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哈佛考前冲刺资料

 昵称55530627 2018-05-13

基础知识

常见症状和体征

发热

◆历年考点: 1、发热病因多由病毒引起。2、稽留热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3、弛张热24h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4、病程少于2周者为急性发热,主要由感染引起,2周以上体温超过38长期发热,体温在38℃以内的非生理性发热,持续1个月以上为慢性发热。

一、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36~37℃。但应注意:①下午较上午略高;②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③妇女月经及妊娠初期体温略高;④高热环境中,体温略升高;⑤老年人体温略

二、发生机制 (熟悉)

(一)致热源性发热

1、外源性致热源:⑴多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细菌毒素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⑵分子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内毒素是外源性致热源

2、内源性致热源:由白细胞产生,如白介素(IL-1、6)、肿瘤因子(TNF)和干扰素,(种干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体温调节中枢,通过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二)非致热源性发热

①体温调节中枢受损—颅脑损伤、出血、炎症。

②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癫痫持续状态、甲亢。

③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鱼鳞病)、心力衰竭。

三、病因与分类

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两类,以前者多见。(掌握)

1、感染性发热:细菌(最常见病原体)、病毒等感染。

2、非感染性发热

病因

临床意义

特点

吸收热

无菌性炎症坏死吸收、恶性肿瘤发热,引起发热

--

抗原—抗体反应变态反应

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

--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甲亢、重度脱水

--

皮肤散热减少

广泛性皮炎、鱼鳞病、慢性心衰(循环不好)

低热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物理性(中暑)、化学性(重度安眠药中毒)和机械性因素(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

高热无汗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原发性低热、感染后低热、夏季低热、生理性低热

多为低热

★注解:

①原发性低热:低热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热型较规则,体温波动范围较小,多在0.5℃以内。

②感染后低热:病毒、细菌、原虫等感染致发热后,低热不退,而原有感染已愈。

③夏季低热:低热仅发生于夏季,秋凉后自行退热,连续数年后多可自愈。多见于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夏季身体虚弱,且多于营养不良或脑发育不全者发生。

四、临床表现 (掌握)

发热的分度:低热 37.3~38℃;中等度热 38.1~39℃;高热 39.1~41℃;超高热 41℃以上。

㈡发热的过程: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高热数周要注意伤寒。

▲学习提示:热型与疾病的对应(何种类型见于何种疾病)为考试重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