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云涛

 惠训书院 2018-05-12
人物介绍
霍国和,男,字云涛,1963年2月生于北京,现任北京公益服务发展促进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云涛自幼习画,尤喜中国山水,每日坐临学芥子园画谱数小时,多年笔耕不辍,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家特色,青年期间便气象峥嵘,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屡获嘉奖并先后被国内外机构及政要、名仕收藏。

1992年,作品在文化部举办的国际大奖赛中《春潮》作品获优秀奖;
1994年,在韩国举办的国际美术大奖赛中,作品《杏花春雨》获特等奖,并参加了童年的国际交流展;
1995年,在日本举办的国际大奖赛中,作品《五台圣境》获金奖;
1998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同年加入中国书画家联谊会,2002年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中国杰出画家”并记润格6000元/平尺,其作品被收藏家和主办方收藏。

师承沿革
云涛自幼喜爱绘画,其父观其痴迷于此,便四处寻访名师,经年余终于找到了当时在颐和园管理文物的著名画家金奭(金哲公)老先生,金先生当时七十五岁,乃皇族努尔哈赤的后裔,曾拜张大千、溥儒、金城、祁井西等名家学画,画工深厚,为人谦和厚道,从师学习者甚多。云涛拜入哲公门下专心研习传统山水画二十余年。
画作画作


师从哲公期间有幸结识了梁树年、郭传璋、白雪石、张仃、田世光等著名画家,指点画意,并于春秋两季故宫展历代古画时,临摹了诸多古代名家作品,尤喜黄公望、唐寅、王晕的作品,并达到神行具备之境界,从古今大师那里汲取了创造朴茂深雄风格的营养,又迥然不同于他们。

八五年,一次去香山观光,偶遇山水大师李可染和邹佩珠女士在此写生,当时看老先生一笔一划的画一棵松树,便近前问道:老人家如此年纪,才开始学画?老先生看了看我放下画笔说老是画不好,才要好好学习啊,我可谓是白发学童啊,(这也是可染先生白发学童印章的由来),聊天中得知他就是闻名中外的山水大师李可染先生,欣喜惊叹之余得先生赏识,就此拜入可染大师门下。

可染先生看了我很多传统的画稿,大为赞赏,说你的路很正,没有走错路,画的很好,我也是从古人那里学出来的,我曾向十个古人学习,所以我的画室叫十师斋,但我们山水画要从个人大家的影子里走出来,笔墨当随时代,他经常鼓励我,带我去写生,有时也随张仃老先生去写生,他说过去学的是武术的招数是手段,现在应该打出去了,经过这些年在大自然这位老师的学习更加了解了什么叫笔墨,什么叫韵味,受益匪浅。

云涛严谨治学,于书画之道精益求精,不流于世俗,不被流名所累,毅然拒绝国内外诸多机构的高薪聘请,多年栖身画室,潜心绘画,力求浮躁的社会里静心笔墨,以不枉先贤教诲并敢于担当做中国画之继承人。
画作画作

大师评价
先师可染:观他的画,深邃内涵,凝重庄严,大正大气,笔墨挥洒自如,不拘一格。
山水大师张仃:观云涛之画,神思联翔,笔墨酣畅,意境深邃,如饮甘霖,耐人寻味之上乘之作。

跻身公益
云涛先生潜心专注绘画艺术的同时,修身修心,热心公益,在得知北京公益服务发展促进会为西部贫困地区募集过冬物资的活动时,欣然挥毫做十二尺《泰山日出》并嘱托促进会拍卖所得善款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买上书本衣服,略表寸心。作品捐赠仪式上北京公益服务发展促进会会长塔林夫先生高度赞扬云涛先生的义举,称古今丹青成大器者必德艺双馨,云涛先生当如是。
捐赠捐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