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遛鸟 熬鹰 相马,看看古人怎么玩耍

 泊木沐 2018-05-11

小二画唠,我们今天接着聊。

亲爱的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又到了咱们小二画唠的节目了。

咱们今天的终于可以跟大家聊一聊中国画了,今天咱们聊一聊什么呢?

咱们来聊一聊古人爱玩的几件事儿,因为我在北京地区嘛,北京人有很多的爱好,比如说遛鸟啊,比如说熬鹰啊,逗狗啊,这些都是在当时比较喜欢玩的一件事。

当然了,现在这些也有一些在继续。

再往前我们再看看这些人,他们有什么爱好,这些爱好都能促使他们能去做什么事情。

今天咱们讲一张画,这张画是五代时期的作品,但是找不到作者名字了,但是他的这张画的名字起的挺好的,叫《神骏图》。

骏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就是马么,对吧,也就是《神马图》。

大家看一看,就是这一张画,画的最左边是一匹马,然后有一个仆人,可以说是驯马的,骑在马上。

然后右边,在这个土坡上有三个人,一个和尚一个看能看得出是主人的人,然后主人旁边有一个穿着白衣,穿的短打的人,他手里拿着一只鸟,我们姑且可以认为它是一只鹰,就是这么一张画。

人物关系已经确定了,那主人在干嘛呢?主人在看马,相马。

中国古人对相马是特别特别的有讲究的,中国之前就有本书叫《相马经》,里面就说的什么是好马,然后怎么看,包括狗,包括这些动物,它们都有一套自己的说头,而且让人很佩服。

这个马一生下来,或者这个狗一生下来一摸,摸骨就能知道它会长成什么样,骨头会长多好,腿会长多长,跑步跑的力气大不大。

这个狗生病了,尝一下它的大便就知道这个狗生病之后还能不能活,还行不行,所以这是非常非常厉害的这种名师。那相马也是同样的。

说到相马,我们就会看到很多的电视剧里面,比如说:马群里有匹特别难训的马怎么怎么样,然后背某一位英雄给降服了,这都不是中国的马。

中国的马其实不是这样给驯养出来的,相马师即使看上这个马了,也不会这样相,刚才说的那种是外国人的马。

中国人的好马,一定是从小训练出来的,而且它跑起来一定会像咱们在泳池里面游泳一样的,很有层次,而且人骑到马上会不动。

不知道国外的马,骑上去之后恨不得就摔下去了,就很危险,其实中国人训马是有特别的一套规矩和本事的。

而且让它从小就练,这四个脚沾地,两个脚沾地,把它那个马背练成平一些的,骑在马上在其实就像骑在沙发上一样,即使马跑的时候这个马肚子也是贴着地的,跑的飞快,但身体不动。

不像外国的马,就“咣咣咣”身体会不停地往前蹦。其实这也是中国人驯马的技术,其实也就是对驯服马的一种套路。

所以说像咱们说的,什么秦琼的黄骠马,关公的赤兔宝马,霸王项羽的乌骓马这些,都不是像我们看到国外的那种马,一定都是被我们前人从小训练出来的,而且训练出的这种良马才是一等马。

大家想,如果打仗的时候突然不听话了,这该怎么办呀,是不是。

所以其实对于这种动物,我们把它长期作为一种驾驭的工具来说,最关键的一个就是听话,听人的话,这个是很关键的,这也是中国人不管是什么动物,都要从小进行培训。

那同样,我们看到这张画上主人是很悠闲的坐在在地上,然后看着他的驯马师给他驯马,而且这个马很好看,很讲究。

大家看,这是一匹白马,用单田芳先生的话说:没有一根杂毛,只有在蹄子那有几根杂毛。

很讲究,包括它的鬃毛,包括他它的马尾都系起来了,系起来是为了跑的时候不至于受到影响,而且很健硕。

而且踏在水里的,水里就有一种像龙马的感觉,既然是神骏嘛,就一定给它制造出一个神秘的特点,就是像在水里也能驰骋,日行一千夜行八百,这就让我们想到了西游记里的小白龙。

