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出关之后去了哪里,什么时候能够解开这个谜?

 我DeShuWu 2018-05-11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老子看到周朝衰败日益严重,于是他决定归隐。关于老子的归隐,自西汉司马迁大作问世,“老子居周之久,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余而去,莫知其所终” 司马迁用寥寥数语把《道德经》的成书经过及老子弃官之后的行踪都交代了,然而这种模糊的记载留给后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因为司马迁与老子相隔四百余年,自然不能完全了解早已成为传说中的“老子”的真相。于是至汉以后,老子的归隐史无定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老子出关之后究竟去了哪里?

关于老子出关之的去向,流行的有三种说法:

第一类说法是老子出关后骑着大青牛西行,有人说老子出散关,经流沙往西去了。还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的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

第二类说法,离开东周首都洛阳之后,西行,“莫知其所终”,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将老子与佛陀联系起来。 魏晋时期,鱼豢在《魏略·西戎传》中对《后汉书》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发挥与改造,其曰:临儿国,《浮屠经》云,其国王生浮屠,浮屠,太子也。父曰屑头邪,母曰莫邪。《浮屠经》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也就是现在的印度。老子在那里收徒讲学,浮屠也成了老子的弟子。

第三类说法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庄子 ·天道篇》中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从周王朝离职后便“归居”了。老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故称“东归”。老子东归的事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及儒家著作《礼记 ·曾子问》中都有记载。以目前所掌握的史料来看,只有老子退隐后东归的说法有文献根据,其它的说法,还有待学术界提供新证据《庄子·寓言》称“老聃西游于秦”。老子西行是基本被认可的,但是究竟向西去了哪里,成为了争论的焦点,这就涉及到老子离去之时到底经过的是哪个“关”。

目前比较认可的答案有两个,一是河南灵宝的函谷关,一为陕西宝鸡的大散关。老子离开周王朝王畿之地,周、秦交界处的函谷关是必经之地,而若将范围扩大,老子离开西周疆土,前往西域,甚至西域以西,大散关则无法绕过。函谷关东接洛阳,西达长安,是中原连接西北的咽喉要地。 大散关南接秦岭,北连渭河,西接陇首,扼川陕交通咽喉,控西域交通要道,老子要离开周朝,去往西域,必然会经过大散关。关中的古关有四处,南武关、北萧关、东潼关、西散关。东晋葛洪著《抱朴子》,直接点明老子所过关卡为散关:“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大散关,为尹喜著《道德经》一卷,谓之《老子》。”

无论有无史证,无论以上推断的逻辑是否合理,骑青牛携紫气的老子依然云山雾罩,不知所终。而那本因他而出现的《老子化胡经》也已在元代就已绝迹了,但凑巧的是,又有人在敦煌卷子中找到了。回顾它曾经引起的那些是非曲折,怎不让人突发思古之幽情,想那老子是怎样的神秘莫测,那老子之道是怎样的玄之又玄,“老子化胡说”带来的宗教冲撞又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老子出关一直还在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演绎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