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总是想着讨好别人?他们一定有这3个心理

 残月照亮夜 2018-05-13

那些总是试图取悦别人,把他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并致力于满足别人的人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讨好者”。他们似乎始终在争取周围每个人的认可和喜爱,努力地让除自己以外的每个人都高兴。

那么,讨好者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呢?

心理学家认为讨好者的背后有三个主要的心理要素:讨好的思维或心态,讨好的行为或习惯,以及讨好的情感或感受。虽然一个人的讨好模式并非只由某个单一因素导致,但大多数讨好者在三大因素中都有一个主导因素,根据这个,心理学家将讨好者分为三类:

1.思维主导的讨好者

这一类型的讨好者沉迷于“必须要让每个人都喜欢我”的想法之中。这种想法使得他们将自尊和对自己的肯定都建立在自己为他人付出多少之上。此外,他们抱着“我对别人好,别人也应该如此对我”的错误逻辑,深信“讨好”就能使自己免受他人的拒绝和伤害。

2.行为习惯主导的讨好者

对这种讨好者来说,“讨好”是一种强迫性的,甚至成瘾的行为。他们不停地重复讨好的行为,其实是对快感本能的追求,这种快感来源于得到他人的称赞和肯定,甚至这类讨好者中有的人并没有意识到取悦这件事对自己意义何在,只是如同“上瘾”一般地重复。

3. 情感主导的取悦者

这类讨好者害怕被拒绝、被批判,害怕令他人失望。他们既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冲突,也不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正常的,因而在面对、甚至想象那些随着拒绝或否定别人而来的负面情感时就格外焦虑。此时,取悦他人成为了一种逃避策略,用以保护自己免受情感上的伤害。

事实上,无论是以上哪一种取悦者,他们都没有意识到,无论他们是什么样子,他们都值得被温柔相待,他们的需求都值得被重视、被满足。

你并不需要被所有人喜欢,你只需要是你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