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思维下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经验总结

 武医同修 2018-05-12



导读 

带状疱疹的治疗本就已经很麻烦了,然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更是让临床医生头疼,今天我们就一起看下中医如何攻破这个难关吧!


青橘医话学术部校对发表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皮肤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多在少儿时期感染,治愈后病毒大部分被清除,少数潜伏在颅神经节和背根神经节而未引发症状,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再次激活、复制。活化的病毒首先在感觉神经元胞体复制,后沿感觉神经向皮肤扩散,在感觉神经元支配的相应皮节引起疱疹。

 

带状疱疹的治疗一般需要2周到一个月的时间,皮疹愈合后持续一个月及以上的疼痛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特征为持续性、自发性灼痛或深在性疼痛、跳痛,自发性刀割样疼痛或阵发性灼痛,异常性疼痛和感觉过敏及难以忍受的瘙痒。因其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疼痛较为剧烈,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但是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玉玺教授在总结以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体会,在辨治中重视中医“痛”的产生机理,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均有其独到之处。兹介绍如下:

 

对“痛”的认识,中医有“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前者为虚,后者属实,故带状疱疹疼痛的发病原因既可因“血瘀”等实性病因引起,又可由虚性证疾引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应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但比较而言,更应注意“虚”的作用, 虚中夹实,以虚为主,治疗上亦应虚实同治,并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偏颇。

 

所谓“虚中夹实”,其中的“实”,既包括气滞血瘀、痰湿阻络等标实之性,又包含毒邪留恋、余毒未清的邪盛证候;而“虚”则有气、血、阴、阳之不同。但“虚”与“实”又互为因果,气血不足,鼓动无力,阳气呈滞,阴血化瘀,湿聚为痰,阻塞经络,由虚转实;而血瘀日久,旧血不去,新血不生,阴血亏耗,血为气母,阳气亦虚,则“由实化虚”,所谓“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亦是虚与实相互转化的体现。因此,临证应重视本病虚实同治,“虚”侧重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实”则强调毒邪、湿浊、痰凝、血瘀、气滞等,根据患者病情,把握整体

 

带状疱疹是因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引发,属中医“毒”的范畴,古语有“邪气蕴结不解之谓毒,无论是疾病罹患或转归,“毒”均起着重要的作用,病若因毒来,还需解毒祛之,故解毒之法应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始终。临床上,判定余毒未尽主要以皮损区局部灼热未消、红晕仍在,伴口苦、便干、苔黄腻、脉弦或滑数等为主。代表方为仙方活命饮,药用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紫草、马齿苋、重楼、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石膏、青蒿、柴胡、薏苡仁、蜂房、全蝎、蜈蚣等。

 

湿邪属阴,具有重浊黏滞等特性,使病程缠绵、不宜速愈。从带状疱疹发病看,肝经郁火为常见病因,肝脾相克,肝热及脾,脾病失运,湿从中生。湿痰为同源之体,湿为痰之清,痰为湿之聚;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湿亦可分有形之湿和无形之湿。多数医者往往只在带状疱疹之水疱阶段,见湿除湿,疱消活血,殊不知疱疹已消、疼痛存在时,湿邪亦有潜伏之地。因此,无论是水疱未愈之发疹期,还是皮疹已消的疼痛期,均需辅以祛湿之品。一方面可通过祛湿复脾胃之气机,使气血生化有源;另一方面,亦能为后期补益之法奠定基础,使补而不滞。床上,在带状疱疹疼痛期判定湿性主要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头重、困倦、嗜睡、身重、肢懒、腹胀、恶心、呕吐、口黏、大便黏腻不爽、舌苔腻、脉滑、阴雨天疼痛加重、环境潮湿则局部不适等症状均说明湿邪存在的可能。方剂以平胃散为代表,常用祛湿药有陈皮、白术、苍术、土茯苓、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白扁豆、豆蔻、厚朴、通草等。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于体质虚弱的老年人,最终使痰浊、瘀血阻滞经络而成。临证看到标实的同时,更要注意其产生的原因。标实乃结果,本虚才是源头,故带状疱疹疼痛的治疗应该侧重于扶正补虚,而辅以泻实。扶正之法实质融合了益气补中、滋阴养血、温阳散寒等诸法:①伴气虚之象明显者,可见面白无华、神疲肢倦、气短乏力、自汗明显、大便溏泄、舌淡胖有齿痕、脉虚无力。方以补中益气汤或人参汤为代表,药用黄芪、党参、西洋参、太子参、白术、炙甘草等。②伴阴血虚弱之象者,见体质瘦弱、夜间痛甚、口干口渴、大便干结、心烦易怒、舌红、少苔、脉细涩。方以芍药甘草汤或增液汤为代表,药用沙参、天冬、麦冬、熟地黄、生地黄、当归、白芍、石斛、墨旱莲、女贞子等。③伴阳气不足之象者,见局部冷痛、畏寒肢冷、大便溏稀、小溲清长、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缓或沉迟。方以温经汤为代表,药用桂枝、肉桂、附子、细辛、炮姜、丁香等。

 

用药特色:


重用黄芪:本病治疗以黄芪为首选之药,黄芪具有益气固表之功,乃“补气诸药之最”。因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和血亦和,阴阳转化,互相为生,无论气虚、阳虚,亦或是血虚、阴虚,均可选用黄芪,且用量宜 4060 g,否则疗效不佳。


巧用藤药:藤类药物大多具有通经活络、舒筋止痛之功。《本草汇言》云:“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疼痛类疾病多辅藤类药物治之,如天仙藤行气活血止痛、鸡血藤养血活血止痛、首乌藤镇静止痒止痛、络石藤祛风除湿止痛、忍冬藤清热解毒止痛、丝瓜络解毒消肿通络等。临床可辨证运用。


灵用虫药:虫类善行,可入络搜毒,《临证指南医案》所谓“辄仗蠕动之物,以松透病根”。虫类药物除“以毒攻毒”之效外,还取其走窜通络止痛之功。如全蝎、蜈蚣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乌梢蛇祛风通络止痉,土鳖虫逐瘀破积通络,蜂房祛风止痒止痛,地龙通络定惊止痛等。


合理选择止痛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常将药物根据功能主治及止痛类别分为 4 类:第 1 类为活血止痛药,常用郁金、延胡索、乳香、没药、川楝子等;第 2 类为通络止痛药,常用蜈蚣、全蝎、土鳖虫、地龙等;第 3 类为重镇止痛药,常用龙骨、牡蛎、磁石等;第 4类为毒麻类止痛药,如罂粟等。


辅佐引经药:①头面部加白芷、川芎、细辛、藁本;②颈肩部加羌活、葛根;③胸胁部加柴胡、川楝子、延胡索、郁金;④腹部加厚朴、乌药、川楝子、小茴香;⑤腰部加杜仲、续断;⑥上肢加片姜黄、桑枝、羌活;⑦下肢加牛膝、独活、防己。

 

王老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无论明理立法,还是选方用药均有其独到之处,其将八纲、脏腑、经络等辨证方法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互融合,博采众长,推陈创新,突出了中医的优势与特色,为攻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提供了中医辩证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