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强 | 南极游

 鲁梅鲁冰花 2023-02-15 发布于北京

南 极 游

作者 邢强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而且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陆,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咱们国家一个半那么大。
我和晓明是2015年2月底参团去的,是那里的夏天,从阿根廷最南端小城乌斯怀亚乘船出发,海上12天,行程2400海里(约合4400公里)。


初识南极
目前南极还没有民用机场,去南极旅游只能乘船。由于南极极端的恶劣气候环境,普通的邮轮是无法到达那里的。我们乘坐的是英国库克探险公司的“海洋钻石号”,原来是一艘科考船,有一定的抗风浪和破冰能力,后改成专去极地旅游的观光船。
改装后的邮轮设施完备,餐厅、会议室、健身房、图书室、酒吧和医务室等一应俱全。共有九十多间客舱,每个客舱二十来平米,包括卫生间和浴室,舱室里像电视、水杯托等许多设施都是固定不可移动,启航没多久我就知道为什么了。
船上有付费WIFI,因为是靠卫星电话联接,费用很高。另外,船上还有一个定点营业的小超市,可以使用美元或国际信用卡购物。该
船由国内凯撒旅行社包租,所以全是中国游客,不到二百人。登船不久,广播通知去大会议室与船长见面。
船长是俄罗斯 人,这位在十二天里主宰我们命运的人个子不高,团团脸,大眼睛,说话声音低沉,和蔼幽默。他介绍了船上设备、科考队员以及注意事项,我印象最深的是船上警号的含义。
他说,如果听到汽笛是短促的“嘟、嘟”声,表示遇到紧急情况,什么都不要带,立即穿好救生衣到会议室集合,如果是“嘟—”声长音不断,非常糟糕,那表示船要沉了,立即弃船。会后,每人领了一双登南极陆地用的长筒防水靴和救生衣。

船长见面会后试穿救生衣,该救生衣不仅可自动充气,还配有哨子和救生信号灯。

我们的船,“海洋钻石号”

登陆

我们乘小艇巡游回望母船

我和晓明与科考队员合影

母船和橡皮舟

这就是大自然

在陆地看巡游小艇和母船

从陆地乘橡皮舟返回母船

从南美洲最南端的乌斯怀亚去游南极是目前最短的路线,但是必须要穿过被称为“魔鬼隧道”的德雷克海峡 。海峡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之间,联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平均宽度900公里,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也是最可怕的海峡。

由于南极的干冷空气与美洲大陆湿暖空气剧烈交换,形成了西风带,使这片海域长年保持十级以上的风浪。临出发前,我特意到空军总医院眩晕中心开了强效晕船药,后来证明根本不管用。

离开火地岛不久,海水就变得不安分了,开始是两三米高的涌,不久就变成六七米高的浪,而且越来越大。随着船的摇晃,我的胃里也翻腾起来,头晕恶心,坐在卫生间地上,搂着抽水马桶狂吐,屁股像被焊住了起不来身。食物吐完了吐胃液,胃液吐完了就干抽搐,鼻涕眼泪俱下,痛苦已极,想死的心都有。

后来,我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睡,昏天黑地的苦熬。船在十几米高的波峰浪谷之间忽上忽下,怒吼着挣扎前行,舱里充斥着船体因受挤压扭曲发出的金属嘎嘎声,好像下一刻船就要碎了,恐怖瘆人,似在地狱。抬头向舷窗外望去,四周都是水墙,昏暗一片。我暗自决定,如果真要听到弃船警报,绝不逃生,就这么躺着随它去了。过德雷克海峡整整用了两天两夜。

