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18-05-11

素材来源:Australia News

ID:au_news

“我非常遗憾活到这把岁数。我不快乐,我想死。”

——澳大利亚最长寿的生态学者David Goodall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今天,一位名为大卫·古德尔(David Goodal)的104岁老人,吸引了BBC、CNN、彭博新闻、纽约时报等国外主流媒体的报道。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就在一个多星期前,5月2日,澳大利亚珀斯国际机场。

他坐在轮椅上,和身边的家人朋友一一告别。

此情此景,多数会被误认为是日常旅行告别。但其实,这是一场飞往瑞士的“死亡之旅”,只有起航,没有归期。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而就在今天(当地时间10日中午),他在瑞士接受了自愿安乐死。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在安乐死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说“我很高兴能够结束我的生命”,自己活得实在太久了。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David家住珀斯,在他104岁的生日庆祝会上,当朋友和亲人为他唱起生日歌时,他静静地听着,然后许愿,吹灭了蜡烛接着他望着所有当场的人坚定的说:

“我想死去!我活的太久了!”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这不是他心血来潮,他早在20年前,便加入了支持安乐死的组织Exit International...

他说:真的很遗憾活了这么久,而且自己的生命就应该自己决定,别人无权干涉!

他说:“我不开心,我只想结束生命。这一点也不悲伤,相反,如果一个老人想结束生命却被阻止了,反而会让人感到悲哀。”

他说:“为什么为死亡感到难过?”

他说:“我对社会的责任已经完成,我应该可以自由地选择如何度过我的余生。我如果一个人选择死亡,那其他人不应该干预。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近年来,随着他的年龄越来越大他已经越来越不开心,原本生活中的一些小火花也渐渐消失了...

  • 他视力下降再不能读电子邮件...他不得以放弃工作;

  • 他不能再去参加业余剧场的彩排...他不得已放弃爱好;

  • 他年龄太大再也不能打心爱的网球...他不得已放弃运动;

  • 他大多数朋友也已然离去...他不得已放弃沟通;

  • 他不小心在家里摔倒后便不能自己坐公交,甚至不能独自过马路...他不得已放弃了生活...

所以他活够了,他选择去瑞士巴塞尔,因为那里安乐死是合法的,他可以得偿所愿.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但还是有遗憾,

“尽管瑞士是个不错的国家,但我并不想去那里”,David说。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他更想死在澳大利亚,这个他称为家的地方,但是他却没有太多的选择,

跋山涉水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遗憾...

但他依旧是开心的,他期盼这一天已久,他还为自己的离世选了一首《欢乐颂》(Ode to Joy)...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同时,他很感激网友们对他所遭遇的困境的关注,并希望这能引发更多关于自愿安乐死问题的讨论。

好在,他的家人们看到了他的不满,不开心,不如意..他们当然不希望他离去却也理解他的决定。

David的女儿是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她说:

我真的不希望父亲安乐死,但是我理解。他的身体越来越差,而且他已经生活了104年。不论发生什么,不论做出什么选择,那都取决于他自己。”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说到David的生平,可以说是非常优秀!

104年前,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avid Goodal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早4个月出生在伦敦,年幼时他时常在“一张桌子底下爬行,躲避空投炸弹”。

他的一生,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残酷、规模最大的2次世界大战,不过都幸运地活下来了。

34岁那年赴澳大利亚定居,一住就是70年。他也是澳大利亚最老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

这期间他结过3次婚,有4个孩子。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发表过100多篇学术论文,3个博士学位,而且获奖无数...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虽然在30年前便没有再继续他的全职工作,却仍然坚守在研究岗位上...

近几年,他甚至还完成了30余本《世界生态系统》的图书编辑工作...

2016年,以102的高龄保有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荣誉研究助理(honorary research associate)一职,被认为是澳大利亚最长寿的科学家。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然而,让他料想不到的是,他工作的大学Edith Cowan University却对他的身体是否能负荷他的工作提出了质疑,因为他的年龄实在太大了...

他们甚至问他:你真的有能力自己搭乘公交车上班吗?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David感到气愤,但更多的不开心,他多次表明他是可以的,最终虽然可以继续从事研究但是却在离家更近的地方,也就是说很难见到原来的同事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累计的小事是不是也让David一次次坚定了自己的安乐死的决心?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他女儿说: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父亲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不需要护工的照顾,他也希望自己可以和别人正常又开心的交谈,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他也可以比如赶公交车。

今天,全球媒体,都在关注104岁、‘一心求死’的他,静静离去……

死亡,一向是人们所忌讳的字眼。

大部分都只意识到有尊严地活着,却很少人去领悟如何有尊严地死去。

愿这世间所有人,都能从容的生活,有尊严的离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