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崇焕之死背后的疑云 有着什么样的真相(4)

 墨香笙樵 2018-05-14
明朝的白银一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三十七克多一点,银子的购买力,在明朝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波动很大,有一两银子买七石大米的时候,也有一石大米卖一两六钱银子的时候。崇祯年间的米价普遍较高。整个明代平均起来,每石粳米能卖零点七两银子左右。 


    明朝的大米一石,大约相当于现在一点零七三石。换算一下,袁崇焕得到的物质奖励相当于四千公斤左右大米,用今天的米价换算一下,大家就大致知道相当于多少钱了。


    更主要的是,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打了胜仗的人在朝堂之上却没有话语权,袁崇焕怎么会忍下这口气?


    此外他也更清楚地意识到,如果不辞职,还有更倒霉的事在后面等着他。


    早年形成自负轻狂偏执的个性


    “性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而人们的性格特征表现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明末特殊的社会环境下,造就了袁崇焕独特的性格,这一性格深深烙上了时代的印记。而袁崇焕所塑造出来的性格,则决定着其为人处世的风格,即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聪明伶俐,读书刻苦”的袁崇焕,在万历二十五年补为秀才。后又经过九年的努力,于万历三十四年,在广西桂林丙午科乡试中考中举人。年仅二十三岁便能获取功名,使得袁崇焕意气风发,十分得意。


    袁崇焕中举后,继续参加会试。很不幸的是,虽然袁崇焕刻苦努力,但在会试中,屡考不中。直至万历四十七年,袁崇焕才在北京通过会试和殿试,考中万历己未科进士。这就是说,袁崇焕从中举到中进士中间经历十三年。这在封建文人中历时虽然不算特别的漫长,但也很让袁崇焕懊恼。


    科场考试屡试不中,尽管袁崇焕也曾萌生过归园钓鱼的念头,但他最终并未气馁,而是锲而不舍,愈挫愈勇。最终会试考中,成为贡士。


    袁崇焕青少年时,便喜欢游历。每次进京赶考,他总是沿途游玩,喜欢游历的他,喜好与好友谈天说地,纵论山川地形。这些,造就了袁崇焕略显张狂的个性。


    袁崇焕个人早期的人生经历必将对他的后期人生历程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当时大的社会环境,也深深影响了袁崇焕的人生抉择。萨尔浒之战后,明王朝和后金在军事上互换了位置:明朝转攻为守,后金则相反,明王朝边疆危机日益加深。这一年恰好也是袁崇焕中进士的那一年,相信正在京师的袁崇焕会听到不少战况,这使他更加关心国事,忧国忧民,急切地希望投身到报国的疆场上去。


    袁崇焕早年形成的性格特点,加之整个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两者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当中,塑造出一个满腔抱负,忠君爱国,勇于为国效力,又带着轻狂偏执的袁崇焕。这些性格,在袁崇焕未来的人生中,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命不凡私自行事屡屡得罪上司


    袁崇焕中进士后,于万历四十八年,被朝廷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接受朝廷的政绩考核。在此,袁崇焕显现出张狂、好大言、行事鲁莽草率的性格。袁崇焕朝觐在都时,“即单骑出阅关内外,部中失袁主事,讶之,家人亦莫知所往”。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袁崇焕敢于冒险,心忧天下甚切。但也可以看出另外一个袁崇焕:喜好独行,与人缺乏沟通:竟然家人都不知道他去了何地。此种做事行为,小事则已,如遇关乎家国之大事,仍一意孤行,不沟通上下,极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事实上,这种担心在后来不幸言中。等到袁崇焕出阅关内外回来,他在谈论关外的形势时,竟然说:“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这种极端自信,甚至可以说是自负狂妄的语调,是不足取的。但在当时,明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家已无人可用,袁崇焕张扬的个性以及凸显出来的才能,为朝臣所推崇。于是,袁崇焕被推荐提拔为佥事,监管关外的军队。


    胆识过人的袁崇焕报国心切,“即夜行荆棘虎豹中”,“将士莫不壮其胆”,并深得上司王在晋的倚重。王在晋便提拔袁崇焕为宁前兵备佥事。而袁 崇焕面对对自己恩宠有加却碌碌无为的顶头上司王在晋,竟“不尽遵其令”,在具体军事部署上,与他反道而行,比如:“在晋议筑重八里辅,崇焕以为非策,争不得,凑记首辅叶向高”。纵然袁崇焕维护国家利益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悖上司之意,“凑记首辅叶向高”之举,定然不得上司的欢心。


    而后,袁崇焕在孙承宗手下做军务。因整军治边才能突出,使得孙承宗也“益倚崇焕”。袁崇焕做事果断、雷厉风行,在一次军队检查中,发现一校虚报人数,身为监军的袁崇焕,竟然以“立斩之”来进行处罚。袁崇焕的举动,使得孙承宗勃然大怒:“监军可专杀耶”?虽然袁崇焕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军纪处罚,但其行事独断的个性表露无遗。此时的袁崇焕令很多人感到,不过是一小军官,就如此私自行事,等到他日权倾一方时,那还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