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学校管理》刊发高阳中学课程整合的经验文章

 jiangnanvqils9 2018-05-13

近日,由教育部主管的核心期刊《中小学学校管理》2016年第4期,刊发了高阳中学卞玉陶校长《课程整合引领生命自由生长》一文。本文从“耕道文化”“课程整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采用理论探讨与案例并重的形式,简要论述了课程整合在农村学校实践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及具体实践过程和带给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巨大变化。全文篇幅达3000余字。

 

在课程整合中绽放生命的美丽

有一幅画面,总在我的脑海浮现:一群孩子,正如驶向茫茫大海深处的小船,千帆竞发,即将迎来又一处未知的世界。空气里四处都弥漫着对未来的渴望,兴奋、紧张,甚至还有惶恐。每当此时,我总在想:怎样以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为出发点和归宿,构建孩子美好的未来?

耕道文化:引领课程整合理念

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与全部意义的所在。

我们植根于高阳地域文化,提炼高阳郡太守贾思勰及其《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核心生态农业思想和教育意蕴,提炼出了“和谐生态,自由生长”的核心价值观,构建了以培养“真善美思勰少年”为教育追求的“耕道”文化。

耕道文化追求教和学关系的和谐,追求学生全面、个性成长的和谐;追求为学生成长提供生活化的教育情境;追求尊重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追求生命生长的育人目标。

我想给那些对未来渴望,兴奋、紧张,甚至还有惶恐的孩子们一种生命生长的氛围,一面全面发展的旗帜,一种个性发展的气质,一种自由生长的力量!

课程整合:把学生邀请进生命里

这是我们的语文课《描写成就斑斓》。老师让学生品析赏读了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冯骥才的《泥人张》、鲁迅的《雪》,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等文章段落,让学生看到了描写之花的缤纷多彩,闻到了描写之花的馥郁馨香。老师还同学生一起诵读了晏殊的《蝶恋花》,欣赏了曹文轩的《草房子》。同时,在品析课文中描写技法的时候,老师让学生运用刚刚学习的描写手法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书面作文的写作与修改。不知不觉中,学生明白了阅读与写作本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也是语文的一部分。课堂整合的不仅是知识,还整合了学生的思维与情感,精神与生活,仿佛向学生的心灵打开了一扇扇明亮的窗户……

不仅仅是语文,我们所有的学科都按照学科内整合、学科间整合、拓展性整合三条路径进行了整合:

一是解读课程标准。我们通过对学科性质理解和定位——学科思想研究和归纳——学科素养研究和提炼——学科目标整理和分解——学科内容整理和归纳——绘制学科思维导图等措施把学科课程目标和内容从学科分解到年级、学期、单元。

二是解析整合点。在解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学科单元内、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之间、学科研究性学习项目中的整合点,通过调适、增删、创生等方式进行整合。

三是形成学科课程整合体系。我们基于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教学目标的落实,按照学科特点,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建构了学科课程整合体 系。

我们秉承“和谐生态,自由生长”的核心价值观,以培养“真善美思勰少年”为价值追求,构建了“真善美”课程体系,使“真善美”课程真正成为学生个体生命表现和体验的文本,成为学生个体生命自由生长的不竭的资源。

课程整合关注的不应该是外在于人的资源。我们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整合进学校课程,以加深和拓宽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培养他们探索、获得和分析知识的欲望。

比如我们的项目主题课程“春之韵”。我们通过“春天觅出一抹笑”,“春天织成一幅画”,“春天留下一行字”,“春天送你一首诗”,“春天飘过一首歌”五个活动,让学生以个体为中心,通过真实体验学习,在超学科之间使每一个生命在春天里绽放出别样的芬芳。

我校是一所乡村学校,基础条件很一般。但乡村学校有着更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我们借助乡土资源优势和特点构建起了学科拓展课程,搭起了通向学生生活的意义世界。

我们在校内、校外建设了农业科技探究课程基地,学生通过“探究种植科学”、“模拟蔬菜市场”“感受耕道文化”三个模块的体验,使学生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了生活能力,感受到了耕道文化的魅力。
   
