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中考理化实验操作有变动!含重要及易忽略步骤

 houzixueyi 2018-05-11


   
   
   
    轻轻家教太原升学
   
   

   
    2018-05-11 09:42


 

2018年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继续以10分计入中考成绩,在考试即将来临之际,相关学科教师就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考生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每一个实验中最重要的步骤和最易忽略的步骤进行了整理,提醒各位考生做到心中有数、充满信心,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物理实验操作考试

一、考题仍为12个

二、2个实验有变动

1、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2、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替换以下2个实验

1、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

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12个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物理试题1: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

1、合理摆放仪器位置,断开开关,按电路图顺序连接电路,试触检查;

2、电流表连接时注意量程、接线柱以及“+”入“-”出的选择;

3、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要垂直;

4、各个接线柱上导线头要压紧压实,使接触良好;

5、改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

6、读数不要求估读,分析数据时要考虑测量有误差。

物理试题2: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

1、合理摆放仪器位置,断开开关,按电路图顺序连接电路,试触检查;

2、电压表连接时注意量程、接线柱以及“+”入“-”出的选择;

3、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要垂直;

4、各个接线柱上导线头要压紧压实,使接触良好;

5、改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

6、读数不要求估读,分析数据时要考虑测量有误差。

物理试题3:伏安法侧小灯泡的电阻

1、合理摆放仪器位置,断开开关,按电路图顺序连接电路,试触检查;

2、电流表、电压表连接时注意量程和接线柱以及“+”入“-”出的选择;

3、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要垂直;

4、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端;

5、各个接线柱上导线头要压紧压实,使接触良好;

6、改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

7、读数不要求估读,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物理试题4: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1、合理摆放仪器位置,断开开关,按电路图顺序连接电路,试触检查;

2、电流表“+”“-”接线柱的选择;

3、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端;

4、各个接线柱上导线头要压紧压实,使接触良好。

物理试题5: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要使用直角三角板检查镜面是否竖直,要有检查动作;

2、所画的任意三条入射光线最好分别对应与法线夹角为30°左右、45°左右、60°左右的线,对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要做对应标记;

3、作光路图要规范;要在白纸的反射光路上用笔点一点,和入射点利用两点一线画出光线;

4、记录数据时要带单位;

5、要正确使用量角器,尽量从量角器的零度开始量起。

物理试题6: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用直角三角板检查玻璃板是否竖立,要有检查动作;

2、要注意判断玻璃板的哪一面是镀膜表面,主要是要用镀膜表面来反射成像;

3、注意玻璃板后的蜡烛不点燃;

4、从玻璃板前观察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是否和前面点燃蜡烛的像重合时要多换几 个角度观察,以找到准确的像的位置。

物理试题7: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凸透镜要放在蜡烛和光屏中间,实验时最好把蜡烛固定在光具座左侧零刻度处不动,然后移动凸透镜和光屏;

2、注意在成像范围内左右缓慢移动光屏2—3次,找到最清晰的像的位置;

3、凸透镜成实像,对应的像距和物距要符合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的规律。

物理试题8: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动作要稳、准,别碰坏玻璃仪器、撒了热水、碰倒酒精灯;

2、读温度计示数时要迅速准确,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要有这个动作;

3、熟悉停表的使用方法,读数时要快,并且不能卡停表,也就是说读取温度计示数时,停表要继续连续计时;

4、画坐标图像时,要先描点再连线,温度上升过程中的几个点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需要舍去一些点,画成一条直线,不必将这些点都画在这条直线上。

物理试题 9: 测量蜡块的密度

1、注意天平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动作要轻,不用手直接移游码、拿砝码, 要用镊子;

2、再次测量时,游码要归零,看指针位置重新调平衡;

3、测量前要估测蜡块的质量,根据估测值用镊子由大到小向右盘中夹取砝码;

4、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不要拿起来读数,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要有弯腰低头的读数动作。

物理试题10: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检查弹簧测力计能否正常使用,指针是否指零要有检查动作;

2、注意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以及分度值;

3、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要保持竖直而且拉杆、弹簧不要和外壳摩擦, 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物理试题1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斜面倾角要适当(约15°左右,小车刚好能滑下即可),太陡小车滑到底端所用时间太短不利于记录时间;

2、一定要让小车的车头对准标记的A点,并记录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这段路程所对应的时间。

物理试题12: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挂或移动钩码位置时,要用一手扶住杠杆,避免掉下来造成损坏和不必要的紧张;

2、目测杠杆水平平衡即可;

3、每读一次便记录一次,以免遗忘或混乱,注意力臂的单位是cm.