南设得兰群岛

游荡在冰雪世界

游荡在冰雪世界

我和夫人晓明

晓明在观察台

岁数大了,上雪山有点喘

船在峡湾里

胜利登顶
走这条游南极的路线都是越过德雷克海峡后,先游南极半岛顶部的南设得兰群岛 ,再向南,贴着南极半岛曲折的海岸,一个接一个的游峡湾。最后沿原路到达乔治王岛,再穿过德雷克海峡回到原出发地。
看我下面提供的示意图就知道,这条路线其实并不深入南极,所经之处也不代表南极典型恶劣环境,但是符合旅游观光要求,景美,安全。一路上不时能看到其他旅游船只。
南设得兰群岛在南极半岛最北端,属于南极大陆架,实际上是由一条长长的山脉组成,只不过山脉大部分都在水下,只有露出水面的山峰,组成延绵450公里长的一串岛屿。这里是南极大陆夏季最温暖、降水最多的地方,岸上无雪,生长着少量高等植物,以及苔藓、地衣和藻类,有“海洋性南极”之称。
真奇怪,一过海峡,风浪随即变小,我立马生龙活虎,能吃能喝,加上极美的景色,心情俱佳。

这是我编辑的一张南极旅游示意图,黑线是我们的船进入南极的行程轨迹。另外,还有我国目前在南极考察站的位置,后面会介绍。

合影留念
船驾驶室,我们装装样子

冰山是极地旅游最常见的景观。南极大陆上覆盖着上千米厚的冰盖(5万平方公里以下称为冰原),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储藏地,拥有地球70%左右的淡水资源。

在伸向海洋里的巨大冰块断裂后随波漂浮在海上,形成冰山。这些冰山由高纬度向低纬度自由漂流,随着温度升高,风吹日晒雨淋,边漂边融化,在大自然这位魔术师的揉搓下,棱角被圆融代替,像是被人精刻的艺术品,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有的像中式拱桥,有的像西方城堡宫殿,有的像喝茶对弈的巨人,带着远古的气息,飘向大千世界。

船向南到了南纬66°33'的地方,扩音器传出船长的声音,宣布此时正在穿越南极圈。这表示我们真正进入南寒带地区,来到了地球上原始、神秘的最后净土。船方在船顶平台上举行了小仪式,有红酒和烤肉,大家举杯庆祝。

千姿百态的冰山

千姿百态的冰山

千姿百态的冰山

千姿百态的冰山

穿越南极圈的时刻
穿越南极圈的时刻

穿过南极圈,船外逐渐变成了冰雪世界,岸边很少再能看到裸露的土地了,我们开始进入峡湾游览。

南极半岛海岸曲折,峡湾极多。每个峡湾曲曲弯弯向内延伸,船行几十公里都看不到头。峡湾窄处近百米,宽处达几公里,水面飘着形状各异的大小冰山,两岸上的冰川更是如梦如幻,整个峡湾风平浪息,静静的,柔柔的,像是少女的怀抱。

回想过德雷克海峡的恐怖情景,恍惚是两个世界,感觉像是先下地狱,后入天堂。

我们以后几天游了水晶湾、天堂湾、威廉海米娜湾,穿过了惊险又美丽的利马尔水道,登上彼得门岛,接着游尼克湾,登库弗威尔岛,每天都在峡湾里登岸或海上巡游。船上有23个带推进器的橡皮舟,每个可乘坐11人,由科考队员驾驶。

这里白天零上5度,夜晚零下5度,没有想象的那么冷,但橡皮舟快速开起来,风还是有些刺骨。幸亏来前,我和晓明买了自加热取暖的敷贴,肚子、后背,甚至脚丫心都贴了,浑身始终热乎乎的,挺管用。

船员整理橡皮舟、准备下水
我们上了橡皮舟,正在驰离母船

海上巡游

海上巡游

海上巡游

海上巡游

在峡湾里,我们乘橡皮舟登岸

在峡湾登岸,晓明爬雪山

我们上来了

我们的船在峡湾里

海上巡游,除了更近地欣赏冰山,主要就是近距离看鲸鱼和海豹。南极可看到的动物不多,只有鲸鱼、海豹、企鹅和一些海鸟。这的海豹叫豹海豹,成年体长3-4米,重300-500公斤。
豹海豹长得非常漂亮,体色由头部的银色过渡到尾部的深褐色,并带有豹子身上的斑点。
豹海豹在水中敏捷、迅速,捕食鱼类、企鹅和其他小海豹,在南极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位置相当于北极的北极 熊。豹海豹经常卧在浮冰上休息,胆大且好奇心强,我们几艘小艇靠近浮冰观察照相,它毫不惊慌,只是懒懒地看看我们,接着继续睡觉。

