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和下西洋语言问题怎么解决?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

 思明居士 2018-05-12

郑和下西洋到过很多地方,语言问题不成为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古代一直以来都有专门负责翻译工作的官员,元、明、清三代,由于中国与外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专门负责翻译工作的官署也越来越完备。

郑和下西洋语言问题怎么解决?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

到了唐朝,那就是真正的“万国来朝”、“万国来商”。据《资治通鉴》750年—761年,前来镇压刘展叛乱的唐政府军在扬州和楚州这两个繁华城市劫掠,杀死的外国商人就有数千人。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唐时,中国与世界的交流相当频繁,文化实力彰显无疑。

郑和下西洋语言问题怎么解决?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

有人认为促进了交流,可是从我之前的论述来看,郑和就是几次大规模行动,总体上和唐宋时期的交流不可同日而语。郑和除了招谕各国使节外,还负有镇抚海外流民的职责。

郑和下西洋语言问题怎么解决?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

其实这些流民就是中国最早的海外殖民者。经过郑和船队四处宣谕,有八百多“流民”归国。但数以万计的华侨在当地基础已经很牢固,尤其是三佛奇和东爪哇的华侨集团,各有数千家部众,不愿放弃产业回国。如三佛齐以陈顺义为首的华商代表不肯屈服。

郑和下西洋语言问题怎么解决?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

除了必要的翻译之外,郑和所到的国家,其实就是各朝代的合作过的老客户。另外,过了印度,基本上说的都是阿拉伯语了,只要带上会阿拉伯语的翻译,基本上能解决大部分国家的语言。有人说,朝代更替,那些老商家早就联系不上了,经过战乱,还有几个人会翻译?其实这个也不用担心,明朝有专门培训翻译官的地方:四夷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