4、要改变钩码个数和悬挂位置使杠杆第二次平衡。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温馨提示

一、考题仍为12个

二、2个实验有变动

1、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2、探究久置干燥剂(CaO)的成分

替换以下2个实验:

1、探究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成分的区别

2、二氧化碳灭火原理的探究

12个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化学试题1: 配制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

1、用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注意:先调平、再放纸,镊子取砝码、左物右码。

2、量取蒸馏水时注意:

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手持量筒并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

滴加(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于量筒正上方,超过95mL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进量筒内吸取,可以倒出少量再滴加)。

读数(量筒放平、平视)。

3、多余的药品放在指定容器内,不能放回原瓶。

4、注意标签的正确书写。

化学试题2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用胶头滴管润湿滤纸,用玻璃棒挤压赶走气泡。

2、烧杯紧靠玻璃棒倾倒液体(方向正确)。

3、先固后液,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

化学试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注意:

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试管,并看到气泡,无气泡可更换试管。

2、装药品时注意:先放固体,再倒液体,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3、取石灰石不能用药匙。

化学试题4:氯化钠溶液的蒸发结晶

1、先点燃酒精灯,根据外焰调节好铁圈的高度再放蒸发皿,不放石棉网。

2、加热到有晶体析出时熄灭酒精灯。

3、蒸发结晶时必须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

化学试题5: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组装

1、组装仪器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2、组装时从下往上,从左到右,根据酒精灯调节试管高度。

3、装高锰酸钾时先用药匙再用纸槽。

化学试题6: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1、用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注意:先调平、再放纸,镊子取砝码、左物右码。

2、量取蒸馏水时注意:

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手持量筒并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

滴加(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于量筒正上方,超过25mL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进量筒内吸取,可以倒出少量再滴加)。

读数(量筒放平、平视)

3、PH试纸要放在玻璃片上,事先要将玻璃片擦干净。

4、玻璃棒每用完一次都要洗净擦干。

化学试题7: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打磨金属可用手拿。

2、放入药品时先放固体再倒液体,取金属时用镊子,不能用手拿。

3、回收铁和铜丝。

化学实验8: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溶液

1、注意倾倒液体的方法和正确使用胶头滴管。

2、玻璃棒每使用一次要洗净擦干。每次取完液体都要盖好瓶塞。

3、要求填写名称,书写化学式不得分。

化学实验9: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1、本实验能正确写出实验步骤中的现象、结论、化学方程式就可得6分。

2、注意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和倾倒液体的要点。

化学实验10: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1、注意倾倒液体的方法和正确使用胶头滴管。

2、玻璃棒每使用一次要洗净擦干;每次取完固体都要盖好瓶塞。

3、每次取完固体都要擦拭药匙。

4、不能用温度计代替玻璃棒搅拌。

化学实验11:探究久置干燥剂(CaO)的成分

1、注意固体的正确取用和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的方法。

2、注意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垂直悬空试管正上方。

3、能正确填写现象和结论即可得6分。

化学实验12:探究燃烧和灭火的条件

1、在点滴板的孔穴滴酒精和水的量要少。

2、先蘸水再蘸酒精。

3、制作的纸团和木炭体积大小相近。

总的来说,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进入考场后按座位坐好,平息情绪;老师发卷后,先浏览实验试题内容,然后对照考题检查实验器材,心中默想操作过程。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注意仪器使用规则,轻拿轻放,向老师问询时要礼貌、轻声,不大声喧哗。实验操作完毕后要整理好器材,物归原位,清理桌面,待老师同意后方可退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