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知识】居民健康读本之科学健康观(四)

 老年人CWK 2018-05-12


7.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自然环境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有利于促进健康。

未受污染的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利。在空气清新、水质良好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中活动,能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家庭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均比以前有大幅度增多。洗衣粉、塑料袋、煤渣、电池、杀虫剂空瓶等里面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毒有害物质,随意丢弃在环境中,对人体健康构成了威胁;加之工业污染、无节制地消耗资源,致使我们生存的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环境污染导致人类患上了许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高发与环境污染关系密切。

保护家园的生态环境,迫切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卫生,护环境不受污染的责任。我们应通过提高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认清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调整和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保护环境,维护健康。要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遵守讲究卫生的社会公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不乱倒垃圾污水,不乱丢旧电池,分类回收垃圾,慎用洗涤剂等。

保护自然环境要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管理,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自觉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节约水、电、煤、煤气、天然气、石油和木材等资源,努力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努力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

8.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输血

是现代医疗的重要手段,它在临床救治病人的生命中,发挥着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多种传染病可通过血液传播,所以医疗临床用血一定要从健康的人身上采集而来,这只能靠公民献血来解决。献血者用自己的血液帮助别人恢复健康,甚至重获生命,因此,献血行为是无比高尚的。

适量献血也是安全、无害的。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一般为200~400毫升,仅占全身血液总量的1/20以下。献血不但不影响健康,还能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献血法》规定,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一定要到国家批准采血的血站献血。

无偿献血已经在我国和很多国家实行多年。无偿献血是公民向血站自愿、无偿地提供自身血液的行为。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实行无偿献血,不仅能保障医疗临床用血的需要,保证输血安全,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它还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共济行为,是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献血救人,是人类文明的表现。

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只要条件合格,我们就应积极加入到无偿献血者的行列中来。

9.不歧视病残人员

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无论是先天残疾的人员还是后天致残的人员,无论是患了何种疾病的人,他们都是疾病、伤残的受害者,都应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他们享有与正常人一样的工作、学习和就医等权利。

由于艾滋病、性病等传染病传播途经的特殊性,以及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不够,人们往往容易对感染者或患者进行道德判断,把这类疾病与不良行为联系起来,从而对感染者或患者个人甚至其家庭产生歧视。而感染者或患者出于恐惧,往往不敢暴露自己的检测结果,或延迟寻求治疗,从而加重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方法,感染者或患者心理上会有很大的压力,并可能以不同的态度接受患病的现实。在面对歧视时,有可能产生自卑、绝望、愤怒甚至报复的想法。因此,歧视这些疾病患者,不仅不利于预防控制这些疾病的流行,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要接纳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和病人,接纳精神疾病患者、残疾人,不让他们感受到任何歧视,这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鼓励他们和疾病作斗争,积极参与疾病的防治工作。对精神疾病患者,要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病人的家庭成员要积极帮助他们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担负起照料和监护责任。对残疾人和康复后的精神疾病患者,单位和学校应该理解、关心和接纳他们,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和学习条件。

图文丨镇爱卫办

编辑丨陆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