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续三年下滑!味千拉面到底怎么了?一张图看清原因

 自我平衡 2018-05-13

1、从拉面这个品类来看,市场空间依然巨大。味千拉面手里有好牌,但是不好好打的话,无异于将自己“教育”市场的成果,拱手相让于别人。

2、按“段位竞争”理论,味千拉面缺少积极的作为。要改变局势,应该放弃保守打法,主动去拼抢市场机会,提升品牌形象。


很多人说,味千拉面不行了。


的确,味千有衰败之势,连续三年业绩下滑,再加上门店关店,难免被看衰。但是,味千手里,依然有好牌。

前一段,我和餐饮老板们聊过之后,发现他看一个品牌有没有前途,主要看3点:


市场需求存在不存在;

产品好不好;

管理好不好。



那味千在这3点上做得怎么样呢?



  • 1. 首先,市场需求存在不存在?


显而易见,这个市场存在,并且需求很强烈。

味千总部所在的上海市场,日式拉面异常火爆,一风堂,博多一幸舍等,市场表现都非常抢眼。

而中式面馆,也同样火爆。比如,家有好面、和府捞面,两大品牌的市场表现也非常抢眼。

(和府捞面成为餐饮市场的一个新星。)


特别是和府捞面,大有超越味千拉面的势头,号称2023年要达到1000家店。

不只是局部市场如此,放眼全国市场,也是如此。各种中式面馆,四处开花。因此,味千拉面的市场需求是坚实地存在的。



  • 2. 再来说产品


味千拉面的产品好不好呢,用坪效来看更直接一点。

我手里有一份杭州万象城6、7月份的坪效统计表。这两个月,味千拉面的营业额始终保持稳定,而坪效在6月排名第二,7月份排名第一。

尽管这只是随机拿到的一家店的数据,也可以管窥味千拉面在市场的受欢迎程度。

因此,味千拉面的产品依然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 3. 最后,我们来说说管理


餐饮已经进入“段位竞争”。但是,味千拉面的“段位”在哪一段,从市场动作和运营手段上,很难看出来。

我偶遇了一位味千拉面的前员工。他说味千拉面门店的基础管理和600多家店的规模,根本不匹配。比如,2008年的时候,门店管理连一张值班排表都没有。

(我在一篇文章里,用这个图,来形象表达餐饮业的“段位竞争”。通过这个图,我相信味千管理层更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哪个段位,有哪些短板。)

尽管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他却言之凿凿。

此后的2011年,味千拉面就发生了“骨汤门”事件,对味千造成重创,此后它的业绩再也无法保持双位数增长,甚至开始下跌。

但是,对于管理,创始人潘慰,有着十分详细的表述,“通过管理稀释成本上升”。还说,味千拉面并没有将成本上升转嫁给消费者,而是在内部通过对原料、服务管理的重构对成本结构进行不断调整。



【味千把品牌做老化了】


假设的确如潘慰所说,管理也很好的话,那么就奇怪了:味千到底怎么了?

有人认为,味千已经21年了,品牌老化了。

其实不是。我认为,不是味千老了,而是被做老了。


我有3个观察


/ 01 /

代言人缺少群众基础


2015年7月,味千拉面选择了冯绍峰担任代言人。

尽管当时,冯绍峰有多部作品上演,《后会无期》、《黄金时代》、《狼图腾》。但是,从代言人和粉丝群体来说,冯绍峰没有特别独特的记忆点。不像李宇春的中性美,也不像鹿晗的阴柔。

因此,一个没有话题性的代言人,难以刷新味千拉面的人气。


/ 02 /

掉队一线品牌


从2014年开始,餐饮强势品牌开始主打“产品升级牌”。

巴奴主打“产品主义”;

西贝强调“不用添加剂”; 

喜家德强调“虾仁水饺”和天然面粉;

九毛九升级了天然面粉、非转基因油,国际采购了更安全的猪肉。

而味千拉面,鲜有动作。即使有,也只是在自己的平台上,自说自话。

我查了一下味千拉面的官方微信上,每篇文章只有两三千人的点击量。到今年5月以来,也已经停止了更新。

(餐饮界的华南虎“九毛九”,自2016年以来,持续对食材和品牌进行了升级。)


/ 03 /

选址奇葩


味千拉面属于快餐,选址应该首先考虑的人流量。

味千却严重违背这个原则。比如味千上海人民广场的新世界店,选址应该选在负一层,靠近地铁口的地方。

味千却偏偏选址在二楼女装区很偏的一个角落里。反而把更优质的铺位留给了竞争对手和府捞面。

这不是个案。在深圳,味千拉面本应该抢占负一层地铁口,却选择了上楼,把店开在了四楼。

这完全不是快餐的打法。

原因何在?

江湖传说,味千拉面拿铺只舍得拿不高于85元的铺位。而这个红线,一下子把自己逼到了角落里。

这就是味千拉面表现出来的一个“致命弱点”:一流品牌,三流打法。在关键点上,舍不得大手笔。


总的来说,代言人选择失误,相当于主动远离消费者;

跟不上一线品牌的玩法,相当于主动远离舞台中心;

选址失误,更是相当于主动撤退。


因此,就凭这三点,足以把一个强势品牌做成弱势,把一个当红品牌做老。



【给味千开药方】



味千拉面还能重振雄心吗?不好说。

因为在味千中国的品牌群中,味千拉面地位已经严重下降。

但是,结合“段位竞争”理论,至少可以看到味千拉面有哪些短板。

因此,我们不妨试着给味千开个“药方”。这个药方分为四个内容:

1、组织创新。

把现有门店,按照业绩表现,划分为两级:标准店、金标店。金标店拥有扩展新店的资质。同时,招聘完全的新人员,组建独立核算的部门,推出创新、探索意义的“黑金店”。由此,实现内部的竞争。

2、产品创新。

围绕产品升级、食材升级做主流媒体的营销推广,重回舞台中心。

3、品牌提升。

除了加大在主流平台上的推广,还要做营销创新。目前,味千拉面的营销就像一个50岁的老人,中规中举,缺少趣味性。

比如,刚刚过去的教师节,味千拉面的营销方案依然是10年前的玩法:教师本人持教师证消费,可享受全单9折的优惠。

这种旧时代的语言,完全无法跟年轻消费者互动。

其实,味千拉面可以玩得更浪一些。

比如,味千的slogan是“这一碗,让心里好满!”七夕情人节这天,他们的营销完全可以把饭碗的“碗”,改成夜晚的“晚”,打出“这一晚,让心里好满。”


4、优化选址,抢占地标商业的黄金位置。


我认为最最重要的,就是选址的优化。

味千拉面是快餐属性,拼的是高效率,而不是高黏性。品类属性决定了,消费者一定是随机性消费。

因此,选择店铺一定选择人流非常大的地方。这样,门前有1万人、2万人经过,味千就可以以非常高的转化率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财富。


品牌如何年轻化,是一个大课题。

以上这四个方面,只是给味千拉面的一点点儿小建议。

我始终认为,不是“骨汤门事件”拉低了味千拉面的业绩,而是其实“管理落后”。因为中国消费者是有理性的,也是包容的。

像海底捞的危机,众多消费者已经原谅了海底捞,只有媒体的一些评论员们不原谅海底捞,甚至指责消费者原谅海底捞是在“比烂”。

而味千拉面的“骨汤门事件”,之所以影响这么大,关键是,他们并没有积极的对策。

所以最后,用马云的话总结:不是实体不行了,是你的实体不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