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消息显示,已属业界黑马的京东金融,在最新的一轮融资完成后,其估值已经高达200亿美元,相较之前提高了近一倍。且其融资时间几乎与蚂蚁金服和陆金所的融资处于同期,其中的较劲意味颇为浓厚。这是否预示着京东金融要向第一梯队发起冲击了呢? 在最新的这里一轮融资中,京东金融受到了中金、中粮这种超大型LP的青睐,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京东金融未来的发展已被市场普遍看好。只不过作为业界独角兽级别的存在,截至今年3月底,京东金融2.1亿活跃用户数量与支付宝的约8.7亿全球活跃用户数量仍有巨大的差距,值得庆幸的是,京东似乎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对整个金融业务结构做出了相关的调整和定位。 目前,京东金融已建立起包括企业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支付、保险等11项业务领域在内的全面架构。其中,凭借京东商城优势的消费金融表现抢眼,成为了京东金融发展的一个主要“爆点”。自2013年起,互联网金融开始快速崛起,余额宝、微信支付等标志性业务相继开启,P2P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大商业银行也开始向互联网金融领域拓展。在整个行业都在朝着余额宝、P2P、第三方支付方向快速前进时,京东金融却意外的选择了消费金融。 2014年,京东白条成为了国内首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其也成为了撑起京东金融收入的最大版块。在京东金融2017年前三季度的业务统计中,消费金融达到了其50%的收入占比,这一完美填补市场空白、为京东金融提供强力支撑的产品,让京东坚定了发展金融业务的信心,截至目前,京东金融已经依靠白条、金条以及其他合作金融产品,完成了消费金融的全业务的布局。 除了占据业务板块主要位置的消费金融外,京东金融对于“支付”这个互金巨头们的必争之地也没有放弃。在京东金融CEO陈生强看来,目前整个支付市场受新兴科技的影响,格局尚未确定,对于京东金融来说,还蕴藏着无限可能。相对于拥有支付宝的蚂蚁金服和拥有微信支付的腾讯来说,京东金融依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短板,但是在不断的优化风控、尝试合作的影响下,京东金融的线下交易规模在2017年已经实现了近1000%的增长。
除了不断提升完善自身业务,在监管合规方面京东金融也一直表现的非常积极。在业务选择上,只要隐藏风险过多过高,京东金融就会及时、主动的停止这个业务,为的就是降低风险、减少成本,这让京东金融更趋向于“技术驱动业务”这样极为理性的发展。毕竟,对于一个有金融能力又有庞大用户群体的公司来说,只做稳健的服务而放弃更多的钱,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 总而言之,对于像京东金融这样拥有巨头支持的金融公司机构来说,如果能一直保持初心,稳健发展,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未来再次增值跻身第一梯队,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