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花源在哪里,它只是陶渊明虚构出来的“乌托邦”吗?

 方远图书馆 2018-05-11

     战乱年代,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村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桃花源记》所描述的内容,细思极恐!

     看第一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先不提那是个乱世,看主人公,他是“捕鱼为业”。也就是说,这位兄弟是专业渔民,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下面又说“缘溪行”,什么意思?沿着小溪划船。不是大江大河,仅仅是小溪。一个专业渔民,每天出来打渔,还是沿着一条小溪走,为什么会迷路?


     后面一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一直沿着小溪走,忽然遇到了一大片桃花林,而且还“中无杂树”。桃花源里的人可没有出来过啊!那这片没有人打理,却一棵杂树都没有的桃花林,是怎么来的?


      接着看:“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也就是说,这位兄弟走到头了,看到一座大山,一个山洞“仿佛若有光”。这个山洞只是仿佛有光,并不是金碧辉煌、豁然开朗。为什么已经迷路的人敢扔下船,钻进去?这不合常理吧?


下面是:“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刚开始是只能通过一个人,走了“数十步”之后,就“豁然开朗”了,看到了田地房子。走了几十步就穿过了一座山,这座山有多大?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这个最关键,衣服“悉如外人”,和外面人都一样。隐藏在这里这么多年,怎么可能衣服还和外面人一样?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躲避战乱来到这里,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真的准备“不复出焉”,为什么还要留下一个小山洞?洞口只能通过一个人,躲避战乱的话,应该直接用乱石封死,留它有什么用?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是经历过战乱的,而且这位渔人告诉了他们当时的情况,“具言所闻”,说的很详细啊!东晋那时候,也是很乱的。桃花源的人害怕战乱,为什么不直接挽留或者强迫渔人不要走?

毕竟,被人知道这个地方,是非常危险的。


最后:“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出来之后,还“处处志之”。一路上到处做标记啊!这样的山间野路,不会有什么人来做破坏,做了这么多记号,再带人来寻找,就迷路了?一个渔民做了记号还能迷路?


以上我提出的疑问,是不是细思极恐?有没有合理的解释?

就像一些网友的分析,要么这是个群鬼居住的地方,渔民兄弟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要么就是这位渔民瞎编的一个故事,吹牛的时候或许能引来不少听众。

怎么解释最合理,大家来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