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登基后,为何三次派僧团去西天取经?

 相逢就是缘 2018-05-11

西


文史怪谭 2018-05-03
图片

文/陈德方


在中国历史上,以国家的名义组织西天取经的帝王并不多。被《西游记》推崇为一代明君的李世民,在真实的历史上也没有派玄奘


取经。玄奘取经纯属个人爱好和信仰使然。他是偷渡到西方的。然而,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登基后连续三次派僧团西天取经。

图片

根据《中国明代宗教史》的记载,朱元璋于1370年派慧昙出访西域。慧昙一行20多人,到访了西域诸国,并游历了印度大陆上的


很多国家。慧昙最终死在了僧伽罗国,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七年后的1377年,朱元璋派宗泐率领30多人出使西域。


图片

宗泐与自己的弟子往返为取经六年,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他们从印度带回了《庄严宝王》与《文殊》等经典。不仅如此,他们


还为大明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奠定了基础。随后的1384年,朱元璋派智光法师,率领僧团访问尼八刺国,也就是今天的尼泊


尔。

图片

智光一行从麻诃菩提上师受传金刚曼陀罗42会,后国王马达纳罗摩遣使与智光返回。智光回国后译有《八支了义真实名经》《仁王


护国经》《大白伞盖经》等经典。这次访问与学习,打开了大明与尼泊尔文化交流的大门。

图片

上述三次西天取经影响力比玄奘法师要小很多,核心原因是印度的佛教在明代的时候已经非常衰微了。尽管朱元璋曾经做过僧人,


但是这三次行动并非单纯的宗教文化活动,而是特殊的外交活动。朱元璋的本意是通过僧人打通大明与西域各国的关系。

图片

上述三次出使西域,僧人们都带有朱元璋给他们下的政治外交任务。朱元璋登基以来,首先面临的是与周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


且通使往来。利用政治性的派外交官员还不如让僧人打前战合适,更何况西域很多国家依然是佛国,或者普遍信仰佛教。

图片

朱元璋组织西天取经的行为对民间影响很大。在明代,《西游记》的版本走向成熟,所以这部书中的李世民角色,其实是从朱元璋


身上找到的灵感。在真实的历史中,李世民并没有支持玄奘取经,但是朱元璋支持过僧人取经。

图片

明代的知识分子并非不知道玄奘的故事,而是故意将朱元璋的故事与李世民的故事混在了一起。


参考文献

1.《明史》;

2.《明太祖实录》;

3.《中国明代宗教史》;

4.《西游记资料汇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