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心 长成源自成长 成长 | 科学 | 教育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游行知老师正静静地聆听着面前一位母亲的独白,而我在一旁做着笔录。 “我儿子总是不听我的。每次他自己在家,就不写作业。我打电话给他,让他写作业,他就挂我电话。这种情况发生了好几次,我完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好了。” 这位母亲皱着眉头,无助地叙述着,“我说:‘宝宝,作业写了吗?’他回答我说他没写,我就说:‘快点写吧!’然后他就把我电话挂了。” 听完位母亲的叙述,我不禁想到了“教训”这个词儿。给孩子点教训,他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 “所以你是想解决什么问题?”游老师并没有直接做出回答,而是反问道,“你是对孩子没去写作业这件事儿而烦恼?还是因为孩子表现出对你的不尊重而烦恼?” 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然而这位母亲确实在思考,片刻后回答道:“是对他不写作业这件事儿感到烦恼。” “也就是说,在你和孩子通完电话后,回到家,孩子依然没有写完作业,对吗?”游老师追问道。 “是的。没写完,但是在写了。”这位母亲补充道,“效率低,在磨蹭。” “那么你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你想提高孩子作业效率。对吗?” 听过游老师的总结,这位母亲点了点头。很显然,游老师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位母亲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内心想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接下来只要告诉她怎么提升孩子的作业效率就能解决问题。看来,今天的咨询也能很快完成。 “你认为孩子作业慢,是你自身的感受?还是和其他孩子对比过发现他做得慢?”游老师再次追问道。 “确实是磨蹭。” “当孩子作业做得慢的时候,你对他采取过什么样的行为和态度?” “会着急啊!开始忍着,后来一点点忍不住了,就开始吼他,吼完能好点。” 真是典型的母亲啊,我不禁想到。但换作是我的话,我又会怎么做呢?估计也会对孩子大吵大叫吧。不知道游老师会怎么对待这件事儿,带着期望,我将目光转向了他。 “你觉得,你想提升孩子作业效率,通过告诉他‘作业做快点’这类的语言,能否有效达到目的?”游老师不紧不慢地说着,见这位母亲略带迟疑地摇了摇头,他继续解释道,“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你首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对于这个情景,你希望的是‘让孩子快点做完作业’——‘这样他能提高成绩’——‘对他未来会有良性发展’这一条完整的逻辑链。 “对他来说,他接收到的信息只有‘妈妈叫我快点写作业’,然后就终止了,并没有更深一层次的目标。” 游老师的话让我颇有感触,想起了以前我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你怎么一点不懂我们的想法?” 这位母亲就表情来看,似乎和我有了一样的顿悟。 “那我该怎么说呢?”她带着焦急的口吻问道。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孩子建立一个简易的逻辑链,比如:‘做完作业’——‘一种能力的体现’。”游老师轻描淡写地说道,“你就可以在孩子做完作业的时候加一句:‘这次用了30分钟,非常棒,比之前快了很多,明天如果比今天还快,就越来越棒了。’类似这样的赞扬行为,会给孩子非常大的动力。” 望着这位母亲有所领悟似的点着头,我好像也明白了游老师话中的意思:在这位母亲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是作为家长在向孩子发号命令,但却没有告诉孩子目标是什么。 这让我想到,更多的时候父母并不是不去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是压根不知道有“协商”这一选项。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或许一直在认为:子女就应该听从父母的安排和命令。 其中有的人厌倦了对自己父母的这种服从,也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理所当然。但不管是什么情况,他们几乎都将这份思想传递给了自己的下一代。 我们的孩子,究竟应该培养他的服从意识?还是应该培养他的自主意识?如果是我,我或许会选择后者吧。而培养孩子自主的第一步,便是我必须要学会告诉他我希望他去做一件事情的理由。 孙 公 然 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 获教育心理学硕士 兼修量化法 曾就职于布法罗儿童成长研究中心 现任新东方成长中心测评师、成长规划师 熟知国内外教育现状 精通心理辅导 乐于与家长沟通 擅长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变换教学风格 以“效率教和效率学”的方式 站在学生的角度深度剖析学生能力 并采取恰当的语言风格或话术技巧 兼顾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补足学生未被开发的能力 建立学生自信 引导学生悟出学习的意义所在 若您想和成长师进行深度沟通 请添加好友:成长妹 并附:申请入群 「成长中心 · 父母教育诊断群」 |
|
来自: 昵称41082923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