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RS 2018热点|AdaptivCRT降低31%相对死亡风险 ——刘兴斌教授解读最新发布的Ada...

 zhaoeliteD 2018-05-15

导语

日前,第39届美国心律学年会(HRS2018)正在美国波士顿火热召开,此次会议上公布了一项有关AdaptivCRT算法3年的患者结局和获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电生理学专家刘兴斌教授对该研究进行了深入解读。

本研究为一项注册登记研究,共有124个中心,纳入了2013至2017年间植入美敦力CRT的患者,其中包括987名开启AdaptivCRT功能的患者和848名标准CRT疗法的患者,随后对其进行长达3年的随访,主要终点为随访期间的死亡事件。

随访结果显示AdaptivCRT相比标准CRT组能够降低31%的相对死亡风险(HR:0.69,95% CI:0.50-0.95,p=0.023)。并且在按年龄、性别、心功能以及射血分数等分组(除慢性房颤病史以外)的亚组分析中,AdaptivCRT也表现出了持续的临床获益,能够明显降低死亡风险。

该研究是一项样本量较大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随访时间较长,囊括了各类真实的临床情况,体现出了AdaptivCRT在真实世界中应用价值。目前还有一项对比AdaptivCRT和标准CRT疗法的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单盲全球性多中心试验正在进行当中,主要终点包含全因死亡。共计纳入3500人,预计2022年可公布其结果,期待该研究能够为AdaptivCRT的应用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支持。

目前,心力衰竭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心衰患者常以合并症众多、死亡率较高为特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已被多个大型临床试验证实可有效减轻心衰症状,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成为心衰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之一。

AdaptivCRT是由美敦力公司开发的旨在通过动态调整参数、优化起搏从而提高患者的反应率一种流程算法,尤其是针对AV间期不当导致的反应不良。该算法可以根据患者活动程度和自身传导状态,实现每分钟自动调整AV/VV和单左室或双室起博模式,并且能够减少耗电、延长CRT寿命。此前已有研究显示,AdaptivCRT可以有效提高CRT反应率,并且降低因心衰再住院率。AdaptivCRT IDE研究和上市后44838例CareLink提取的数据都显示AdaptivCRT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房颤发病风险高达46%和35%。

专家介绍

刘兴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医院心内科心力衰竭与器械治疗亚专业组长 ,Fellow of Heart Rhythm Society。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起搏分会长程心电监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律失常学组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专委会常务委员(曾);四川省医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西部医学协会理事;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委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