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抱珠山房 2018-05-11

    一、主要背景

  2014年,上海17个区县一次性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督导认定,标志着上海义务教育步入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更多学生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成为新的任务。

  WDCM上传图片

  二、主要做法

  1.界定学区和集团建设内涵。学区建设强调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原则,突破校际壁垒,促进学校纵向衔接、优势互补,通过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创新,不断生成新的、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建设强调品牌学校带动模式,组建办学联合体,带动相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新建学校发展,使成员校逐步成长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的优质学校。

  2.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集聚学区、集团内各成员学校以及社区等单位的课程资源,建设具有学区、集团特点和地域特色的优质课程开发、共享、配送机制,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培养学生基础素养。

  3.推进骨干教师流动。探索建立“骨干教师流动蓄水池”,盘活学区、集团内骨干教师资源。通过骨干教师柔性流动、学科基地建设、联校教研开展、特需教师配送等形式,鼓励骨干教师流向一般校。建立优秀教师引领下的教研一体化学区、集团培训制度,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向学区、集团内流动的骨干教师倾斜。

  4.探索多种办学形式。各区、学区和集团可采取委托管理式、多法人组合式、单一法人式、九年一贯制、同学段联盟、跨学段联合等办学形式。

  5.优化管理制度。完善与创新保障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运行的理事会制度、章程管理制度及项目责任制、联体评价制等制度,充分调动成员学校和教师参与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积极性、能动性。

  6.健全治理体系。健全家长、社区参与办学的有效机制,切实赋予家长和社区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与评价权,合理吸纳各方的建议和诉求,增进家长、社区对学校的理解与支持,提升学区、集团办学的社会影响力。

  7.开展绩效评估。制订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评估指南,整体评价学区、集团的办学情况,重点考查优质资源增量与校际差距缩小情况以及每所学校学生进步、教师成长、学校持续发展情况。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绩效评价,将学生、家长与社区老百姓满意度,作为检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尺。

  三、主要成效

  1.扩大覆盖面。至2016年12月底,全市建有学区和集团137个,覆盖学校746所,约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50%,居民享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明显增加。

  2.深化内涵建设。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校长表示教师进行了跨校带教、学术活动、跨校集体备课或跨校教研,80%以上的校长表示已进行课程共享。形成学区化集团化典型案例95个。

  3.增强影响力。开展全媒体访谈、“均衡地图的秘密”系列宣传,开发“上海学区化集团化地图”,通过新闻通气会、上海教育微信、现场交流会等宣传改革成果,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家门口的好学校”。

WDCM上传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