴蝶它们的心情萧红又是如何感受到的?是她自己去问的吗?(不是,其实是她自己感到快乐和自由,才会觉得景物和她一样自由)是啊,这些景物描写的背后蕴含的其实是谁的心情?(作者)这样的写法就叫——借景抒情。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园子对于童年的萧红来说是一座充满自由与快乐的——乐园(板书)

四、走进萧红,推荐阅读

1、孩子们,学到这里,(指向“回忆”的板书)你明白了吗,《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表面上看起来是对园子的回忆,事实上是萧红在回忆什么(童年)

是的,萧红一生最明亮最自由的时光就在这个园子里,在和祖父一同度过的童年岁月里,而在这之后,这个曾经快乐地追蝴蝶、摘黄瓜的小女孩,在历经了人生无数的坎坷波折与病痛磨难之后,生命永远停留在了31岁。

当我们了解了她的生平经历之后,我们再去读这篇课文,可能感受会有一点点不同。在《呼兰河传》的最后,有一段话,这些熟悉的景物和祖父,再一次出现在萧红的笔下。我读给大家听: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蜒,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从园子出发,最终又回到园子,可见,这园子对于一生悲苦的萧红来说,已经成为了“心灵的家园”(板书:家园)。难怪萧红最后说“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部《呼兰河传》,也许你也会从中找到自己心灵的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