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糖友谈手术经验:“糖友”伴我勇闯关节置换关

 CTCTCTCT123 2018-05-12

谈到手术,大家都容易望而生畏,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抗力比较低就容易造成感染,术后康复也比较慢,而手术带来的大创伤也会导致血糖应激性升高,所以说糖友比普通人承担着更大的手术风险。

 

听起来好像手术确实对糖友们是个挑战,今天诺诺邀请拥有22年糖龄的老兵为大家讲述他在手术期间的控糖经历。他是如何在经历大手术的时候保持血糖稳定的呢?

 

说起关节置换,相信糖人都有些发怵,害怕糖尿病这个朋友不配合,伤口长时间不愈合,担心感染,带来一系列的麻烦!2017年9月底我大胆做了右腿髋关节全髋置换术!


在此愿与朋友们分享此经历,为需要做手术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2000年前后,我的右腿时不时会疼,先后做过几次检查(拍片子、扫CT),2009年做了一次核磁共振扫描和ECT全身骨扫描,有医生说是“腰椎压迫”,有医生说是“股骨头坏死”,又医生说是“类风湿”,还有医生说可能是“骨髓瘤”!



当时找专家排除了股骨头坏死和骨髓瘤,疼痛不很严重,若隐若现,所以也没有十分在意。近两年疼痛加剧,常常行走不到1000米就不能继续走了,影响到生活才不得不认真对待!


一、手术前细心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

权衡利弊 下定决心

我是当兵的,“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是十大军事原则之一,当然这一次得有充分的准备和必胜的把握。


首先需要把情况搞清楚,才能决心大方向对。我先后请市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心医院、中医院、肿瘤医院、省人民医院、解放军97医院的骨科专家给予诊断,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给出的治疗方案,“要么忍痛,要么置换”,别无它途!


当时,我进行了分析:如果“忍痛”,好处是没有“糖友”发飙的风险,问题是股骨头的磨损是进行性的,会越来越严重,疼痛会越来越剧烈,如果将来某一天忍不了,需要置换,那时身体条件会比当前差,也许需要冒心脏不能耐受,手术不能做的风险,更何况当前“忍着”,影响健身,迈不开腿,“糖友”也不乐意;


如果不忍,做置换,风险是“糖友”可能会发飙,影响痊愈的时效,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再说,把“糖友”关照好,也不一定会影响手术的顺利完成!“下决心,做!”


选择信任的医生


在决心下了之后,接着需要找个放心的医生,并进行充分的沟通。据专业人士介绍,做手术要找年富力强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不一定找大牌专家,因为诊断是明确的,大牌专家事情多,工作忙。



所以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了市肿瘤医院骨科的一位副主任医师,详细了解了他做过的病例,并把我当前的病情仔细地做了汇报,把糖尿病22年病史、高血压46年病史,目前用药方案病情控制情况,拉出清单写在纸上,一五一十介绍清楚,向他了解手术的方法、预后、可能的风险和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仔细进行沟通。


其间他建议说“你如果不放心,可以请省人民医院的专家”,我说“我就交给你啦,谁也不找!”与主刀医生建立起完全的信任关系,使他放开手脚,大胆施术。


为了”糖友”不发飙,我专门向我的主治医生(糖尿病专科门诊部王院长)做了汇报,讲了手术的必要性和当前的身体情况,获得了她的支持。


细节准备

接下来,就是手术的保障问题。确定在肿瘤医院,也是有考虑的,离家比较近,女儿在这个医院当护士,生活上方便些,饮食在家做好送到医院,基本上不改变饮食习惯和规律,方便血糖控制。


选择在国庆中秋长假,孩子放假便于在医院照顾,不影响他们的工作。住院之前开个家庭会,孩子们一致支持。并进行了多方准备。


最后的准备就是身体的准备啦。在住院之前,停用了抗凝药阿司匹林,停用了二甲双胍,调整了胰岛素注射剂量,使血糖达到良好状态,空腹5-6.5,餐后6.5-8.5,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二、手术中充分信任医生,积极配合

术前准备

住进医院后,首要的是掌握身体全面情况。在详细汇报既往病史、现在治疗方案和病情控制水平的基础上,做了生化全套、糖化血红蛋白、骨密度、心肺功能、头颅核磁、骨盆摄片等全面检查。

与主刀医生详细讨论手术方案,请教了手术风险和预后。在“手术知情同意书”和“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在这些过程中,我都积极配合,对不明白的地方认真请教,完全相信主刀医生,给以积极鼓励,达到心灵沟通。


术后配合


进手术室前后,心情放松,相信手术一定能成功。当然疼痛是免不了的。我想尽量不给医护增加心理负担,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在术前要进行动脉和静脉穿刺置管,护士给我打招呼“有点疼,你要忍一忍”,我说“来吧,当兵的不怕刺刀见红,还能怕小小的针头!”,说实在话还真疼,但我想,喊疼丝毫减轻不了疼痛,只会增加护士的紧张,可能会带来更疼!


手术中,因为是全麻,醒来时手术已做完,没有感到疼痛。回病房后,最疼的一次是拔导尿管,以及以后的两次解小便,还真疼!刀口倒没有感到很痛,后来我才知道,女儿给我加了镇疼泵,在术后的两天里并没有感到疼痛难忍。


就这样,每次我都以“当兵的不怕”来鼓励自己,战胜心理上的疼痛感。


由于做手术是在骨科,医护关注的主要是手术,对“糖友”并不十分关注。好在我女儿是护士,管理“糖友”还是很在行的。


每天七次血糖谱,一次不落。每天我都把血糖数据通过电话向糖尿病专科门诊部的王院长汇报,听她的指导。


手术当天晚上睡前血糖16MMOL/L,我问王院长要不要增加长效剂量,她说“加了也没有用,手术应激血糖还是会升上去”,就没有加量,到手术后第三天血糖终于稳定下来。



另外,每天的饮食老伴都按我术前的饮食定量和食谱做好送到病房,我每天都坚持关注“糖友”,尽量不改变生活规律,使得血糖基本稳定,没有影响刀口的愈合,十四天正常拆线出院。

 

三、手术后康复要积极主动   

        

术后的康复,我感到首要的是要积极主动,不能怕疼,越主动获得的自由权越大,恢复也就越早。


其次是要加强营养。手术后血液中血色素、蛋白都下降,说明身体损失还是很大的。经咨询王院长,加强了营养治疗,适当增加了红肉、猪肝和白肉的摄入,在术后一月后各项指标都基本恢复正常。


现在手术已经近五个月了,身体已经康复,可以到云龙湖健走啦。只是医生不让骑自行车,原因是怕摔倒。其实就是正常人也会摔的,可能摔倒的后果不一样!计划遵医嘱,半年后再骑车,再开始计划旅游。



经过这一次手术,我认为糖尿病人做这样的“大手术”,并不可怕,主要的一是一定要找个自己信得过的主刀医生,给以充分的信任,保障医生能心无顾虑,大胆施刀;二是一定要有熟悉自己的内分泌医生保驾护航,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骨科医生上;三是要积极主动,要有大无畏的气概和进取精神。这样就能无往而不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