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11月27日蓝瑛《青岩红树图》鉴定练习

 楚地吾桐 2018-05-14

蓝瑛(1585-1664年后),字田叔,好蜨叟、西湖外史、西湖山民、蝶道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工书善画,长于山水。早年笔墨秀润,摹唐宋元诸家,追求古法,早年对黄公望究心有力,其青绿山水仿张僧繇没骨法,色彩艳丽;壮岁游闽、粤、荆、襄,历燕、秦、晋、洛,饱览名山大川,纵观历代名画,风格为之一变;中年遂自立门庭,笔力苍老劲健,气象崚嶒,以浑厚练达风格著称于世,兼工人物、仕女、花鸟、梅兰竹石。系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武林画派'之开创者,对江浙地区影响甚大。


《中国绘画全集》总共收集了40幅蓝瑛作品,从各个时期画风可以看出,蓝瑛作为明代末期的山水画大家,他的绘画成就集中在摹古与托古创新上,他师法古人的范围极为广泛。


在早期,他系统、全面地接受了董其昌的文人画及南北宗理论,学习黄公望等'南宗'文人画。然而他深处杭州此地南宋院体绘画的余脉十分雄厚,大概从30岁开始,在他的作品中出现了'北宗'山水的痕迹,自此以后,他全面取法李唐、郭熙、荆浩、关仝、李成、赵孟頫、赵雍、高克恭等人,完全打破了南北宗的界限。画风以师法黄公望为主、李唐为辅。


在50岁左右,蓝瑛的画风开始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处于由早期的中锋细笔向晚年的侧锋粗笔的转变之中,呈现出过渡的特征。其用笔形成了侧重侧锋的特点,逐步在向晚年苍劲雄浑的风格过渡。


蓝瑛的晚年之作主要以苍劲雄浑的粗笔山水为主,已逐渐把古人的画法转化为自己的特色。构图基本统一,大川堂堂式巍峨雄伟的山体以棱角分明的石块组成并繁复堆积,主峰的位置极为突出;山间多飞瀑丛树,山脚多渔樵隐士;黄公望的披麻皴、倪云林的侧笔折带皴、王蒙的牛毛皴、解索皴等,经过他的吸收、融合,演化为独具个性的荷叶皴;他也师法明代前期的王履和沈周,二者挺健雄强的直线条演化为他的长短相交、侧锋皴擦的乱柴皴;在笔墨技巧上不拘泥于一点一画的变化,注重整体效果。

从绘画全集还可以看出,蓝瑛晚年的绘画风格有两种:一种作钩勒浅绛法,另一种作没骨法,设色鲜艳夺目。虽然需鉴定本取名叫《青岩红树图》,但与绘画全集上设色鲜艳的《XX红树图》不同,反而是浅绛山水。从绘画风格和笔墨来看,应该属于蓝瑛老年风格。

将此需鉴定本与构图类似的《仿黄鹤山樵山水图》和《华岳高秋图》比较,可以看出此鉴定本基本上是在学习《仿黄鹤山樵山水图》的构图,但其中有些地方有相似又有不同,比如绿色框的重檐歇山顶的茅亭换成了跟《华岳高秋图》类似的重檐歇山顶瓦作建筑,而玫红色框的完全照搬《仿黄鹤山樵山水图》,造型、屋顶、石台基几乎一样,只是加了两个人而已。需鉴定本是蓝瑛老年的风格,主峰应该是他改良的荷叶皴画法,但这里用了他早年模仿黄公望的披麻皴,但此披麻皴的章法凌乱,笔力软弱,只画了为数不多的几笔,几乎都是在平涂点苔、没有画蓝瑛惯常繁杂堆积的矾头;另外近石的画法也是勾线平涂;树法也没有蓝瑛工细精致的笔法,此需鉴定本画得很粗略、没层次感。


比较款识,此需鉴定本的字体与《中国绘画全集》上的标准件比较完全不同,字的点横撇勾捺没有蓝瑛的那种潇洒和流畅,行距、字距也写得非常不到位,完全不是同一人所为;虽然印章比较模糊,但可以看出,此印章雕工粗糙,绝对不会是明末作为武林画派领军人物蓝瑛所拥有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此幅需蓝瑛的《青岩红树图》为伪作,而且是低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