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划经验谈 | 市县如何选择主导产业才具有竞争力?

 乡野牧夫 2018-05-15


随着我国经济转入新常态发展期,经济发展的重心不再是速度、数量和规模,而是质量和效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提质增效核心所在。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步入“由大变强”的阶段,市县产业发展也将进入全面现代化的时期。


产生于20世纪中期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以及后续基于政府意志的遴选路径,在经济增速、经济结构及驱动要素都已发生重大转变的背景下,将难以指导我国市县主导产业的选择。因此,探索主导产业遴选路径,把握市场竞争环境、市场生态链需求,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与竞争能力,将成为新时期市县主导产业选择的核心需求。


 

1既有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概述

 

从总体上看,关于主导产业的研究思路大致可以分为3类:


第一类基本依据产业选择的经典理论,结合研究区域的特点确定其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进而选定相关测算指标,经过计算最终遴选出主导产业。此类方法的逻辑和算法相对严谨,但对市场的不可控因素考虑不足,操作性和适应性较弱。


第二类是针对未来产业发展由企业决定的情况,基本采用传统的SWOT分析方法。此类方法灵活性有余,针对性和严谨性不足。


第三类是以政府意志为主来确定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随着国家法治的健全和相关政策的出台,这种情况将逐步被遏制。


总之,在以往政府对主导产业有更大调控与投资权利的背景下,现有分析方法似乎更愿意简单地接受或引用相关理论,忽略了既有理论的应用条件及其普适性问题。

 

2新时期既有主导产业选择路径的不适应性分析

 

(1)自上而下的主导产业选择路径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求。


我国过去的产业政策多以政府决策代替市场选择,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则,产业政策呈现明显的自上而下的特征。由此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如产业同构、恶性竞争……给地区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因此,主导产业选择路径也应该适时转型,对市场进行研究,给予市场更大的灵活性,用底线思维的方式把控好产业发展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2)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难以满足新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


既往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着重考虑的是如何保证经济高速增长,注重对产业直接影响力大小进行判析,而对带动就业、能源消耗、环境影响、技术创新,以及企业竞争力的考虑不足,也未能充分体现新时期对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的要求。


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必然促使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发展壮大,而相当一批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中小企业将破产消亡[1]。因此,对未来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其在市场发展前景下的生存力强度。


(3)对主导产业空间和地域属性的忽视,导致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缺乏重点和特色。


既往的主导产业选择路径往往忽视从区域自身条件出发,将立足于国家层面的主导产业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广泛应用到区域层面。区域主导产业绝不是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区域化,不能抽象掉产业的空间和地域属性,即在区域层面不能直接套用国家层面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和方法。因此,沿袭过去的主导产业选择路径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对待区域主导产业必须研究产业的空间和地域属性。


(4)以追求三次产业间比例关系来升级产业结构的思路,弱化了从第二产业内部升级入手对主导产业的分析。


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有一种导向认为,第二产业比重已没有了上升空间,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2]。但2013年出现的“第三产业比例上升而整体劳动生产率下降”的现象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是生产率的提升,不能够仅依靠三次产业的数量比例来判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关键是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升。


当前,中国尚未进入工业化发达经济阶段,我国第二产业比重仍有上升空间。所以说,对我国大部分城市来讲,主导产业选择的路径应在剖析第二产业内部升级优化,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联动第二产业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工业生态链等方面下足功夫。

 

3市县主导产业选择体系要素分析

 

为了更好地指导市县产业发展,贴近本地和区域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本研究在波特(MichelW. Port)的钻石理论基础上,对影响要素进行了调整,并深入探讨各项要素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主导产业选择提供一些思路。

 

3.1核心要素选取

主导产业选择体系的要素包括主导要素和辅助要素两部分。主导要素是影响整个产业选择最重要的核心要素,包括自身条件、外部环境、市场需求和竞争力要素4个方面;辅助要素是主导要素发展的前提条件,包括机会和政府2个方面。其中,机会要素包含机遇和威胁两个方面,政府要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包含扶植和限制两个方面。


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指标体系

 

3.2主导产业选择体系构建


主导产业选择体系模型


主要分为两大阶段:


