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圣平生,天下一高

 巴翠 2018-05-13

简介:

高二适,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江苏东台人,27岁考入北平研究院为国学

研究生。1963年经章士钊引荐,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1965年参与“兰亭”论辩。

一生专制经史,精研诗文,又笃嗜临池。精于书法理论研究,颇多创见。

书内:

早年临《明征君碑》、《曹娥碑》、《兰亭序》、《龙藏寺碑》及钟王法书等;中年时尤喜献之行草,于唐深爱太宗高宗父子及褚遂良、薜稷诸人书;晚年则专攻章草,除醉心于急就章之研究外,极倾倒于五代杨凝式及元宋克等人。

书外:

校勘宋王令《广陵先生集》、《世说新语》、《刘宾客文集》、《柳河东集》等。

诗学着力于唐杜、韩、刘、柳和宋代江西学派,诗作寄兴高远,风骨瘦硬。

博精国学,晓畅周易,受约为章士钊《柳文摘要》拟定《柳子厚与刘禹锡论周易九六论书后题》及《跋刘宾客天论》二文。

功绩:

广收历代《急就章》传本,历时十载,撰写《新定急就章及考证》一书,1982年出版。

1965年参与“兰亭”论辩,《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和《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等文影响极大。

言论:

初学——

钟王相参,书可有成矣。右军真轨,元常隶式,合而成之。

学书由太宗高宗入手,便可上窥二王,无事李赵以下矣。

先习汉隶,次即晋楷,两相联结,字有光彩。

励学——

小童作字多有质朴之气,兼有老成之风,于此吾笃信:举凡世上之学问、功业、品格、大都由勤习而来,天分则居其几微之数耳。

此事(指书法艺术)非纸成堆,墨成冢,不克见功效也。

多下"书外功夫",非多读书不可也。

题跋——

跋虞世南《笔髓论——指意》:适按:此即“疾”、“涩”之法。作书缓急互用,得“疾”、“涩” 之法,书妙尽矣。

跋王羲之《自论》: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着痛快”。吾求书法能如此四字,可矣。

题《淳化阁帖——卷九——王献之书》:吾草书由右军入,继乃攻宪候,斯乃得大得手矣。……大令笔法纯是篆理,此右军似不逮之耶。右军行草势长,大令则多平褊,此乃是钟太傅家法也。二适书成大家,将于此中求矣。献之大草,古今无对,伯英草势,与此相类。

题《杨凝式帖》:华亭目杨风子为狂草,此最得之。盖杨草乃行草第一手,近似于狂也。“化方为圆,削繁为简”。又“隐劲于圆,藏巧于拙”。 杨风子草书,十六字尽矣。

评价:

老师章士钊评——"客来倘问临池兴,惟望书家噪一高。",又,赞其诗帖挥洒极工,颇类南宫名札。学问“寝馈功深”,“史实研究”“无漏洞可塞”,斯为“天下一高”;

自评——题《澄清堂法帖》:二适,右军以后一人而已;右军以前无二适,右军以后乃有二适,固皆得其所也;

林散之评——“江南诗人”,又题其遗墨,“亦古亦今,前贤之路。不负千秋,风流独步”。

文化传鲜香,书法看读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