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7种脾脏病变的CT分析

 亳州不薄 2018-05-12

读者信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  初艳龙

所读书籍:《消化系统CT诊断》

原著主编:林晓珠、唐磊

副脾


1.临床概述

副脾是指正常脾以外与正常脾功能相同的组织,多数为结节状,多数位于脾门及脾周围,少数位于胰尾、肠系膜、卵巢等处。

2.CT表现

脾周脂肪间隙内或胰腺实质内结节,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增强扫描强化幅度及特征与脾近似。

囊肿


1.临床概述

脾囊肿是脾的囊性病变,根据内壁是否被覆内皮,可分为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还有包虫性囊肿。

2.CT表现

脾囊肿呈液性密度,多数边缘清晰锐利,外伤所致假性囊肿边缘可不规则,内部密度稍高并可见出血所致的液-液平。包虫性囊肿CT值偏高,可伴钙化、子囊及飘带征。


血管瘤

1.临床概述

血管瘤主要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窦岸细胞血管瘤是起源于红髓窦内皮细胞的少见脾肿瘤,呈大小不等多结节状分布。

2.CT表现

脾血管瘤平扫多呈实性低密度,偶可见钙化或出血导致高密度,或囊性低密度成分。脾血管瘤强化特征多样,可表现为结节样高强化渐进充填、环状高强化或囊状无强化。

淋巴管瘤

1.临床概述

淋巴管瘤是一种淋巴管源性的良性病变,组织学根据淋巴管扩张的程度不同,分为三种类型:①毛细血管样淋巴管瘤:由密集细小的淋巴管构成;②海绵样淋巴管瘤:由扩张呈窦状的较大淋巴管构成;③囊性淋巴管瘤:由大的淋巴管腔隙构成囊性淋巴管瘤,相对多见。

2.CT表现

CT增强扫描可见脾单发或多发、形态不规则、境界较清楚的液性密度区,其内充盈淋巴液,呈略高于单纯囊肿的水样密度,海绵样淋巴管瘤可伴分隔,呈多房状葡萄样形态,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及间隔可有轻中度强化,延迟扫描强化持续升高。


转移瘤

1.临床概述

脾转移常为恶性肿瘤晚期表现,多数为血行转移,少数也可淋巴转移,多来源于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或胃肠道恶性肿瘤,少数也可见于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2.CT表现

常伴脾大,表现为脾内多发或单发实性低密度灶静脉期或延迟期显示较为清晰,部分病灶可融合呈团块状。


淋巴瘤

1.临床概述

脾淋巴瘤分原发和继发两种类型,以继发者多见,根据形态又可分为弥漫浸润型、粟粒结节型、多发肿块型和巨块型。

2.CT表现

弥漫性浸润型淋巴瘤表现为脾弥漫增大,平扫密度减低,但无明显肿块结节,粟粒结节型可在增大的脾背景中检出弥漫低强化小结节,肿块和巨块型表现为脾内低密度实性灶,密度多均匀,较少出现出血、坏死、钙化,增强扫描多呈中低度均匀强化,偶见环状强化,与高强化的脾界限清晰。


脾梗死

1.临床概述

脾梗死是指由于脾动脉供血中断导致的脾缺血坏死,主要为缺血性梗死,当脾静脉引流同时出现问题时,梗死周围可出现出血带。

2.CT表现

CT平扫呈稍低或等密度,形态多呈三角形或类楔形,或呈片状不规则形态,但一般为宽基底邻近被膜侧,尖端指向脾门,增强扫描呈低强化。完全性脾梗死者可仅见包膜强化。慢性者可呈液性密度,部分因纤维化牵拉,可导致邻近被膜缘凹陷或呈波浪状凹凸不平。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