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不孕症医案赏

 山东中医竹林 2018-05-13

 2018-05-10


一妇人,自二十出嫁,至三十未育子女。其夫商治于愚?因细询其性质禀赋,言生平最畏寒凉,热时亦不敢食瓜果。其经脉则大致调和,偶或后期两三日。知其下焦虚寒,因思《本经》谓紫石英“气味甘温,治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遂为拟此汤,方中重用紫石英六钱,取其性温质重,能引诸药直达于冲中,而温暖之。服药三十余剂,而畏凉之病除。后数月遂孕,连生子女。益信《本经》所谓治十年无子者,诚不诬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

【诠解】此病案证属肾虚宫寒不孕。《傅青主女科》云:“妇人有下身冰冷。非火不暖,交感之际,阴中绝无温热之气。人以为天分之薄也,谁知是胞胎寒之极矣,夫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今胞胎既寒何能受孕。”《神农本草经》紫石英条“气味甘温,治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予以重用紫石英,寒去宫暖,遂孕而有子。

紫石英

傅山医案

 (胞脉胞络系心肾,温补心肾胞宫暖)

妇人有下身冰冷,非火不暖,交感之际,阴中绝无温热之气。人以为天分之薄也,谁知是胞胎寒之极乎!夫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今胞胎既寒,何能受孕?虽男子鼓勇力战,其精甚热,直射与子宫之内,而寒冰之气相逼,亦不过茹之于暂,而不能不吐之于久也。夫犹是人也,此妇之胞胎何以寒凉至此,岂非天分之薄乎?非也!盖胞胎居于心、肾之间,上系于心而下系于肾,胞胎之寒凉,乃心、肾二火之衰微也。故治胞胎者,必须补心肾二火而后可。方用温胞饮:

白术(土炒)一两    巴戟(盐水浸)一两    人参三钱

杜仲(炒黑)三钱    菟丝(酒浸炒)三钱    山药(炒)三钱

芡实(炒)三钱    肉桂(去粗,研)二钱    附子(制)三分

补骨脂(盐水炒)二钱

水煎服。一月而胞胎热。此方之妙,补心而即补肾,温肾而即温心,心、肾之气旺,则心肾之火自生,心肾之火生则胞胎之寒自散。原因胞胎之寒,以至茹而即吐,今胞胎既热矣,尚有施而不受者乎?若改汤为丸,朝夕吞服,尤能摄精,断不至有伯道无儿之叹也。(《傅青主女科》)

【诠解】下腹冰冷不孕即“宫寒不孕”,傅氏用“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这个万物生长的规律,形象地指出了宫寒不孕的病理机制。提出与女性生殖系统密切相关的胞脉胞络,即属心之胞脉,系肾之胞络,心肾二火衰微是导致女性子宫寒冷的发病原因。故治宫寒不孕,必须补心肾二火。拟方温胞饮温补心肾,心肾胞脉相通。心肾之火旺,通过胞脉、胞络上下通达子宫,胞宫寒气自散,自能摄精受孕。

张子和医案

(涌吐痰浊三圣散,先攻后补顽症除)

戴人过醮都营中饮会,邻席有一卒,说出妻事:戴人问其故。答曰:吾妇为室女,心下有冷积如覆杯,按之如水声,以热水熨之如火聚,来已十五年矣。恐断我嗣,是故弃之。戴人曰:公勿黜也。如用吾药,病可除,孕可得。卒从之。戴人诊其脉沉而迟,尺脉洪大而有力,非无子之候也,可不逾年而孕。其良人笑曰:试之。先以三圣散吐涎一斗,心下平软;次服白术调中汤、五苓散;后以四物汤和之。不再月,气血合度,数月而娠二子。戴人常曰:用吾此法,无不子之妇,此言不诬矣。 (《儒门事亲》)

【诠解】该案例是张子和运用吐法治疗不孕症的代表性案例。该妇人“心下有冷积如覆杯,按之如水声”,张氏辨证为心下冷积,予以三圣散。三圣散由防风、瓜蒂、藜芦组成。可涌吐壅塞胸中浊痰。涌吐大量痰涎后,适时补益,予以白术调中汤、五苓散、四物汤补养,先攻后补数月而娠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