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卵巢激素的作用,使子宫内膜起周期性变化后,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就成为月经。第一次月经称初潮,现代女性月经初潮平均在12.5岁,绝经年龄通常在45至55岁之间。 月经不调是指由于卵巢功能不正常所引起的月经周期超前或落后,行经日期的紊乱、或者经量过多或过少。如果出现月经不调,应当及时救治,不能忽视。 治疗 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由于受到环境影响、女性健康状况和其他疾病的影响,会出现月经不调的现象。因此,在治疗时应了解病因,进行妇科检查,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一)中医辨证施治: 1.血热:月经提前,经量较多,颜色鲜红,口干,便秘,舌质红,脉弦数,宜清热凉血。生地五钱,当归三钱,黄芩三钱,白芍三钱,荆芥三钱,川芎一钱,煎汤服。 加减法:经量过多者,可以增加旱莲草五钱,藕节五钱,生蒲黄三钱(包),生地榆三钱。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者,可以加乌贼骨五钱,乌梅炭三钱,牡蛎一两(先煎)。 [成药]固经丸,每日三钱,分二次服。 2.虚热:月经提前,经量较少,颜色淡,头晕,耳鸣,腰酸,舌红或光,脉细数,宜养阴清热。生、熟地各五钱,地骨皮四钱,白芍三钱,元参三钱,当归三钱,川芎一钱,煎汤服。 [成药]知柏八味丸,每日三钱,分二次服。 3.虚寒:经期延后,经量少,颜色暗淡,怕冷,舌苔发白,脉沉迟,宜养血温经。益母草五钱,熟地五钱,白芍三钱,香附三钱,当归三钱,川芎一钱半,艾叶一钱,肉桂一钱(后下)。 加减法:经量过少者加仙灵脾三钱,巴戟肉或仙茅三钱,红花一钱半。 [成药]艾附暖宫丸,每日三钱,分二次服。或当归片,每次五片,每日三次。 (二)草药单方: 1.月经不调 (1)珍珠菜根一两,加酒、糖适量,水煎服。 (2)野菊花根二两,加红糖适量,水煎服。 (3)益母草一两,超前者加旱莲草、黄花蒿各四钱,落后者加艾叶一钱、茜草四钱,水煎服。 2.月经过多 (1)旱莲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2)鸡冠花五钱,土牛膝一两,万年青根一两,水煎服。 (3)陈棕炭六钱,地锦草三钱,紫珠草三钱,水煎服。 (三)西药: 1.内分泌周期治疗:在月经的第5天开始,每晚服已烯雌酚1毫克,连服20天,最后5天,每天加黄体酮10毫克,肌肉注射。在治疗完毕后3至5天月经来潮。可连续进行三个周期。必要时可用复方炔诺酮治疗或复方甲地孕酮,服法是在月经的第5天起,每晚服1片,共服20天。 2.月经量多,可以在行经时,注射丙酸睾/丸酮25毫克,每日一次,连续2至3天。经量减少后可减为3天注射一针,1个月内总量不得超过250毫克。 3.子宫收缩剂:益母流浸膏,每日三次,每次3毫升。 4.止血药:仙鹤草素,肌肉注射,每次5毫升。 最有疗效的穴位:◆太溪穴◆滑肉门穴 取穴技巧及按摩 (一)太溪穴:正坐垂足,抬起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膝盖上,用另一侧的手轻握脚,四指放在脚背上,大拇指弯曲,从上往下刮按,有胀痛感(注意,不要用力过度,尤其孕妇更要特别小心用力)。左右脚上的穴位,每天早晚各刮按1至3分钟。 (二)滑肉门穴:仰卧或正坐,举起双手,掌心向下,放置在肚脐上一寸,旁开两寸的部位,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垂直下按,因为此处肉厚,所以要稍微用些力,再向外拉,用力揉按,有酸、胀、痛的感觉。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按揉1至3分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