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诸葛亮没一统天下?千年之后曾国藩给出答案,网友:鞭辟入里

 伟天英 2018-05-14

诸葛亮为何没有一统天下,1600年后曾国藩3点原因道破真相

众所周知,三国乱世本应该是一个人人口诛笔伐的时代,是一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时代,是一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时代。然而历代的文人墨客,不仅没有对三国进行任何的贬低和抨击,反而都乐此不疲的希望回到那个三国乱世,和众多的豪杰枭雄一起“青梅煮酒论英雄”。

为何诸葛亮没一统天下?千年之后曾国藩给出答案,网友:鞭辟入里

三国乱世同中国历史上的其他乱世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在三国时期虽然地方将领拥兵自重,诸侯相互混战,却难得地秉持了一种仁义道德。例如对百姓秋毫无犯的大汉皇叔刘备,以及善待将士谋臣的枭雄曹操,以及虎踞江东厉行仁政的孙权。

不过,在如此众多的传奇人物当中,诸葛亮却是群星中最耀眼的那颗明星,不仅在三国时期赢得了一片喝彩,就是历经后世万载,同样被世人所称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杜甫的一首《咏怀古迹》: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为何诸葛亮没一统天下?千年之后曾国藩给出答案,网友:鞭辟入里

虽然,我们对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十分肯定,而且从未产生过任何的质疑,不过我们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疑惑。《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通天地识古今。其智若妖却为何六出祁山还是没有能够一统江山、兴复汉室呢?为何会落的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凄凉结局呢?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疑问时隔千年却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相信这也是至今困扰无数三国粉的一个千古疑问吧。其实早在晚清时期,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而这个答案距离诸葛亮病逝已经将近1600多年了,曾国藩一共给出了一下 3点原因。

为何诸葛亮没一统天下?千年之后曾国藩给出答案,网友:鞭辟入里

第一:隆中对中总体战略的失误

通过《三国演义》让我们知道,刘备三顾茅庐最终和诸葛亮见面后,两个人曾经有过一段非常精彩的时局分析,也就是被我们称之为的《隆中对》。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对刘备提出了先要占据荆州,紧接着再以荆州为基础攻下益州,根据所占领的荆州、益州南和孙权北拒曹操,待中原有变分二师一出宛、洛,一出秦川,便可一举克复中原、兴复汉室。其实仔细一想便可知道这里面有这很深的战略失误。

赤壁之战之后,荆州已经是东吴的囊中之物了,虽然暂时被刘备占据,东吴夺回来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因此所谓的既想要和东吴永结盟好,又要占据荆襄之地,这明显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而后来的历史发展也的确说明了这个《隆中对》战略的先天不足。

为何诸葛亮没一统天下?千年之后曾国藩给出答案,网友:鞭辟入里

第二:用人不当

我们知道在战乱时期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面对曹魏政权手下的雄兵百万、良将千员,蜀国的战将屈指可数,除了所谓的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之外,能够叫出口的名将几乎没有了。

而偏偏又是在这个时候,诸葛亮随刘备西征巴蜀的时候,有错误的将“恃才傲物”的关羽留在了战略要地荆州镇守。而且当时临走的时候,诸葛亮明确知道关羽并不会实行自己的“联吴抗曹”战略,却依然没有用人替换掉关羽。

最终,关羽未经请示私自调兵攻打曹魏的樊城,不料却被东吴吕蒙趁势袭取了荆州,关羽败走麦城之后便被东吴斩杀,蜀国原本屈指可数的战将又少了一员大将,同时也丢失了战略要地荆州。

为何诸葛亮没一统天下?千年之后曾国藩给出答案,网友:鞭辟入里

第三:用人唯亲,识人不明

如果说在刘备在世的时候,诸葛亮所有的用人方略,可能多多少少会受到刘备的一些牵制,将一些用人失察的问题归结给不懂谋略的刘备身上还说得过去。可是,为什么刘备病逝白帝城之后,诸葛亮还是会犯一些识人不明的错误呢?

最过明显的一次就是被后世诟病千年的“马谡失街亭”,其中,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明确告诉了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为何诸葛亮却不以为然,不但没有疏远马谡,反而在第一北伐的时候让马谡驻守军事要地街亭,最终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事实证明诸葛亮用人缺乏认知。

而在曾国藩总结出的这三点原因中,曾国藩又认为第一条战略上的失误,是在根本上决定了诸葛亮一生虽然夙兴夜寐、事必躬亲,却也难以实现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最终原因。曾国藩对三国的犀利点评的确为世人解开了一个千年的谜题,的确不愧为一代伟大的军事谋略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