高阳文化底蕴丰厚。高阳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鹧鸪戏,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板笔画、泥哨的故乡,高阳也是书画之乡。我们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高阳书画家进入课堂,这为孩子的自由生长提供了灿烂的舞台的,也传承了非物质文化。

课程实施:让生命自由生长

整合使课程贴近生活与社会,尊重了学生成长规律,重视了学生体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我们从课程意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角度制定了各学科的课程实施方案。我们遵循“本质与规律,理念与技术,生命活力与课堂效率,知识、生命与生活”四统一的原则构建了“明确目标,结伴体验,自主动脑,互动发展”的探究性学习流程和结构。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主张融通学生、学校、社会三重生活,构建生成了“班级课堂——学校课堂——社会课堂”一体化育人模式,通过学科内和跨学科的综合学习,实现生命的自由生长。

如果你要问:我们的“班级课堂”上,孩子们在做什么?

他们正在声情并茂地表演课本剧,他们正在积极投入地建构着思维导图,他们正在展开智慧的角逐与挑战。他们正在用一种主动学习的姿态改变着传统的课堂形态。

如果你要问:我们的“学校课堂”上,孩子们在做什么?

他们正在家长课堂上领会成长的智慧,他们正在体育节上挥洒美丽的青春,他们正在艺术节上创造美好的人生。他们正在用学习把生活编织得绚丽多彩。

如果你要问:我们的“社会课堂”上,孩子们去了哪里?

他们正在农业科技探究基地里观察记录种子的生长发芽情况,他们正在探究高阳文化的研学旅行中,他们正在去探究农耕文化的路途上。他们正在用一种体验的姿态改变了课堂的学习空间。

课程评价:引领生命生长方向

我们把课程整合的特点定位为“生命、生活、生态、体验”,生命指向生命生长的育人目标;生活指向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生态指向生态化的教育情境;体验指向体验化的教育过程。我们以此为依据形成了我们的课程整合实施评价标准,引领师生生命成长。

高阳中学课程整合实施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核心观测点

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生命

1、课程目标明晰,能够落实学科课程标准。

2、立足于学生的生命成长,准确把握学科教育本质,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3、目标体现学校培养目标,要在课程基础目标上进行拓展深化。

课程内容

生活

1、教学内容的整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问题的提出要源于生活。

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科学合理,结构清晰,呈现形式要与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

教学情境

生态

1、遵守教学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采取与课程和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2、发挥地域资源优势,拓宽学生学习空间。

3、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学习活动

体验

1、体现“明确目标,结伴学习,自主动脑,互动发展

”的学习流程和结构。

2、体现“知行思合一”的学习理念。

3、有明确成熟的学业成绩评价方案,评价能体现多元和体验成功。

教生物的崔老师说:“课堂因整合而更精彩”。在教学《传染病》一课时,我整合进地方课程安全教育《艾滋病》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染病的概念、传播和预防,明确了预防措施。同时,为了将所学的生物知识用于现实生活,我引进换水试验,让学生从做实验中深刻体验到艾滋病的可怕之处,效果很好。

课程整合改变了学生的生命成长状态。它将教学置于具体生活情境之中,重视学生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和实践体验,使学生寻找到了生命成长的意义世界。

初四·四班韩文洁的家长欣喜地说:我家有个擅写文章的小记者!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是书店,最喜欢看的电视是时事新闻,最欣喜的是自己的文章又发表了……孩子从语文学习中受到感染与启发,走上了自己的漫漫文学路!

那一天,我听到了两个学生有意思的对话。其中一个高个子同学说:“今下午三四节,又到我喜欢的足球课程了。每每看到足球,我心里总有抑制不住的豪情。踢球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梅西。”边说边做了个踢球的动作。而那个矮个子同学说:“我喜欢书法,那种安静的氛围中自有笔走龙蛇的惊心动魄,我很享受。一看到笔墨纸砚的兴奋劲,也不次于你踢球的感觉。”

我很欣慰,我分明听到我那些曾经对未来渴望,兴奋、紧张,甚至还有惶恐的孩子们生命拔节的声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