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大一:应对非传染性疾病挑战——关键是行动

 好大水 2018-05-15

2012年


逝去的2011 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4 月世界卫生部长级会议发表莫斯科宣言;7 月世界银行对中国非传染性疾病(NCD) 的形势及应对策略发表研究报告;9 月联合国大会NCD 高级别会议发表政治宣言。NCD 已经成为全球危机,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尤为突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第66 届联合国大会预防和控制NCD 高级别会议上指出:全球每5 个人中就有一人死于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癌症在内的NCD,NCD 正袭击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准备好,有超过1/4 死于NCD 的人还处于壮年,这些人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目前,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死亡率最高的NCD。


一、形势严峻,应对挑战


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现状呈现“四高四低”特征,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医疗费用;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预防药物使用率低。全球冠心病二级预防状况研究(PURE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冠心病和卒中患者,二级预防药物(抗血小板药、β 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他汀类)的使用很低,与非洲国家水平相当。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超过2.7 亿,高血压的患病率已高达18.8%。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大死因。在城市、农村人口死亡因素中, 心血管疾病分别占41% 和40.3%。1985-2005年,我国心血管疾病治疗费用每年递增18.5%,高于医疗总费用增长的12.5%,其中,心肌梗死和卒中费用负担已超过NCD 总负担的50%。


二、战略转移,预防第一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全球性的医疗危机警示,医疗保健费用的增长速度如超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将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美国医疗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80 年的1.2% 增长至2006 年的16.8%,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到2028 年,美国的医疗体系将无钱可用。我国个人年均医疗费用支出水平从1980 年的14.51 元增至2006 年的512.5 元。但如果2010-2040 年,能将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每年降低1%,其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2010 年GDP 的68%,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


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技术,不是硬件,不是费用,而是体制和理念。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全球性医疗危机警示同时指出,在危机面前,必须提出明确的医学目的。如果医学目的错误,必然导致医学知识和技术的不恰当使用。因此,医疗工作者必须明确几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为了谁,我们要做什么及如何做好。2000 多年前中国《黄帝内经》记载的“上医医未病”和希腊医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明确指出了做医生最崇高的目的是促进人类健康。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为“医学伦理之父”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孙思邈所提倡的“大医精神”认为,医生须以解除患者痛苦为唯一职责。美国医生联盟以及欧洲内科医学联合会等组织于2002 年发布的《新千年医师专业精神——医师宣言》中指出的,确立医师专业精神的核心,建立以患者为中心,关爱和尊重患者,并把患者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价值体系和重铸医学人文精神。


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医生们应树立正确的医学目的,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为己任。今年过世的Framingham 研究负责人Kannel 博士认为:“心血管事件,与其说是治疗的开始,不如说是医疗的失败”,他倡导的核心理念是心血管疾病重在预防。芬兰的“北卡曙光”一级预防计划结果显示,从20 世纪70 年代至2004 年,芬兰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60%,处于工作年龄的人群的死亡率下降近80%。上世纪后50 年的Framingham 心血管危险因素学说的建立和“北卡曙光”预防心血管疾病模式的成功经验,照亮了心血管疾病预防之路。


三、应对NCD 挑战,关键是行动


1. 建立学习型创新型团队,推动医学二次革命:以往的医学教育内容主要以诊疗技术的使用为主。但针对等人患病后治病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防病和促进健康。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学习的是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和NCD 管理的知识,推动医学的二次革命。在健康促进方面,我们应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促使人们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的健康。在健康教育方面,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适应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NCD 管理方面,积极学习NCD 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指导患者有效防治NCD,如引导NCD 患者正确的运动计划和运动方式,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习惯等。


2. 积极投入医疗改革,做好政府的智库:我国医疗改革是推动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一次重要历史机遇,我们要紧抓不放,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提供有效的、执行性强的、可持续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参与医疗改革过程,积极推动医疗改革进程,为促进医疗改革,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效果,实现国民健康水平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发挥好智库作用。


3. 发挥健康示范作用:医生对社会健康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医生应从自身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及行为,对社会健康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医生是推动社会健康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任何一项社会健康事业都需要其广泛参与,医生对社会健康事业发展结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医生是对患者影响最为重要的社会群体,医生的行为及举止是否健康,直接影响患者对健康的理解以及患者对健康计划及建议的可信性和执行性。因此,医生应该主动并自觉做好不吸烟、戒烟、合理运动、合理饮食、控制肥胖,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传播健康教育知识,发挥积极的健康示范作用。


4. 大力开展志愿者活动: 广大医生应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者活动,认真执行三大任务。首先是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为基层群众送健康,送知识,送温暖。其次是就地就近义诊、筛查、救治患者,方便群众,节约医疗费用。我们要做的不是将患者从千里之外转运至大医院进行救治,而是要动员大城市大医院的专家团队走向基层。第三,在与基层医院共同医疗实践当中,培养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留技术,留人才,留下“不走的医疗队”,打破大城市大医院高度垄断医疗技术与资源的不合理资源服务布局,加强基层,形成布局合理、分工合作的医疗保健服务网络。


5. 整合资源,搭建预防干预平台:在NCD 防治及健康促进方面,应有机整合各级资源,在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和各学术组织广泛参与,企业和媒体发挥积极作用,通力合作,推动预防、救治、管理三大体系建设。预防方面,开展全面健康促进0 级预防、基于个人风险的干预以及亚临床筛查;救治方面:建立胸痛中心的D2B(Door to Balloon),快速高效救治心血管急症;管理方面:有效建立康复、二级预防以及“从医院到家庭”(Hospital to home, H2H)NCD 管理体系。同时,各学会应提出创意性的项目,动员政府、媒体及企业,发动群众做出实效。


在NCD 防治和健康促进方面,我们匮乏的不是物质,不是设备,而是精神。我们应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脚踏实地,知行合一,敢为人先的精神,以患者和公众健康利益为中心,抓紧时间做正确的事情。高举公益、预防、规范、创新四面旗帜,推动心血管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不但要苦练硬技术,也要提高软实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心血管防控模式和机制,为早日实现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的拐点而共同奋斗!

本文节选自《医学评论·人文随笔》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充分落实非医疗干预,全面落实个体化的五大处方——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睡眠、戒烟限酒。


胡大一健康口诀

饭吃八分饱、日行万步路

 

胡大一慢病健康的五大处方

药物处方

运动处方

营养处方

心理(睡眠)处方

戒烟限酒处方

 

胡大一健康三字经 

管住嘴  迈开腿

零吸烟  多喝水

好心态  莫贪杯

睡眠足  别过累

乐助人  心灵美

家和睦  寿百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