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疹又双叒叕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为什么73 2018-05-12


现在正处于麻疹高发期。如果家里有6~8个月的婴儿,要注意预防。满8个月还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宝宝,要及时接种疫苗,18个月龄时还要加强一针。此外,随着人体内麻疹抗体水平下降,成年人也有被传染的风险,切不可掉以轻心。

那么,麻疹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又该怎么预防呢?

一、得了麻疹有什么症状

目前,感染麻疹的人群主要集中在1-5岁儿童。发病后,典型的症状为烧三天、出三天、退三天。早期有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及皮肤斑丘疹。

1、潜伏期:约10天(7-21天)。

2、前驱期:一般2-4天。主要表现:发热,体温可达38℃甚至更高;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在发疹前24~48小时,在口腔颊黏膜周围出现麻疹黏膜斑,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是麻疹早期诊断的标志。

3、出疹期:发热2~5天后可出现特征性皮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为玫瑰色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全身症状加重

4、恢复期:若无并发症,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进入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依出疹顺序逐渐隐退,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屑,2~3周消退。疹退同时体温随之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

二、麻疹是怎么传播的

由于麻疹病毒主要存在于发病初期病人的口、鼻、眼、咽分泌物及痰、尿、血中,通过病人打喷嚏、咳嗽等途径将病毒排出体外,并悬浮于空气中,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因此,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三、能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吗

不能,人为麻疹病毒的唯一宿主,因此病人是唯一传染源。急性患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无症状带病毒者和隐性感染者较少,传染性也较低。病人发病前2天至出诊后5天内均具有传染性,前驱期传染性最强,出诊后逐渐降低,疹消退时已无传染性。传染期患者口、鼻、咽、眼结膜分泌物均含有病毒,恢复期不带病毒。

四、得了麻疹有什么危害

麻疹的主要危害是患病后的并发症,主要有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脑炎、神经系统病变等。由于麻疹病毒本身可导致整个呼吸道炎症。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等,严重者需行气管切开术,否则可窒息死亡。脑炎等神经系统病变,可出现智力低下、癫痫、瘫痪等后遗症。

五、如何科学预防麻疹

1.控制传染源: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晾晒被褥。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平衡饮食,增强免疫力。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尽量不要到人口拥挤、空气流通比较差的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加强对8月龄以内的、还未到疫苗接种年龄的婴幼儿的保护,如果不得不去,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等,以减少感染麻疹的机会。

5.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

六、儿童得了麻疹怎么办

目前,治疗麻疹没有特效药。儿童得了麻疹,主要是对症治疗,加强护理。为此,儿童患麻疹后,要及时就医,防止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同时,家长在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卧床休息。患儿应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室内宜安静、温暖。患儿应注意保暖,衣被穿盖要适宜。

2.保持空气新鲜。室内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空气不宜过于干燥,保持一定的湿度。

3.隔离。禁止患儿与其它儿童接触。出疹5天后即无传染性,不必再行隔离,如并发肺炎,应延长隔离期至疹后第14天,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21天。

4.皮肤护理。患儿忌捂汗,出汗后及时擦干更换衣被。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勤换内衣,勤剪指甲,防止患儿指甲抓痒引起继发感染。

5.饮食护理。饮食以易消化富含营养为原则,少食多餐。多给孩子喝热水,以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排毒、退热、透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