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颠传人加拿大杨海谈薛颠形意拳——学习薛颠形意拳的几位老师

 tjboyue 2018-05-14

编者言:

好多人说薛颠没有传人,因为薛颠去世后没有徒弟去照顾他的后人,而且几十年也没人去承认自己是薛颠的传人。后来因为《逝去的武林》一书火了,随之使得大家了解了薛颠这个武术奇才,这时候冒出了很多薛颠传人,所以善于怀疑的国人认为那些人都是假的。但对于杨海老师我始终相信其传承是可靠的。杨海老师现已移民加拿大,虽然活跃于国内的武术论坛,但是始终秉持不招收国内学员的原则,所以不涉及利益之争。对于武术讨论我秉持不涉及政治背景的原则,所以对于没有传人照顾薛颠后人这个问题,请大家不要过多讨论,本文主要目的仅仅让大家了解薛颠的一些传承人的情况。因为杨海老师的文章比较长,所以我截取几段,陆续的借助今日头条的平台发布出去,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薛颠,了解形意拳的历史。

薛颠传人加拿大杨海谈薛颠形意拳——学习薛颠形意拳的几位老师

薛颠

我的祖父杨青林习练形意拳多年,受过薛颠先生的指导,并在多种场合,描述薛颠拳法之高超。因祖父喜欢薛颠的形意拳法,所以我在祖父的介绍下有幸学习了薛颠先生的拳法体系。但是,我从未敢说自己是薛颠体系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只是自己曾经系统地学习过这个体系,而且下过功夫,仅此而已。现将我在形意拳学习上的诸位恩师简单的介绍给大家。

一、张松林。传授我薛颠练法最系统和最严厉的老师。我从中学时候开始向他习拳。当时他在天津和平区的中心公园教摔跤和形意拳,我祖父只是知道他的拳场的地方,让我去那里自己寻找。对于当时的情景,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星期日上午,我很早就去了,先向公园里的其他练功者打听,后找到了他,他首先让我站了一个三体式,就立即指出我的“后背不够圆”等技术问题”。自那以后,我就定期到他家里学习,一般是每周学习一次吧,然后回家后自己练。当时我住河东区,他住红桥区的团结楼那里,路程不是很近。但是为了学拳,也只能如此。他懂中医,懂书画。至今我还记得他家里悬挂着天津著名书法家龚望先生给他书写的形意拳歌诀(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养天真;丹田炼就无价宝,万两黄金不与人)。他人很慈善,但是教拳的时候却很严格。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薛颠先生拳学造诣的敬佩之情,当他讲到薛师爷功夫的时候,如果讲到高兴处,则是两眼放光,精神振奋,极具感染力。在他那里学习,我陆陆续续地坚持到大学三年级。因为这期间还要学习其他的东西,还要参加各种考试(比如高考等),不可能像开始的时候那样下工夫。到了大学四年级,由于学业紧张,有一段时间未能前去学习。后来在寒假期间前去看望他,是其女儿开的门,告诉我张老师已经无常了(他是回民),是因为腹泻而去世的。当时我的悲伤的感觉可想而知,至今仍记得自己呆若木鸡的情形。在张老师哪里,我主要从他那里学习了五法及变式,还有八象部分。特别是变式部分,是薛师爷的书里没有的。我把张老师写我祖父之外向我传拳的老师名单中的第一位,是因为他对我学习薛师爷的拳学体系的帮助是最大的。

二、刘志和,是我另外一位薛传形意的老师。他是我叔父介绍的,是在我大学期间认识的老师。接触的时间不多,但是他向我传授了许多象形术的单式练法,这是弥足珍贵的内容。后来自己还是觉得更喜欢张松林老师的练法,就慢慢地减少了向他登门求教的次数,后来就不去了,就是为了能更专一地向张老师学习。再后来,是从叔父那里知道他去世的消息的,那是我工作后的事情了。他很讲究发力,功力很好。

三、傅寿伯。他是继我祖父之外最早给我指导薛颠练法的老师。去世更早。我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就去世了。他主要练习形意和八卦,而且他的八卦是和程友龙学习的。他的形意,并不是全部来源于薛颠,而是曾经受过薛颠先生的指导,所以他后来练拳和教拳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加入薛颠先生的练法。这些,都是他亲口对我说的。我是在初三的时候就找他学拳,他那时候离我家很近,步行也就5分钟左右,所以能定期学习。傅老师主要教了我程式八卦,也教了我一些薛颠的形意拳练法。我把傅老师写在最后,是因为我从傅老师那里学到的薛传练法比较零散,不如在张老师哪里学习地系统。但这是我个人的问题,与傅老师的功夫水平和教学能力无关。

那个年代,师道尊严,当学生的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问老师太多的问题。比如,我们不能主动问老前辈具体的学拳时间,也不能问他们的比武情况。所以,大多时候,是被动式地接受而已,所以一些敏感话题,我也不便多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