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名“山阳”有几多

 青梅煮茶 2018-05-13

  □ 罗志

  

  

  “竹林七贤聚会在淮安吗?”

  有位朋友曾经这么问我。“此话怎讲?”“资料上说,竹林七贤聚会的竹林在山阳,淮安区古称不就是山阳嘛!”

  也是,淮安的古称山阳沿用了近一千五百年,淮安的朋友见到“山阳”第一反应是淮安不足为奇。乾隆皇帝《过淮安城》有诗云:“入北门还出西郭,汉淮阴是晋山阳”,点出淮安这段叫“山阳”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晋朝。不过,古淮安的“山阳”是东晋才出现的“山阳”,与“竹林七贤”聚会的魏晋“山阳”,不是一个地方。

  史载,东晋义熙七年(411),设山阳郡、山阳县,治今淮安区。其后南齐永明七年(489),割直渎、破釜塘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隋开皇三年(583),置楚州,初治淮阴,开皇十二年(592),移楚州治山阳县。唐武德四年(621),置东楚州,治山阳县,武德八年(624),裁西楚州,东楚州改称楚州,仍治山阳县。两宋,山阳一直为楚州附廓县,即州城所在。元至元二十年(1283),并淮安、淮阴、新城3县入山阳,山阳县地域兼及数县。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李全火烧楚州城。废楚州,升山阳县为淮安军,隶宝应州。元朝设置淮安路,县复称山阳。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置淮安府,治山阳。明清淮安府署设置在山阳县的格局,直至清末未变。直到民国三年(1914),因与陕西省山阳县同名,才改名为淮安县。

  淮安这个“山阳”是东晋以后出现的“山阳县”,跟淮安同名的那个“陕西山阳”也是个古县,不过出现的比较晚,是北宋时期才有了名字。西晋泰始二年(266),在今天陕西东南部的秦岭北麓设置丰阳县,历经更迭,到了北宋咸平元年(998),改名为山阳县,明清时期属于西安府商州(今陕西商洛)。民国三年,山阳县改为淮安县后,全国便仅剩这个陕西的山阳县,一直至今。

  不管淮安这个山阳,还是陕西那个山阳,都不是“竹林七贤”所在的那个“山阳”。“竹林七贤”的“山阳”,在今天河南省焦作市,在曹魏至西晋时期是山阳公国所在。山阳国位于太行山南麓、地近黄河,先秦时期便有“山阳”之名,西汉初年设山阳县,属河内郡,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在亡国之后,被魏文帝曹丕贬为山阳公,食邑1万户,位在各诸侯王之上,河内郡山阳县便成了山阳公国,一直延续到西晋末年。

  不过,从汉代到魏晋时期,不光在黄河北面有个山阳县(山阳公国),在黄河南面,今天山东省菏泽市一带,还长期存在着一个山阳郡(短暂做过山阳王国)。古代有郡县制,郡管县,山阳郡要比山阳县高一级,山阳王国也比山阳公国的级别要高。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梁王武薨,其封国梁国一分为五。景帝封梁王武之子刘定为山阳王,分梁国北部数县置山阳国,国都为昌邑(在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刘定薨,山阳国除为郡。

  元朔三年(前126),鲁王子侯国瑕丘、宁阳来属。天汉四年(前97),封皇子刘髆为昌邑王,以山阳郡置昌邑国。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昌邑国除为山阳郡。东汉建武十七年(39),封皇子刘荆为山阳王,山阳郡又改为山阳王国。永平元年(58),徙刘荆为广陵王,山阳国除为郡。建安十七年(212),封皇子刘懿为山阳王。其后更迭不断,一直到隋初,山阳郡废。

  我们现在捋一捋:黄河北面的山阳县、山阳公国有一片竹林,孕育出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千古绝响。黄河南面的山阳郡、山阳王国见证着汉代的辉煌。东晋时期,江淮大地出现了另外一个山阳,这处山阳后来有了“淮安”这个新名字。陕西的山阳县孤零零地出现在大西北,不过却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可谓是:年年月月中国史,兴兴废废山阳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