趴在浮冰上的豹海豹

“你好啊”

“人家还没醒透呢”

这块浮冰上卧着两只海豹

“这是我的地盘”

我们看到的鲸鱼是灰鲸,属于须鲸类,体长约为15-20米,体重25吨左右,身体细长、背部黑色、主要食物是南极鳞虾。峡湾里经常看到几头灰鲸在一起静静地游,不时在换气时喷出又高又细的水柱,或在下潜时举起尾鳍拍出巨大的水花。灰鲸性情温和,我们可以在伸手可触的距离观赏这庞然大物,看它露出的脊背静静地划过我们的小艇。

呼吸时的鲸鱼
呼吸时的鲸鱼
鲸鱼美丽的尾鳍
并驾齐驱
鲸鱼从我们面前游过
我们的橡皮舟紧跟着鲸鱼
近距离观察
鲸鱼水上露头
鲸鱼水上露头

世界上企鹅共有18种,这的企鹅叫金图企鹅,体形中等,身长约60-80厘米,重约6公斤,在南极分布较广,是这的常住居民。
金图企鹅眼睛上方有一个明显的白斑,眼角处有一个红色的三角形,嘴细长,嘴角呈红色,眉清目秀,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犹如绅士一般,憨态十足,呆萌可爱。
虽然规定登岸后与企鹅距离不能小于5米,但根本不用怕企鹅受到惊吓,它自己就会主动走到你面前,歪着小脑袋看着你手中的相机,摆好姿势由你随便拍照。
登岸看企鹅最让人难堪的,是岸边到处都是一滩一滩暗红色的企鹅排泄物,臭气熏天,令人作呕,还没上岸,老远就闻得到,以至于最后两天,大家都不愿意上岸了。

欢迎远方的客人
“他们是谁?”

“你们好啊”

等妈妈

母子情

面向企鹅的演讲

“谁来和我玩呀”

阿根廷 科考站外的企鹅

贼鸥在叨食小企鹅的尸体

规定观察企鹅要保持5米的距离,企鹅主动接近除外。

南极的常住居民

企鹅世界

回母船前,科考队员帮我们清洗鞋底粘的企鹅粪便。

南极唯一的人文景观就是各国科考站。我们先后在不同的地方登岸,看了 智利、阿根廷科考站,还到了已经改成博物馆的一个英国老科考站,在护照上盖上了南极纪念章。
      船的舱门处,地上有一个盛着消毒液的水池子,上下船,脚上的防水靴必须在池中洗涮消毒方可通过。