我们接着看,在旁最右边的这个人,一看和我们中原地区的人长得不一样,有点像胡人的感觉。

他的肩旁边,手上站着一只鸟,这个我们称它为鹰也好,隼也好。这个在咱们中国古代一直到现在,都有这么一档子事,叫训鹰,也叫熬鹰。

但是他们把这个鹰做成什么呢?比如说有的人把它就当成玩,比如说以前八旗子弟在老北京,他们就把熬鹰当成一种玩儿。

但是除了玩儿,还要再往前推,人类为什么要熬鹰,为什么要驯练鹰,这个就是鹰它成为人们的捕猎的能手,或者说捕猎的一种工具。

特别是在草原上,现在还有,就是我们的哈萨克族,他们就有一套他们专门的这种呃驯鹰的一种方式。

因为在哈萨克族的这个传说里,鹰是唯一一种能够看见太阳,而不被太阳灼伤的神鸟。

他们认为这个神鸟就无论是飞行啊,还是捕食,这个神鸟都是蓝天里的终极猎手,而且在这个驯练鹰这一块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方式,而且驯鹰人要投入非常非常大的心血和最悉心的照料与关怀,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

他们驯鹰也是从小开始,从很非常非常小的时候就开始驯鹰,然后喂它吃喂它喝,然后让它增长力量,让它听人的话。

还要给鹰戴上鹰的帽子,来遮住它的眼睛。有的时候,去狩猎的时候,可能鹰看见东西了,就直接冲出去了,但是人一定要在一个适时的时机,然后把它放出去,让它来进行捕猎,捕猎来的东西就成为人的战利品。

然后人会分一些给鹰作为奖励,然后再带上它的眼罩,这样鹰又不会惊慌,这样鹰也是能够发挥到它最好的一个状态。

当这个鹰比如说成年了,或者是在一个人手里有一段时间了,十年了,十五年左右了,这样他就会把鹰放回自然。

放回自然之后,这些驯鹰的人他们再去找小的鹰,然后再去驯养。如果这个人他要是不把鹰放走,他会受到他们族人的歧视的。

大家看一下,这张画里的这个人物,和咱们看到的,有一个侧脸的和尚,和那个驯马的人,他们的长相是有差异的,然后可能就是异域的驯鹰的人,专门来给这个主人驯鹰的。

主人也特别喜欢这些事情,把它可能当成了一种娱乐,或者是那种我们在《文会图》中讲的那种,就是直接大家一起玩的一种事。

包括看看马啊,“我今天得了一匹好马,让我们来看一看。”“我驯了一只好鹰啊,咱们一起来玩一玩。”这就是他们之间的这种事儿。

那这张画大家看一看,这种画法包括水法这些,还是比较细腻的,画的还是比较讲究的。

除了我们刚才看见马蹄下面的溅起的水花,是用这种勾出来的方法,然后在后面表现这个水一层一层的地方,也是勾出来的。

而且勾的非常非常的分层次,大的浪花,小的浪花,浪花里面的层次都是非常非常的讲究的。

包括这个染色,这个水是染了颜色的,在低的地方进行了一个分染。

在人物的刻画这方面,这张画还是非常非常的细致,包括人物的这个勾线,包括染色,包括神态啊,动作啊都是很讲究的,画的还都是不错的。

然后又设了一些青绿,让这张画更显得比较亮,整体的积有石绿,蛤粉,这些朱膘的这些颜色里,赭石这个颜色里,虽然有这么多颜色,但是整张画显得还是比较稳重的。

再往上,最上面的这好几棵树,树的造型,包括树的种类也都是不同的,虽然只画了树根,但是这几棵树的树枝,树根,还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大家在看的时候,在欣赏画的时候,即使是这种手卷,他虽然是表现树,但是他没有把树的结构关系全都表现出来,而是从一个树根上,树干上来表现这些,就通过大小高低就表现出来了,也是这些古人比较聪明的地方。

那好,亲爱的朋友们,那咱们今天小二画唠就跟大家聊到这了,咱们明儿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