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博大精深,古人的智慧结晶

 随园-随缘 2018-05-13

易经太过博大精深,绝对称得上是古代当时的“大一统”理论,是儒家、道家以及后续的诸子百家发展的活水之源头,就连当代科技、文化、生活、娱乐、政治等方面,都没逃出易经的“手掌心”。嗯,易经当然不是万能的,也有一定的缺陷。现在我们所说的易经,概指周文王以及其门下子弟后代整理的《周易》。易经包含的另外两本易书《连山》和《归藏》,早已失传,假若一直流传于世,其迸发的影响力则更为广大,中国历史改写,也不是不可能。

1

笔者只知道点皮毛,当然鼓励大家去研究易经,去读读易经的经典语句,也许会对你的人生带来些许改变。嗯,实在不行,可以搜搜讲解易经的相关视频,更有趣味。当然,在不了解易经之前,而能自悟易经的精深奥妙之处,与易经能在许多地方不谋而合,殊途同归,那就恭喜你,你本来一直就是“大神”了,再去看看王阳明的心学,知行合一去吧,莫得毛病的。

2

潜龙,勿用。简单说就是事物发端,很脆弱,不要一下子暴露,苗头被轻易就摧残了;做事情不要拔苗助长,免得造成适得其反。总之,就是叫我们,要低调,把底子藏起来,不要把底子用掉,后面才有壮大、生存的希望。

见龙再田,利见大人。这句话解释起来,说法很多。笔者的理解是,即有天子潜力的人物,一开始都是民间的小老百姓,自身在完成“潜龙勿用”阶段后,出现在“田间”的发展期间,(通过构建大的格局),努力造福于人民,人民得到其好处,其人的“格”就会逐渐大起来。另一种百度最佳问答的说法是,“虽有陷于困难的危险,但是同时有贵人及时赶到。”主观感觉有一点无厘头,与前卦后卦的发展逻辑不通,没有因果。

见群龙无首,吉。笔者理解为,“群龙无首”这种状态,本就是“群龙”们各得其安的自序状态,没有有所它图的目的,也就没有首领之龙的需要,则天下自然安宁。(吉,从甲骨意义上理解,大意就是防御牢固稳固的意思。)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自理解为,即成为之前的“大人”之后,因为有重大责任需要担当,整天在处理事务时小心警惕,同时还不敢怠慢,这种严格的要求自己,就没有凶。“或跃在渊,无咎。”笔者理解为继续这样默默的做自己的事情,蓄积自己的实力,继续低调着,等待时机,此时也“没毛病”。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即时机一到,就“或跃在天”,飞龙在天了,做出了一件很成功的事情,造福百姓,此时名声大震,就容易得到上级的赏识。此处的“利见大人”,和开始的“利见大人”,理解为都是一种“质变”升级的趋势。

亢龙有悔。这句很好理解,就是在“飞龙在天”辉煌腾达时,不要过分,需要克制自己,不然就会让你“有悔”了。也理解为情势达到顶尖状态时,马上就是下降没落的趋势,告诉我们不要自满,凡事不要做得太尽,才能更长久。

好了,笔者水平太垃圾了,今天快没时间了,就分享到这里,赶紧发出来玩玩,拜拜,睡觉了。

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