(1)主导产业选择对象初筛阶段。这是基本阶段,是自身条件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合力作用的阶段。这一阶段需完成对主导产业的初步筛选,以此确定在地区三次产业的发展中具有基础和潜力的产业方向及门类。在这一阶段,政府要素和机会要素将起到相当大的导向与约束作用。


(2)主导产业遴选及制定产业联动与升级阶段。这是核心阶段,是市场需求和竞争力要素合力作用阶段,将甄别确定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以及提供产业联动与优化升级的策略建议。在这一阶段,政府、机会要素的作用递减,最终形成适合市县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体系。

 

4宝丰县主导产业选择路径研究

 

4.1政府、机会要素是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前提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宝丰又是历史文化资源大县,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在新时期尤为重要。同时,宝丰作为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目前制造业仍处在由小到大的发展进程中,工业在长时间内仍将是产业发展的主体。

 

4.2用自身条件要素进行初级筛选


 (1)对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对发展阶段的判断是确定宝丰主导产业中三次产业定位及其量级关系的核心。本次研究采用了河南省对于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3]的判断方法。对于宝丰来讲,工业仍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处于主体地位,因此第二产业将在主导产业体系中位列前端。


(2)对占主导地位的第二产业进行量化筛选。对既有企业和即将上马企业(项目)应进行定量筛选。以宝丰为例,从全部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和主营业收入的数据入手进行定量比较,对排名垫底的3个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比较分析,筛除位于末位且与其他产业发展差距较大的产业。此项量化分析为后续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了选择的对象范围及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产值(万元)

(根据全县规上企业统计数据)


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收入(万元)

(根据全县规上企业统计数据)


(3)对第一产业的产业链条进行深入分析。从农业产前、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五大环节着手进行研究。从产业链的分析看出,宝丰农业正在由产前、生产、加工环节向流通、消费环节升级转化,主体框架已经形成,未来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


宝丰农业产业发展阶段示意图


(4)通过调研、座谈深挖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势条件。在宝丰第三产业中,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部分资源在全国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如汝瓷为宋代北宋五窑之魁,马街书会使宝丰成为中国曲艺之乡。

 

4.3叠加外部环境要素,确定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范围


外部环境要素分析与自身条件要素分析并无绝对的先后次序。外部环境要素判析因子包括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区域产业发展导向、产业发展限制要素(高污染、高耗能、去产能、恶性竞争产业的限制)。


(1)国家导向。河南省作为国家农业生产基地,应将农业列入主导产业体系,农业产业链的升级转型也是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同时,在国家产业发展的导向下,宝丰结合自身发展基底,在进行主导产业选择时,可更多关注新能源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


(2)区域导向。以研究地区所在的城市群或省作为分析的范围,分析其发展的战略构想及对下级市县的指导建议,同时包括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相关市县的影响。


河南省近年经济发展总体下滑,但转型效果良好,以郑州为中心的产业形态体现出传统产业增速大幅放缓的态势,高技术产业和以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形态成为带动转型发展的核心产业,因此宝丰需要考虑与郑州产业的对接和协同。此外,随着郑万高铁的建设,宝丰将接入郑州半小时经济圈,也将迎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其主导产业与郑州实现对接势在必行。


(3)产业发展限制要素。高污染、高耗能、去产能与避免恶性竞争等限制条件,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对资源型城市宝丰而言,占现状产业主体地位的涉煤产业虽短时间内不可实现“掉头”,但整合升级迫在眉睫。

 

4.4用市场需求要素分析进行前景判断


市场需求要素分析是对产业发展是否具有市场前景、是否具有市场生存能力及是否可持续发展进行判断的核心环节,包括产业链下游需求量、产销价格比、产品价格走势以及产业链上游原料状况。以下以宝丰不锈钢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不锈钢产业链条分析


(1)产业链下游需求量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制造业向高端转化,产业发展对不锈钢需求仍然较大,保守估计有800家以上的企业需要各级不锈钢产品,因而区域不锈钢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2)产业链上游原料状况分析。上游的原料状况是制约生产及扩大生产的重要条件。通过对生铁粗钢的产量、限制不锈钢发展的铬镍元素的进口趋势,以及循环利用工艺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宝丰不锈钢产业受原材料制约较小。