科考队员讲,南极是一个无菌世界,在这,你身上若是有伤口根本不用消毒,做简单保护性包扎即可,因此南极动物抵御病菌的能力极低,为了不污染南极,必须这样。

原英国 考站,现改为南极科考站博物馆。

老科考站内部,墙上挂着英女王年轻时的像。

屋内老式取暖炉,墙上是女人画像,卫生间还有一幅全裸女人像。

我身后的红房子是智利科考站

阿根廷科考站

阿根廷科考站与企鹅

南极景色并不绚丽多彩,海水蓝和雪山白是主要色彩基调,偶或早晚的霞光,会给雪山添上一抹红晕。四周景物线条构成简单,单纯的大色块,堆积出那纯净、淡然的心情。
      峡湾里,在引擎低沉的吟唱声中,船艏轻轻推开浮冰,缓缓前行。站在甲板上,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周围雪山闪闪发光,远处几头鲸鱼在水中戏耍,不时喷出水花。
       这时船长命令关闭主机,让船自由地停浮在水面上。没有风,四周安静极了。突然,背后清晰地传来一声“咔嚓”声,那位刚按动相机快门的老兄,向其他投来目光的游客摆摆手,并歉意地笑了笑。我又重新闭上眼睛,接着享受这伟大的寂静。
      有一霎那,好像时间停止了,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在做什么,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仿佛身处天国,灵魂升华,不知人间还有贫穷、杀戮、阴谋。
      我突然发现,原来寂静也可以给人心灵带来如此巨大的震撼。

蓝白色彩

静静的峡湾

南极冰

   
船上的生活颇不寂寞,除了上下午各坐一次冲锋舟下海巡游外,船上还安排每日摄影点评,第二天出行计划说明,以及各种知识讲座(南极的地理、动植物、风光摄影等)。中国的春节是在船上过的。年三十我们和船上的大厨一起包饺子,但他们不会煮,而是用油煎炸,放进盘子配上沙拉 ,和香槟一起端上来,极有仪式感。船长春节致辞,大家举杯互相拜年,其乐融融。

船上过年三十

包饺子

煎饺子就香槟,中西合璧,也不错。

酒吧间

巡游回来,喝杯热饮暖暖身子
不怕冷的人们,船上有三对新人在南极拍婚纱照。
不怕冷的人们,美丽“冻”人。
不怕冷的人们。船上组织在4℃的南极冰水里游泳,船长签发证书。水中的是我们的女导游。


   
回程一直向北,到了我们南极游的最后一站乔治王岛,我们将登岛参观长城科考站。
      乔治王岛是南极半岛最北部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邻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南端相望,岛上有9个国家的科考站。
      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1985年建立,占地2.5平方公里,包括生活楼、办公楼、科学楼、娱乐楼、油库等都是永久性建筑。南极站建站时,得到全国大力支援,建筑的墙上、车辆和机械表面,都印有捐赠单位的名字。

我们参观了两层的娱乐楼,上千平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 卡拉 OK和大屏幕电视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前几天春节,这里邀请附近他国科考站人员来一起欢度,现在一个角落里堆满了空啤酒罐。
      我们为长城站带了许多萝卜、洋葱等蔬菜。
     长城站隶属国家科技部南极科考办,正常能供70多人科研工作和生活,我们去时全站只有留下过冬的12名值守人员,来自全国招聘。带我们参观的是一名四川应聘电工,来的目的,除了高薪酬外,主要是想体验一下南极冬季生活。第一个月新奇,以后便是日复一日乏味枯燥的重复,名副其实的熬日子。
      从我下面给出的南极简图上可以看出,长城站是在南极圈以外的岛上,另外,中国还建了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正在建的罗斯海新站(2017年始建,尚未命名),这些都在南极圈内的南极大陆上。

南极科考站分为常年科考站、夏季科考站和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类,其中,常年科考站有50多个,长城站、 中山站和新站属于此种,夏季科考站有100多个,昆仑站、泰山站在其中。
     1959年12月,由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主要内容为,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保证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废物,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等。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加入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8月加入,另外规定我国每年去南极旅游人数不能超过2000人。

这张图前面用过,在这主要看我国目前南极科考站的大概位置。

长城站

宝钢援建的工作楼

长城站邮局

我们在护照上盖了纪念邮戳

路标上写着长城站距离北京17038公里。

      返回时,跨越 德雷克海峡 又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再说啦。
      清晨,船快到终点目的地乌斯怀亚 ,海上除了追风翱翔的海鸥,小城还在沉睡。不一刻,太阳跳出海面,朝霞绽放,红光漫天。当我们下船踏上南美洲大陆,感觉从天堂又回到了人间。

再见了,美丽的南极

当太阳跳出海平面的时候,我们见到了目的地乌斯怀亚。

还在沉睡中的小城
靠近码头

归来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子弟后代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