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阳晚报 李旭红的“泥塑”人生

 刘沟村图书馆 2018-05-11
李旭红的“泥塑”人生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捏泥人儿
一两不差
老弟兄

□本报记者 张 燕 文/图

泥塑,用泥巴塑造形象,是我国民间一项古老而又传统的艺术,流传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论是天津的“泥人张”,还是无锡的惠山泥人,都已久负盛名,远涉重洋,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和喜爱。在南阳的淅川,就有这样一位“泥塑王”,他用一团团泥,捏出一个个活泼可爱、生动夸张的人物。半个世纪以来,他与泥为伴,痴迷泥塑,他的人生,俨然与“泥塑”浑然天成。

童年的记忆,就是捏出一个又一个泥人

今年54岁的李旭红出生在淅川县荆紫关镇一个农民家庭。荆紫关是一个千年古镇,法海禅寺和平浪宫里都有不少泥塑神像,李旭红小时候就经常到那里玩,并对那些泥塑神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幼小的李旭红无师自通地用泥巴捏出一个个小泥人,还比着“小人书”里的画捏了不少泥手枪,像左轮手枪、盒子炮、王八盒子等。“我们那时的农村娃根本就没有玩具,我捏的泥人、泥手枪就成了伙伴们最开心的娱乐,我们对着泥人磕头作揖,用泥枪玩‘打仗’。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看了部电影《第八个是铜像》,一个战士给牺牲的战友捏了个塑像做纪念,我回家就做了个相仿的泥像,学着电影里的样子抬着,后面跟着一群小朋友,在村子里转来转去,大人们都夸我做得好。”

除了捏泥人、泥手枪,作为一个农家孩子,放牛、放羊、割草、拾柴、种地、收获等农活李旭红都十分熟稔,它们也成了他创作的取材,他比着家里的农具捏拉车、捏锄头,比着村里的孩子捏他们干活、玩耍、无忧无虑的可爱形象。童年的经历,成了李旭红创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生活的点滴,都能激发创作灵感与热情

小时候的李旭红捏泥塑纯属天然的喜爱,并没有过多考虑过表现内容和手法,长大成人后,关于塑造什么、如何塑造,李旭红做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艺术来源于生活”,几十年的泥塑经历让李旭红明白,只有生活,火热的生活才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他认真观察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体会黎民百姓的酸甜苦辣,仔细揣摩寻常人家的喜怒哀乐,把它们当成最好的创作题材。一次在菜市场,李旭红看到一位菜农老伯正在给一位大妈称菜,虽听不到他们的对话,但他们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却表达得淋漓尽致。大妈踮着脚,抬着头,生怕老伯的秤不够数,老伯气定神闲,一手提秤砣,一手拿秤杆,秤杆高高翘起,一脸“你放心,我绝不缺斤短两”的从容。回家后不到一个下午,李旭红就做出了出神入化的泥塑《一两不差》。

李旭红的泥塑作品,大多表现的是人物。在表现手法上,他力求大胆夸张,极尽艺术张力,在表现内容上,他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无不是从生活中信手拈来,或是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加工。是生活,激发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与热情。

泥巴的故事,期待更多的人喜欢和发扬

提起泥塑,李旭红有说不完的故事。李旭红在淅川县电业局服务公司做室内装饰设计工作,每次出差,他都会特意去当地的工艺品店逛逛,寻找有关泥塑的素材。一次在云南,他如获至宝地发现了一个泥塑店,好说歹说问人家要了一块泥巴,千里迢迢带回家去细细研究。同事笑他,别人出门都带土特产,你咋净带些没用的东西?他们哪里知道,如何让泥保持足够的湿度和强度,怎样让它更易保存不易开裂,对酷爱泥塑的李旭红来说,可是个天大的难题。为此他走过不少弯路闹过不少笑话,他曾在泥里加过粉碎的废宣纸,也加过蒸熟的糯米,要么强度不够,要么泥巴发臭,后来还是通过研究云南的那块泥,问题才算迎刃而解。

一个雨潺潺的春日,记者在淅川县城李旭红的家里,见到了他满屋子百余件的泥塑作品。那摆在桌上、柜上、窗台上、甚至冰箱上的一件件泥塑,造型千姿百态、惟妙惟肖,人物憨态可掬、呼之欲出,那份朴拙、真实、自然,令人叹为观止。去年淅川县文化馆馆长李天奇发现了他的作品,支持他在县文化馆办了个小小的展览,名叫《泥巴的故事——李旭红泥塑作品展》,备受各方好评。

李旭红说,下一步,他打算开办一些免费泥塑培训班,让更多的人喜欢泥塑、传承泥塑,让这门民间艺术发扬光大。⑦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