(3)产品供需关系分析。这是从市场角度判断主导产业是否适宜的有利依据。对于不锈钢是否为过剩产能的问题,我们从过去十几年的世界GDP增长与不锈钢表观消费量(不含钢坯)①之间的关系入手,通过分析国内不锈钢的供需关系,最后发现,国内对不锈钢产品依然具有较强的需求,即不锈钢产业非过剩产能。

 

4.5用竞争力要素分析排序主导产业的位次


竞争力要素是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最终决定要素,以下仍以宝丰不锈钢产业为例,以便于与市场要素分析相结合,理清主导产业选择路径。


(1)产业门类竞争力。产业门类竞争力的评定方法很多,如区位熵分析等,因全国大型不锈钢生产企业相对集中,我们采用了产能对比的方法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全国不锈钢企业总体产能高于300万吨的企业(或地区)仅有太原钢铁(太原市)(2015年),宝丰与之对比,产能集中度高,且自身产业链条完善,不锈钢产业竞争力优势明显。


(2)区域竞争力。基于产业发展的空间属性,区域竞争力是决定产业可持续发展及不陷入恶性竞争的重要条件。分析发现,在中原经济区内,长葛(县级市)也以不锈钢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与宝丰具有竞争关系。通过对比研究,二者主导环节不同,可互相协调发展。因此,通过区域竞争力分析,宝丰不锈钢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是具有竞争力的。


(3)重点环节竞争力。通常一个地区的产业链条发展状况需要龙头和支撑,而龙头环节的竞争力决定产业的发展高度。就宝丰翔龙不锈钢一家企业的热轧产能就可匹敌全国不锈钢龙头企业太原钢铁,也打破了以往热轧行业在广佛地区以产业集群形式垄断发展的态势,大大缩短了产品运输距离,具备以热轧为核心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实力和构筑长江以北最大不锈钢生产基地的条件。重点环节的高竞争力,推动不锈钢产业成为宝丰发展的最重要的主导产业。


 (4)技术、设备竞争力。以企业为承载主体的技术和设备的竞争力,在“创新”“转型”发展理念下尤为重要。企业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技术条件和设备条件决定企业的发展高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宝丰不锈钢产业为例,通过分析两家龙头企业的研发能力、设备水平、管理体系,可以看出技术和设备的竞争力稳固了宝丰不锈钢主导产业的发展地位。

 

经过竞争力要素的最终筛选,确定宝丰主导产业体系为“一主四辅”,即以不锈钢产业为主,以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为辅。而宝丰的机械制造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量小质低,且产业类型更是面临中原经济区中同质性强、恶性竞争的问题,基于竞争力要素分析从主导产业体系中将其排除,但建议有条件地培育产业发展基础。

 

4.6提出产业发展定位


竞争力要素分析也是进行主导产业定位的重要途径。新材料、新能源及现代农业作为主导产业,对于一个县城仍显宽泛,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更为重要。通过深入分析建材、能源产业核心市场竞争力之后,基于宝丰的自身条件,制定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策略,即对新材料、新能源与现代农业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发展定位。

 

5结语

 

产业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中,需要不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培育产业发展的土壤。本次研究基于钻石模型理论,探索我国新时期下影响市县主导产业选择的核心要素,提出从主导产业筛选到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主导产业选择新路径,通过不同于传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的“4+2要素选择法”,制定了更加符合地区发展情况、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导产业体系,希望对市县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和方法的更新有所启示。


基于“4+2”要素的宝丰产业选择路径


[注释]

①表观消费量是在无法统计实际消费量的情况下,通过表观的数值来统计消费量,表观消费量=国内产量+进口量-出口量。

 

[参考文献]

[1]“创新”、“应变”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基础[J].中国涂料,2014(11):(这篇文章我们找到的时候的确没有写作者)

[2]李钢,廖建辉,向奕霓.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与路径[J].中国工商经济,2011(10):

[3]河南工业发展报告(2015)——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豫政办 〔2015〕70号[Z].2015.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