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就不能上点儿心记一下么?我又不是手机维修专业的。”在第N次回答了母亲关于手机的问题后,小郑脱口而出。 急性子的母亲因为他这句话,竟一时语塞,只说了句“好吧,那我不弄了”便挂了电话。并且从那之后很久,也再没有“烦”过他。 话说出口,覆水难收。小郑说:“电话挂断后留下了母亲的无助和难过,也留下我自己在慢慢长夜的内疚与辛酸。”
谨以此片,献给妈妈 礼物只是为了“成全”我们的孝心? 半年前小郑送了母亲一部手机,那是他工作后送给母亲的第一份礼物。 像很多母亲一样,她一边数落着孩子乱花钱,一边笑得眼睛眯成缝把弄着手里的礼物。 小郑熟练地开机、下载软件,把整理好的手机交给了母亲,并告诉她一些常用 APP 的简单操作,还鼓励母亲多尝试:“妈,你别怕试错,这东西你用用就会了”。 到此,小郑的孝心行动圆满结束,就像他说的:“心里面孝顺的满足感接近满槽。” 从那以后,小郑成了他妈妈的“专用售后服务人员”。 我的手机怎么这么卡? 手机内存满了,怎么清理? 刚刚下载了张图片去哪儿了? 怎么绑定银行卡,怎么网上支付? 时间一长,小郑厌烦了:“妈,你就不能上点儿心记一下么?我又不是手机维修专业的。” 善忘的那个,原来是我们自己 因为一句话,母亲不再烦他,起初的愧疚也随着时间渐渐被淡忘了。 直到有一天,小郑和姐姐一起吃饭。看到姐姐教外甥用勺子:“宝宝又不会用勺子啦,妈妈再教你一边呦,你看,这个勺子……” 此情此景,让小郑莫名地感觉脸颊发烫,双耳嗡嗡作响,泛黄的记忆像电影镜头一样浮现: 妈妈娴熟地卷起毛衣,然后指着领口更低的位置说:“宝宝呀记住,穿衣服领口低的那边是正面,就不会穿反了哦。” 妈妈躬下腰,拿起牙刷,挤上一点牙膏,一边耐心演示,一边讲解刷牙要仔细,不然就会有虫牙。 妈妈屈膝蹲下,系了一次又一次鞋带,叮嘱了一遍又一遍:“踢球鞋带一定要系好,鞋带松了容易摔跤。”面对跑回家炫耀成绩的儿子,妈妈无论在做什么事情,都会停下来认真倾听并鼓励:“儿子真棒!”。 给父母多一点耐心 “儿子真棒,真是妈妈的好宝宝!”这是母亲说过多少遍的话啊。可现在的我们,还是她的好儿子、好女儿么? “对啊,我确实不是手机维修专业的,但我是妈妈的孩子啊。”小郑拿起手机,拨通了很久没联系的熟悉号码。“喂,妈,上次你说的手机那个问题是这样的……” 这是小郑自己的故事,也是很多年轻人的故事。如今,他和同事们一起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了公益短片,送给小郑的妈妈,也送给所有的妈妈和所有的孩子。希望这个公益短片能让大家给予父母更多的耐心。 今年元宵节时,百度就推出了“秒懂父母心”,邀请明星为爸妈讲解手机使用 Tips。其实“教爸妈用手机” 的活动一直在持续,我们对父母在手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做了整理,并计划把它们做成教程,真实地帮父母解决这些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